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红岩丨建研究平台 西南大学深度挖掘红岩价值
2024-09-08 11:51:20 来源: 华龙网
华龙网讯(记者 羊华 李燊 刘雪琴 舒婷)重庆是红岩精神的发源地,为了保护好红岩文化遗产,研究好红岩精神内涵,西南大学主动挑起并压实了这副“担子”。9月7日下午,“青春红岩”网上主题宣传活动的媒体记者来到西南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与专家学者及高校学子们探讨红岩文化,了解红岩故事,感知这座城市的红岩力量。
在座谈中,西南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秘书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丰全面介绍了该中心的创建、优化再到荣膺国家级平台的历程。
王丰透露,2024年3月,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了20个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名单,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西南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是重庆市唯一一家入选的研究中心,也是重庆市第三个国家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心将依托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的革命文物资源优势,以及西南大学的学科科研,人才培养优势,汇聚专家、学者力量,进一步挖掘梳理红岩历史,研究阐释红岩精神,通过打造革命文物研究阐释标志性学术成果,打造革命文物宣传传播与铸魂育人品牌,实现革命文物有机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革命文物弘扬与社会服务的有机创新,以建成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引领性的红色资源研究高地、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高端智库、革命文化学术交流重要平台、红色资源共建共享中心。
媒体记者还参观了该中心发掘和展陈的红岩文物和红岩文化研究成果,大家边翻阅文献,边向教授们请教,对红岩的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旁的小会议室的“争论声”,把记者们吸引了进去。
原来,这里正在举行“与史同行”课题的讨论会。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陈澔文说,他们走了很多区县,收集到很多珍贵的红色文献,挖掘了很多感人的红色故事,接下来将对这些红色资源进行“抢救式”传承利用。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张亮也长期深入区县,跟“与史同行”的研究生们做着同样的事,他举了一个例子来强调这样做的意义。
有一次,张亮到南川合溪镇参加会议,从镇长那里听说了韦奚成烈士的故事,就深入实地进行了求证。
张亮告诉记者,韦奚成生于南川元合乡合溪场(今南川合溪镇)郭家沟,当地有两个村都姓韦,这也为其借助宗族关系开展革命运动提供了条件。韦奚成早年参加辛亥革命,1921年随刘伯承参加讨袁、护国、护法之战。1926年韦奚成受了伤,无法再跟随刘伯承,就留下来养伤,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南川东西北联团干部学校军事、政治部主任;1941年,受南方局派遣回到合溪建立革命据点,成立中共合溪特别支部;1942年3月病故,解放后被追认为烈士。这一次发掘,最大的收获是韦奚成的六本日记,主要写的是1926年到1933年期间发生的事。其中,日记记录了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并血腥镇压共产党人后,韦奚成坚持在南川基层开展敌后革命工作,这对研究当时的基层共产党人追求红色路线、领导群众闹革命有着珍贵的史料价值,对丰富红岩历史研究也是一个有益的补充。
“韦奚成烈士的日记都是手写的,我作为红岩历史的研究者,有责任有义务将这些珍贵的红色遗产整理出来,印刷出来,供大家学习和研究。重庆出版集团已委托我做文字整理工作,为出版韦奚成日记及其研究论述做准备。”张亮最后说。
搭建国家级红岩文化历史研究平台,深入基层挖掘红色遗产,梳理建立红岩思政课程体系,西南大学找到了直抵红岩精神内核的路径,方向对了,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责任编辑: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