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需要,我随时站出来!” 重庆首播国防教育公开课引发强烈反响

2024-09-03 23:33:25 来源: 华龙网 听新闻

2024年重庆市国防教育公开课录制现场。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
2024年重庆市国防教育公开课录制现场。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

华龙网讯(记者 伊永军)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今年9月是国家“全民国防教育月”。为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的国防观念和国防素养,近日,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教委、重庆广电集团(总台)、重庆科普文化产业集团联合制作了2024年《重庆市国防教育公开课》(以下简称:公开课)专题电视节目。9月3日晚,该公开课在重庆卫视等平台播出,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公开课以“全民同心筑国防”为主题,邀请到中国人民解放军166军舰原政委汪应权、第一代南沙守礁官兵邵建民、老山战役亲历者何忠明、中国航天员大队首任大队长申行运4位嘉宾,讲述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励志故事,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强国兴军伟大实践。

166舰原政委汪应权(右)讲述南海舰队服役故事。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
166舰原政委汪应权(右)讲述南海舰队服役故事。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

汪应权向大家介绍了166舰建造和服役故事,并分享自己随166舰执行“9771”任务以确保香港顺利回归的经历。

汪应权介绍,166舰隶属于南海舰队,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一艘051G2型导弹驱逐舰。曾经是海军首批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和军委、海军拳头部队的重要成员。在近30年的服役历程中,166舰50多次受到总部、海军和舰队的多种奖励表彰,既是国之重器,又是和平使者,堪称荣誉之舰。

同时,166舰除执行重大军事、政治任务外,还多次出国访问。而退役后的166舰,则从湛江驶入重庆。去年,166舰还获评国家一级文物。

“我们应当珍惜来之不易的国家安定的大好局面,用我们的辛勤汗水来巩固它,用我们的聪明才智来发展它,用我们的鲜血甚至是生命来保卫它。”汪应权说。

1988年初,我国计划在南沙建立海洋观测站。海军陆战队某旅多次派出特遣组,为建站施工进行前沿警戒。本次公开课授课嘉宾邵建民就是特遣组的战士之一。

从1988年初到1991年9月,邵建民先后执行华阳礁、南薰礁和渚碧礁的守礁任务,是为数不多住过一、二、三代高脚屋的“南沙卫士”。

第一代南沙守礁官兵邵建民(右)讲述守礁故事。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
第一代南沙守礁官兵邵建民(右)讲述守礁故事。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

“我们第一批守礁官兵,住的是用竹竿、竹席和沥青纸在海礁上临时搭建的高脚屋。这种高脚屋,在汪洋大海中无遮无掩,稍大一点的海风就会把它吹得左摇右晃。”邵建民讲述驻守南沙最南端礁盘——华阳礁的往事。

邵建民回忆说,上礁没几天,就有4名战友的皮肤出现溃烂,但怀揣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战士们始终保持高昂的士气,没有退缩。“随着科技发展,现在守礁战士们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南沙每个礁上都配备了海水淡化设备、无土栽培设备等。”今昔对比,邵建民感慨万千。

老山战役亲历者何忠明回忆当年的作战经历时说:“在阵地的那些日子里,我们时刻面临着危险。尤其是下到物资分配阵地领取作战物资和生活物资时,必须穿越经常遭到敌人枪炮袭击的地段。炮弹在我身边爆炸,弹片横飞,子弹嗖嗖从身旁掠过……”

如今,退役后的何忠明仍不忘初心,在防汛抗旱、治安巡逻时总是冲锋在前。“我还在学习社区网格治理知识,努力适应数字化工作要求,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本领。”何忠明说。

老山战役亲历者何忠明(右)讲述从军故事。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
老山战役亲历者何忠明(右)讲述从军故事。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

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申行运介绍起我国航天的发展历程,并向大家科普航空航天知识。

“未来我们将继续发展和完善空间站,进行更多的科学实验和技术验证,为人类更深入地探索宇宙打下坚实的基础。”申行运说。

中国航天员大队首任大队长申行运(右)讲述航天故事。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
中国航天员大队首任大队长申行运(右)讲述航天故事。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

今晚,该公开课在重庆卫视播出后,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重庆渝北区仙桃街道文化服务中心的赵元贵说,他在观看完公开课后深有感触,从第一代南沙守礁官兵到血洒老山的英烈前辈,从远征深蓝的人民舰队到探索太空的天宫空间站,无不彰显我们的国家、国防日益强盛,而这些都是一代又一代人努力拼搏、辛勤付出的结果。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一名基干民兵,我一定恪尽职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用实际行动履行好岗位职责和使命,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我的时候随时能够站出来。”赵元贵说。

重庆市渝北实验小学校五年级五班的邱思齐同学说,通过观看公开课,她了解到了4位主讲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励志故事。

“国防,对于我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或许是一个抽象而遥远的词汇。但在我心中,国防就像是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默默地守护着我们的家园,让我们能够在和平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而这道屏障的背后,是无数人的付出和奉献,他们用青春和热血,为祖国筑起了一道道安全的防线。”邱思齐说,“我们之所以能够沐浴着阳光,安心地坐在教室里学习,是因为有着强有力的国防。作为青少年,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学习国防知识,增强国防意识,提高国防素养。”

责任编辑: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