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慈善奖 | 10年捐赠110万善款 87岁老人用行动诠释爱与奉献

2024-09-03 14:17:18 来源: 华龙网 听新闻

华龙网讯(陈超然)在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康养中心的一隅,87岁的老人唐玉珍眼中闪烁着温柔而坚定的光芒,讲述着过去的岁月。

那些年,她与丈夫携手并肩,将辛勤工作的积蓄化作一笔笔善款,捐赠给需要帮助的老人;她回忆着,在那个被雨丝轻拂的初夏午后,两人手牵手,前往慈善机构捐善款……

十年来,唐玉珍捐赠110万善款资助老年人助浴服务、老年人节日慰问和儿童关爱服务。她的善举如同点点繁星,汇聚成银河,照亮了慈善的道路。如今,虽然身处康养中心,但她的心依旧宽广,依旧炽热。

心怀感恩 幼时种善因

唐玉珍对童年的记忆,是母亲纺车吱嘎作响的旋律,是洗衣盆中泛起的层层涟漪,更是爱与温暖编织成的一幅幅温馨画卷。

父亲早逝后,是母亲以柔弱的肩膀,通过纺纱洗衣、节衣缩食,为她撑起了一片天,过往的不易让她对社会的温暖有着更加深刻的体会。

唐玉珍(右)与丈夫早年合影。

“在我小的时候,每到星期天就会有爱心人士做很多锅盔发放给穷人家,孩子能领两个,大人只能领一个。”唐玉珍说。

年幼时的锅盔不仅温暖了她的胃,更在她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善的种子。“等我长大了、有钱了,也要做很多锅盔发给大家。”这句童真的誓言,成为了她一生践行的信念。

1960年,唐玉珍考入四川行政学院(今西南政法大学前身)。对于家境贫寒的唐玉珍而言,每月3块钱的甲等助学金,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巨大鼓舞。“因为党的培养,我才有饭吃、有书读、有工作。当时我就下定决心:只要我有条件有能力,就要回报社会!”这份深厚的感激之情,化作了她日后回馈社会的强大动力。

心系慈善 退休不褪色

毕业后,唐玉珍先后在市委群工部青年工作处、市妇联等部门工作。1986年,她调到重庆市司法局任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在这个岗位上,她不仅见证了全国“一五”“二五”普法教育的深入实施,更亲历了重庆直辖这一历史性的跨越。这背后,是她始终如一的信念:只要有能力,就要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1998年,唐玉珍从司法战线光荣退休。夫妻俩回到祖籍所在地成都,购买了一套40多平米的小房子安享晚年。然而,退休对她而言,并非人生的终点,而是另一段慈善旅程的开始。

2014年6月10日,一个普通的日子,却因她的善举而变得不平凡。那天,成都细雨绵绵,老两口带着银行卡,辗转多趟公交车,一路询问,最终找到了成都市慈善总会,将积攒的10万元善款捐赠出去,用于帮助有困难的老人。

“一来是为了报答成都的养育之恩,二是退休后实实在在感受到老年人的不容易。”唐玉珍的话语朴素而真挚,却道出了她捐款的初衷。此后,她更是将爱心传递到了更远的地方。

在成都生活了十余年后,唐玉珍决定回重庆居住。“成都那套小房子我们决定卖掉,将卖房款捐赠出去,给那些更需要帮助的老年人和特别困难的群众,以报答共产党对我们的恩情。”唐玉珍说道。

唐玉珍与丈夫袁稚西获得“重庆好人”

2021年5月11日,唐玉珍向重庆市慈善联合总会捐赠房屋出售款76万元;2021年10月和2023年3月,唐玉珍再次拿出工作积蓄,分别向总会捐赠了14万元、10万元。十年来,她累计捐款金额达到110万元,每一分钱都凝聚着对社会的深情厚谊。

捐赠遗体 延续生命价值

如果说捐款是唐玉珍对社会的直接回馈,那么遗体捐赠则是她生命最后的献礼。

2018年,唐玉珍做出了一个令许多人震惊的决定——向重庆市红十字会签订遗体捐赠协议,将遗体捐赠给重庆医科大学作医学研究。

“我们现在做不了其他的贡献,就将遗体捐出去,希望可以为医疗做点贡献。”唐玉珍的话语中充满了坚定与期待。她相信,即使生命走到了尽头,爱与奉献的精神也将永远延续下去。

唐玉珍向重庆市慈善联合总会捐赠房屋出售款76万元。

遗体捐赠的决定并非易事,它需要勇气与决心,更需要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唐玉珍的丈夫袁稚西最初难以接受这样的安排,但在唐玉珍的耐心劝说下,最终被妻子的无私与大爱所打动。

唐玉珍的两个儿子也尊重并支持父母的决定,在他们看来,父母不仅给予了他们生命与教诲,更用实际行动为他们树立了榜样。

遗体捐赠,对于许多人而言,或许是一个难以触及的话题,但对于唐玉珍而言,却是生命价值的另一种延续。

岁月织锦传大爱,桑榆未晚映慈光。唐玉珍用一生的时间,诠释了什么是爱与奉献。她的故事,如同一盏明灯,照亮着那颗至善至美的初心。

责任编辑:余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