40℃+去采风?能采个啥?
2024-09-01 16:41:26 来源: 中国记协 听新闻
8月26日至30日,参加“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的代表分成四组,通过四条不同线路前往重庆各地采风。
5天时间,重庆广电第1眼新闻中心记者陈瑾昱、华龙网记者曹妤全程跟进采访,在活动现场,她们抓到了不少“活鱼”。
陈瑾昱、曹妤向中国记协“我在现场”栏目来稿,分享见闻。
我在现场|记者被记者“照顾”了:来采访我吧!
本文作者:陈瑾昱
8月26日至9月1日,2024年“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在重庆举行。这是首次在北京以外的城市举办。
作为这场盛会的见证者、这座城市的主人翁,除了参与和记录外,我还能做些什么?
这是我第一次深度参与大型国际传播报道工作,从主论坛召开前的采风开始,我便一直在紧张地思考着。
(一)
8月26日早上8点,我和同事早早来到外媒嘉宾所住酒店,和他们一起出发,开启采风之旅。
上车随机入座,我认识了第一位外国记者——来自纳米比亚的高级记者Augetto。刚开始的沟通稍显拘谨,他热情地告诉我他在报社工作,我则拿出手机向他展示重庆广电第1眼新闻APP—— “It means ‘first sight’(它的意思是‘第1眼’)”“really?hahaha!(真的吗?)”
欢声笑语中,我们抵达了第一个现场——重庆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展示中心。
一行人浩浩荡荡闯进展厅,有人跟随讲解员认真听讲,有人掏出手机拍照,也有小语种志愿者单独翻译介绍……这个现场,丰富而紧凑。
陌生的环境,有限的英语水平,一时难以建立对话的采访对象……我拿着话筒不知所措,突然间讲解员声音响起:“我们往下一个现场走。”
我看了一眼时间,才仅仅过去5分钟,一个现场便转瞬即逝。
这对于从事新闻报道的我来说并不陌生,但从未涉足的国际传播,还是让这“5分钟”的留白充满茫然失措。
行程节奏紧张,我拉着话筒线跟随大部队前进,满脑子想着该如何突破。突然看到队伍前方,Augetto从人群里挤出来朝我喊道:“Golden fish!hey!(金鱼!嘿!)”
“Golden fish(金鱼)”,这是我面对外媒记者时的自我介绍,由中文名音译而来。
紧接着,他看向话筒,明白了我想要采访的意图,对我说“Of course(当然没问题)”,示意我“有没有什么问题想问?”。一瞬间我如释重负,抛出准备许久的问题,心中满是感激。
他的善解人意让我避免了“交白卷”,还让我对做好国际传播有了新的认识。两天后的晚餐,他终于研究明白如何用微信添加好友,把手机放到我面前,指着二维码骄傲地说:
“Golden fish,be my friend!(金鱼,来做我的好友!)”
(二)
5分钟的现场不算长,需要迅速抓取信息量,提炼新闻点;5分钟的现场也不算短,足够和现场、和采访对象交个朋友,一切就可以变得从容起来。
当了5年记者,我几乎跑遍了重庆每个区县,本次采风所涉及的点位也几乎都去过。但我从来没想过,如何向外媒嘉宾介绍这些非常具有重庆特色的内容,也从没想过外媒会如何看待、报道重庆。
经历了第一天的“兵荒马乱”,第二天我逐渐找到了感觉,采风和采访都渐入佳境。
转场间隙,我努力地“be their friend(做他们的朋友)”。同行过程中,我逐渐了解外媒记者对一座城市的触觉在哪些方面,也通过向更有国际传播报道经验的记者前辈请教,获取了更多经验。
为了将每个转瞬即逝的“5分钟”延长,在采访前我做了更充分的准备。
第三天上午,我们来到重庆涪陵,原计划是记录外媒记者参观的全过程,让他们在采访中谈谈感受即可。但中途我得知行程中有一个短暂“茶歇”——能够品尝到由重庆美食涪陵榨菜制成的“榨菜咖啡”,我的思路开始转变。
前不久,我品尝过越南的“鸡蛋咖啡”,为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再加上外媒记者大多都对咖啡情有独钟,我隐约觉得这或许是个好选题。
《榨菜+咖啡,外媒记者一杯接一杯》《鸡蛋咖啡VS榨菜咖啡》等新媒体标题已经在脑海中浮现。
一到现场,我马上和工作人员确认“榨菜咖啡”所在点位,提前和志愿者打好招呼,密切关注外媒记者的行动。
茶歇准时开始,外媒记者陆续走过咖啡角,“榨菜咖啡”果然牢牢吸引住他们的目光。越南记者在品尝后,还主动聊起了“鸡蛋咖啡”与“榨菜咖啡”的不同,夸赞了重庆的美食创新,表示希望将“榨菜咖啡”推广到越南。
还有一些外媒记者似乎喝上了瘾。“这是第二杯了”“必须再来一杯”……嘴角的咖啡沫还没擦干,赞美的话就脱口而出。这则短视频播发后反响热烈,重庆本地美食再度“出圈”,被更多人了解、接纳。
“5分钟”的短暂现场原来也可以被延伸出更多的意义。
(三)
虽然“榨菜咖啡”的视频受到了喜爱,我却产生了担忧——记者在采访准备中的自我预设,是否会影响现场的自然呈现?
结束涪陵之行,我们来到位于重庆沙坪坝区的凤凰赛力斯智慧工厂,这里充分展现了重庆汽车制造业的创新成果。
重庆汽车产业发展基础好、创新成果丰硕,尤其是关于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这些行业前沿的发展命题,一直以来都是重庆这座制造业大市所探索、突破的重点。我带着这些“预设”,开始我的采访。
许多外媒记者坐进展车内,眼中满是好奇。
“车的座位可以调整吗?”“这么大的显示屏有啥作用?”“这款车已经出口到欧洲了吗?”
……
来之前我就做好了充足准备,有些沉浸在答疑解惑的乐趣中。过程中,我发现这些问题和我的预设并不冲突,记录这些过程,正是对我预设的回答。
在教希腊记者体验“智能座舱”时,我们一起唤醒智慧车机,并顺势从汽车定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展望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
“5分钟”的现场,新闻稍纵即逝,我能做的却还有很多。
“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对于“记者”这个职业来说,是一次看到更多、听到更多的大平台;对来此参会的百余名中外记者来说,是一次不可多得的盛大聚会;而对于我来说,是对“国际记者之家”有了初印象和归属感,更是一次紧凑、紧张、紧锣密鼓快速成长的“现场”。
这个“现场”是否足够精彩,或许在于现场以外的准备是否足够厚实,在于现场以内的应变是否足够敏锐,在于作为“记者”的我,是否已经做好准备,对现场的所有人和事说:“be my friend(做我的朋友)。”
我在现场 | 40℃+去采风?能采个啥?
本文作者:曹妤
在得知要跟随“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采风并开展报道后,坦白说,我很焦虑。
40℃往上的高温、密集的行程、不通的语言……每一项对我来说都是考验。
如何让采访既高效又充满新意?怀着忐忑的心情,我出发了。
(一)
我被分到的采风小组有20多位外媒记者,大多数来自非洲和南美洲,沟通以西班牙语和法语为主。他们手舞足蹈地和我聊天,我手足无措地记录,从机翻的生硬语句中选取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整合理解……
我的职业生涯里从来没有一次采访像这样艰难。
采风小组第一站是重庆市规划展览馆,我跟着他们一路参观,发现许多外媒记者还保持着传统的新闻采写方式:一边听,一边做笔记。
短短十几分钟,布隆迪国家广播电视台记者阿波利奈尔·尼耶罗拉的笔记本上就已经密密麻麻。我凑近一看,里面不仅分门别类做了记录,还用下划线标注着重点,像是学生时代工整的课堂笔记。
“不是有手机可以录音嘛,为什么还用这么原始的方式记录?”我问。
“写字可以帮助整理思路,新闻的灵感有时候就来自这些笔记。”他答。
有学院派,当然也有体验派。
在荣昌安陶小镇,外媒记者体验了制作荣昌陶,我惊叹于非洲记者的艺术天赋——刚果(金)《新观察家》编辑部主任卢克·罗格·姆巴拉一边做着陶艺,一边唱rap:“(歌词大意)感谢上帝给我们能力,唱这首会让他们生产的东西变得更好。”
一曲作罢,掌声四起,这位非洲记者成了现场焦点。
采风小组中,来自墨西哥头版俱乐部的何塞·路易斯·乌里韦无疑是最特别的一个,他已年逾八十,仍拄着拐杖参与全程采风。荣昌开窑现场,空间狭小且高温,他有些身体不适,却丝毫没有表现出退缩的意思,还不停地对照顾他的志愿者道谢。
我和他聊了聊——老爷子对中国感情很深,曾经7次访问中国。此次重庆之行,他很欣喜看到中国有如此之快的发展,也很荣幸能够见证这一切。
拉美与中国原本遥遥相望,因为“一带一路”拉进了距离,甚至亲密无间。也因为有了无数像何塞·路易斯·乌里韦这样的记者,才得以将彼此最真实的样子呈现给大众。
(二)
第三天采风结束,连日来的高强度走访和高温天气,让大家有些疲惫。晚饭后,小组坐上大巴出发去两江游。40分钟车程里,大家都昏昏欲睡。真的还能有兴致?事实上是我多虑了。
到达朝天门码头时,疲惫一扫而空。眼前是壮阔震撼的景色:耀眼的太阳缓缓溶进江水,天空和江面边界模糊成一片云幕,两岸高楼林立、层层叠叠。夜幕降临,霓虹在江水之上倒映出另一座城。
“感动”,捷克媒体社创始人裴丽莎脱口而出。
千厮门大桥下,她对着镜头手舞足蹈,用不太熟练的中文说:“这是我第一次看到重庆的夜景,非常非常漂亮,是很‘哇塞’的感觉!”“哇塞”也是她重庆之行新学的词。
“汉堡欢迎你”媒体公司联合创始人罗伟哲的词汇量更加丰富,“重庆,牛!”为啥牛?他解释说,他去过中国很多城市,也看过很多夜景,但这是第一次在城市心脏,看到十屏联动滚动播放着此次“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的slogan(标语),让他感到非常震撼。
罗伟哲是中国通,与此次采风中大多数第一次到重庆的记者不同,他13年前就和父母坐轮船游历过三峡。在他的印象里,重庆是“米色和灰色为主的天际线”。跟这次的感觉完全不一样,璀璨的夜景刷新了他对重庆的认知。
游船上,外媒记者们手机的快门声没有停过,每一张照片、每一帧视频、每一个瞬间,都是宝贵的记忆。
游船行至两江交汇处,罗伟哲说:“两条不同性格的河流交汇到一起,就像我们来到重庆。”
作为中国人,我惊讶于他深厚的语言功底,作为重庆媒体人,很欣喜重庆在老外心中的美好形象。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遥径万程,在山城重庆,有着不同肤色、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体验到了同种精彩。
(三)
采风行的最后一站,我们一行到达了重庆市区一个有特色的购物公园。埃塞俄比亚编辑协会执行主任德雷塞·阿耶尔没有像其他记者一样买买买,而是一刻不停跟儿子视频通话。视频里,他向儿子展示着公园内一座巨大的恐龙模型,他向我们介绍,儿子最喜欢恐龙,如果有机会想带儿子来重庆。
顺着这个话题,我们聊到了重庆和埃塞俄比亚的差异,他说这次来重庆没有任何不适应,因为当地也有许多中国餐厅,川菜也非常受人喜欢。
你看,这人间百味,川味必须有一席之地。近一周时间,我从外媒记者口中听到最多的词是寻求合作。
此次“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是重庆展示自己的窗口,也是世界了解重庆的机会。不论是无人驾驶的智能化汽车,还是嘉陵江畔轻拂而过的晚风,每一面都是重庆最真实的样子。
希望各位海外同行不虚此行。
责任编辑:杜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