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推进社区食堂建设助力养老变“享老”
2024-09-05 06:30:32 来源: 渝中报 听新闻
社区食堂建设既是老年人关心的“关键小事”,也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近年来,渝中区持续做靓“渝中养老·十分美好”品牌,积极破解中心城区老年人群助餐服务难题,于2019年在全市率先打造社区食堂,全力推进多元化建设、可持续发展、高品质服务,目前全区建成社区食堂及助餐点34个,年服务老年人30余万人次,让敬老、爱老从“舌尖”直抵心间。
深化社区食堂建设
守护“舌尖上的幸福”
碗碗菜就餐区、现炒现卖小炒区、生活小超市、阅读区、咖啡吧、户外休闲吧……在虎头岩公园内,临崖而立的虎头岩社区食堂面向社会开放,可同时容纳300人用餐。时令蔬菜、水煮肉片、家常卤菜,食堂每天的菜式都不相同,菜品丰富、价格实惠,家住附近的老人、上班族纷至沓来,切切实实地享受“舌尖上”的幸福生活。
今年62岁的周长珍这段时间每天都会来社区食堂就餐,她从七八个菜品中选了一荤两素一个汤,十多块钱的价格让她很满意,“平时一个人吃得少,自己做饭又不方便。在社区食堂来吃饭,菜又多、又便宜,挺方便的。”
舌尖上的幸福,吃的是民生温暖。渝中区坚持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主动探索“食堂+”多元建设模式,盘存量、育增量,就近就便建优老年助餐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具体而言,统筹好“社区站点+食堂”,在养老服务站提档升级中丰富食堂功能,推行连锁化、专业化运营,系统解决老年人就餐、助学、文娱等生活需求;支持“物业机构+食堂”,突出睦邻化,引导物业机构整合办公区域、盘活闲置场地,在居民区嵌入式打造社区食堂,让助餐服务距离更近、人员更亲;引导“餐饮企业+食堂”,鼓励餐饮企业改造餐厅、设置老人专区,推行错峰就餐、优惠点餐、科学计餐、即时调餐等服务;鼓励“养老中心+食堂”,深化“机构建中心带站点进家庭”服务模式,推动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打开大门、对外开放为食堂,推出低盐少油、无糖清淡等定制配餐,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
织密助餐服务网络
解决老人就餐难题
“一键呼叫”智慧管家、订好午餐、社区食堂打菜派餐、10多分钟后热气腾腾的饭菜就送到手中……石油路街道“渝馨家园”智慧呼叫中心的订餐服务,为辖区残疾人家属熊昌荣解决了没时间做午餐的问题。“石油路街道的智慧呼叫中心是渝中首个智慧助残护老呼叫中心。”石油路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石油路街道打通新型养老服务网,成功打造了“10分钟养老服务圈”。
开通22条订餐热线、配备5台助餐车、组建35支志愿者队伍,“一碗汤的距离”让服务更加微观有感;每月为高龄老人发放长寿补贴、为困难老人发放养老服务券,支持用于食堂就餐,让更多老年人愿意走出家门、走进食堂……为进一步解决老人“就餐难”问题,渝中区始终坚持质量为先、服务为本,聚焦中心城区高品质颐养要求,精准对接需求,拓展供给内容,持续升级老年人“家门口的幸福”。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渝中区已建成天灯堡、虎头岩、枇杷山等3个社区食堂,石油路社区养老服务站正在加快施工,临华路社区养老服务站已完工。
聚焦需求整合资源
助推社区食堂可持续发展
“社区食堂不仅干净卫生、菜品花样多,价格还很实惠。”在莲花池社区食堂用餐的陈女士说。
据了解,渝中区始终坚持公益属性与微利原则,通过政策引导撬动经营模式创新,合力推动社区食堂长效运营、健康发展。一是多元筹资激发发展活力,建立“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个人出一点、慈善捐一点”多元筹资机制,按照规模大小、服务人数给予建设运营补贴,发动慈善组织、爱心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引导食堂优惠定价、适度让利老年人;二是政策扶持降低运营成本,全面落实养老服务设施扶持政策,全覆盖购买公众责任险及食品安全责任险,全力协调物业费用减免,无偿提供20处国有房产打造社区食堂,不断强化助餐发展支撑;三是要素赋能创新经营模式,鼓励社区食堂结合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打造各具特色的运营模式,以高品质增值服务有效提升营业收入。
在可持续发展的路上,全区各社区食堂创新不断:金汤街社区食堂开设乡村振兴农产品超市、推出“中医理疗套餐”、拓展外卖平台线上销售渠道;浮图关社区食堂推出1元“红墙”网红美食、开展“积分服务”兑换美食活动;桂花园社区食堂开通“居家养老服务”智慧平台、开设残疾儿童康复课堂……目前,全区社区食堂均已实现微利可持续运转。
下一步,渝中区将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社区食堂实现可持续发展”等要求,进一步创新思路、强化举措,持续扩大和优化老年助餐服务有效供给,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且便捷的用餐体验,守护老年人的晚年幸福“食”光。
记者 晏艳辉
责任编辑:董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