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  以“德”育人】文德教师特辑①刘秋雨:做班主任“专业户”,让学生在擅长的领域“闪闪发光”

2024-09-10 09:23:47 来源: 华龙网

核心导读:

师者匠心,止于至善;师者如光,微以致远。在教育的广袤天地中,学校宛如一艘承载育人梦想的坚实之舟,而教师们则是那一个个怀揣热忱的育梦人。

从初登讲台的年轻教师的激情与憧憬,到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的沉稳与睿智,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育人的使命。有的教师以创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无限潜能,有的教师以温暖的关怀陪伴学生度过成长的困惑。他们在育人的征程上,不断追逐着至善的境界,为学生的梦想助力扬帆。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文德中学,走近讲台上的他们,一睹师者光辉,育人之魅。

c1a296f005926a4d2c395b6237014a4
刘秋雨近照。学校供图 华龙网发

教师档案

学科:数学

教龄:6年

部分荣誉:连续两年荣获校级“十佳青年教师”。

教育理念:坚守三尺讲台,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来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华龙网讯(张园源) 教育是一场向美而生的遇见,是一份逐光而行的温暖。

走上讲台,是一次机缘巧合。刘秋雨毕业于吉林大学应用数学专业,在毕业找工作时,一位面试官对他说,“你的逻辑思维很强,这种能力在传授知识、解答疑惑时尤为宝贵。怎么不考虑去当一名老师呢?”就这样,刘秋雨踏上杏坛之路,开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人生新征程。

564abdd3d2e9026d00936cb9fe397ac
刘秋雨荣获校级“十佳青年教师”。学校供图 华龙网发

“目标导向+奖励机制”激活优质课堂

“一堂课只有40分钟,短短5分钟就占了这堂课的八分之一。丢掉任何一个5分钟,都会影响整堂课的教学进度。”刘秋雨讲话、做事都带有较强的逻辑性,注重效率,常常能将一堂课利用到极致。但若未能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提升学生专注力,则会降低课堂质量。

第一次上课,刘秋雨精心准备的PPT打不开了。这个小插曲并没有打乱他的教学节奏,“我备课很充分,可以把所有知识点罗列在黑板上进行讲授。”初一刚开学,同学们似乎还没适应中学学习节奏,注意力不集中、交流互动不足等问题逐渐显现。“在后续的授课中,我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让他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刘秋雨总结分享到。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经过几节课的认真观察,刘秋雨根据课堂表现将学生进行分类管理,将其划分为爱发言、不爱发言及听课效率低等多个类别,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了个性化的指导策略。对于有效发言的学生,他给予及时的表扬与鼓励;而对于扰乱课堂秩序的学生,则耐心引导其正确发言,维护良好的课堂秩序。

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刘秋雨别出心裁,借鉴了自己初中历史老师的教学经验,引入“目标导向+奖励机制”的教学模式。课前,他围绕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并设立不同难度的奖励标准。当学生正确回答问题时,便会获得相应的物质或精神奖励。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预习动力,促进了知识的有效吸收。

e203f45fcaa5d1484f903b38b675e8c
刘秋雨带领学生参加学校“学校史 向未来”主题班课比赛。学校供图 华龙网发

捕捉学生“捣蛋”行为中的闪光点

刘秋雨不是只有数学老师一重身份,作为班主任,无论是教学还是班级管理,他一直采取鼓励的教育方式。刘秋雨说,“即使有学生犯错,我会平和地让他先评价自己的行为,再寻找补救措施。我不喜欢用批评的语气和学生交谈,因为那样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

在刘秋雨看来,要管理好班级,班主任需要立稳 “人设”。在初一和初二年级,与学生打交道时,既要树立威信,与学生保持适度距离,又要不断拉近与学生的关系。在学生面前,刘秋雨很多时候呈现出的是严肃的形象,但偶尔也会开点小玩笑,和学生一起打篮球。

初三年级的学生学业压力大,在这个阶段,刘秋雨更倾向于以朋友的方式与学生相处。他说,“老师要真正走进学生心里,让学生敞开心扉,帮助学生纾解学业、家庭、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压力。”学生们在背地里称呼刘秋雨为“秋秋”,这个可爱的外号饱含着学生对他的亲昵与喜爱。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在刘秋雨看来,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即遵循学生的个性,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能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

在刘秋雨的印象中,班级有一名学生小明(化名)特别喜欢画画,教室墙壁上、课桌上、讲台上等地方都留有他的“作品”。初次了解这一情况,刘秋雨找到小明,对他乱涂乱画的行为予以纠正。正确引导孩子的爱好,远比简单的打压更具意义和价值。怎样让小明的这份热爱有用武之地呢?刘秋雨想到,“虽然他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但画得很不错,班级的板报可以让他尽情发挥。”

在几次模拟考中,以小明当时的成绩,考上高中的难度极大,他的家人也为此忧心忡忡。初三下期,部分学校招收艺术生,刘秋雨大力鼓励小明去尝试,“不要害怕没学过,去试试看。”小明也不负众望,艺术分数达标,又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成功考上了高中。孩子的家长感慨道,原本以为孩子只是喜欢胡乱涂鸦,也没抱多大希望他能上高中,没想到就因为这样的“捣蛋” 行为,孩子竟然成功考上了高中。

“孩子不恰当的行为需要纠正,但他的爱好也应该被看见。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个性化发展。”刘秋雨说,未来,“我想一直当班主任,直到退休。虽然过程有些辛苦,但亲眼看到学生们成长成才的那种成就感,是无可比拟的。”

责任编辑:徐力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