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风采展示丨城口县:大力发展山地特色生态效益农业 坚持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相结合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 近日,为充分展示城口县“三农”工作及乡村振兴工作整体成效,2022重庆市乡村振兴风采主题宣传展示活动组委会区县踏勘组走进城口,深度挖掘基层乡村振兴示范典型案例经验和有效举措。
近年来,城口县大力发展山地特色生态效益农业,有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坚持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相结合,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精耕细作食用菌、中药材、城口老腊肉(生猪)、城口山地鸡“两种两养”乡村特色产业,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中药材精深加工、功能食品开发,不断延伸产业链、价值链,山地特色生态效益农业得到稳步发展。
构建业态产业经济,促进产业提档升级
城口县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充分发挥生态、乡村、文化、农林等资源优势,不断激活山水田林屋等资源,发展林下业态经济,并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一体化的循环经济,全域化、立体化推进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不断扩大产业发展优势,促进产业提档升级。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高观镇践行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紧紧围绕全县产业发展思路,坚持“1+2+N”的产业发展思路,1即农文旅融合,2即核桃、蔬菜(包括食用菌),N即中药材、中蜂、生猪、蛋鸡、魔芋等区域特色产业,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多品”产业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全镇累计打造核桃、蔬菜、中蜂、中药材等产业基地15个;精心培育渝鲁林业、绿佳源农业、起航农业等多个县级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引入重庆汇达柠檬、城口嵘彬农业等知名农业企业,围绕镇域主导产业,推进“接二连三”,延长产业链,增强利益链,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城口县治平乡认真落实城口县“两种两养”产业发展总体思路,以生猪、腊肉为主导产业,生猪年出栏11000余头,现存栏7000余头。乡内有老腊肉加工企业4家,老腊肉年产量3500吨。乡党委政府积极引入社会经营主体,推广“企业+养殖小区(带头人)+养殖户”的山地鸡养殖模式,建立11个养殖小区,年养殖总量达到6万只,预计每年将带动群众增收200余万元;发展了以云木香、独活、连翘、天麻为主的中药材3500余亩,培育6家中药材企业,建设中药材基地3个,天麻种繁基地1个。
高燕镇全力推进生态资源价值转化,实施矿山植被恢复治理,完成了退耕还林12158亩、国储林流转64690亩等绿化重点工程,集体经济组织每年收入达65万元,实现了生态与效益共赢。此外,高燕镇还加强资源循环利用,积极探索“牛吃地中草、草肥栏中牛、牛壮地中药”的绿色循环立体经济模式,推行“种养一体化”发展,有效促进了土地资源循环利用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高燕镇着力抓好中药材品种选育和品牌培育,加强中药种质资源保护和研究利用,选育道地野生优质中药材品种驯化抚育,高燕镇依托有规模、有基础的优势药材,培育了天麻、大黄、灵芝、黄连、淫羊藿等5个优质品种,建成了占地1000亩的朝阳坪中药材种苗基地。
岚天乡在三河村建立返乡创业园,总占地面积约10000㎡,总投资约650万元。园区采取封闭式管理,主要经营岚天“五大罐”、竹桶“八样菜”、石磨豆腐、簸箕养生菜等大巴山乡村美食,为43名村民提供就近务工就业岗位,利益联结全乡130余户贫困户,带动122家大巴山森林人家发展,使本地蜂蜜、干果、中药材、高山土豆等农特产品销售额增加了200多万元,实现全乡农户户均增收2500元以上。岚天乡“双创”中心集岚天乡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生态资源交易中心、乡村会客厅、电子商务中心、游客中心为一体,引进市场主体23家、生产经营大户26户,森林人家128户,年均开展创意手工艺技能培训20余期,传统文化产业孵化培训30余期,培育能工巧匠35名、乡村教师12名,线上线下推出销售手工艺品1000余件,累计销售额达20万元,形成独特的农民品牌运营模式。
人居环境换新颜,积分督促振精神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市、县关于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指示精神,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急需解决的环境卫生难题,城口县多地采用积分制的方式,完成了资源、人员的充分整合,村民的积极性、配合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助力了后续工作的开展。
高观镇双竹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创建于2020年3月,自成立以来,按照“三建三强(建组织体系强资源整合、建志愿队伍强活动品牌、建积分超市强积分运用)”的工作思路,统筹整合村会议室、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妇女儿童之家等阵地资源,打造党员、巾帼、青年等7支特色志愿服务队,开展各类活动近60场,参与志愿服务人员860余人次,受益居民838余人,打造“垃圾分类我先行”等品牌志愿服务项目2个,积分超市配备物资近8.8万元,累计发放积分87000分,兑换积分79311分。2020年10月,高观镇双竹村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全国文明村镇”。
龙田乡联丰村也同样采用了积分考核的办法促进人居环境整治,村民们可用积分在超市兑换物品。该办法自2018年推行至今,龙田乡当地的垃圾分类参与率已达到96%,正确率达98%,当地村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逐步向“0废弃村庄”迈进。垃圾分类的开展有力提振了村民的精神面貌和增加了群众认可度,同时也为当地的生态保护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不同的是,该村通过数字乡村信息系统,实现了全村的数字化管理。而受到联丰村的辐射影响,周边正有越来越多的村镇也逐渐加入到数字化管理的队伍中来。
立足生态绿色资源 实现文旅产业多点开花
作为重庆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区县,近年来,城口县立足良好的生态发展绿色产业,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因村制宜,不断推动农文旅发展深度融合。目前,该县已成功创建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国家级森林乡村6个、市级绿色示范村51个,有60%以上的农户享受4项以上的林业收入。2021年,该县被命名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
河鱼乡位于城口县东北部、大巴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海拔在860-2500米之间,常年平均温度21℃,呈现“春看绿叶夏纳凉,秋观彩叶冬赏雪”的显著特点。河鱼乡围绕“一心两线”谋篇布局,以场镇为中心,打造楹联一条街、滨河农耕文化长廊、山地鸡美食大院;以农耕文化体验为主线打造情人谷,遇见三十一涧民宿酒店、农耕体验场、农耕博物馆;以生态康养为主线打造“两扇门”原乡民宿集群片区、丝棉园露营基地。通过举办河鱼乡“山恋·河鱼”实景剧演出及农耕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把游览山水、农耕体验、休闲避暑、科考探险、品尝山地鸡等旅游项目巧妙地串联在一起,打造乡村旅游精品。
明通镇根据各个村落的特色,持续打造“秘恋龙泉”“盐源金六”“稻香平安”“养心白台”“笋足大塘”等品牌项目,因地制宜推动农业产业升级,紧紧围绕农旅融合发展,长远布局一村一品建设,以点带面推进“前河画廊”旅游环线建设,打造南部片区县域南部片区教育强镇,盘活山水资源、发掘本地文化、赓续乡愁文脉,着力打造“观千年盐井、游百年庄园、品山中茶香、享圣山灵韵的县域南部会客厅”,加快建设和唱响“山河代‘盐’·仁文明通”。
岚天乡地处北纬31度大巴山腹心,总体森林覆盖率92.9%,主要居住区海拔1000-1300米,夏季平均气温22℃,冬季平均气温3℃,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2016年以来,岚天乡先后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美丽乡村”“国家森林乡村”“中国原生态钱棍舞之乡”等殊荣,成功创建乡土岚天国家3A级旅游景区。岚天依托丰富的绿色生态资源,全乡年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2021年全乡旅游收入达1500余万元,乡村旅游直接从业农户占全乡常住农户的20%,间接从业农户占全乡常住农户的60%。经过多年的扎实发展,打造出了岚天门、乡村欢乐谷、欢乐水世界、大巴山蜂情园、童趣乐园、记忆老家、夫妻树、许愿树、落红溪等一批知名的景区景点,“乡土岚天”得到了重庆市乃至周边省市的众多游客的一致好评,已经成为许多游客夏季出游的必选之地。
绿色生态是城口根植、发展一切的基础,因地制宜、精准的产业布局与发展是推动城口县快速发展的动力,如今的城口,一幅幅乡村美、产业兴、村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目前,乡村振兴主题宣传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欢迎点击活动专题页面了解活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