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说 | “热带雨林”被行拘 别再被谣言消费
据报道,8月29日,佘某某(男,37岁,网名“热带雨林”)为吸引关注,在网络群组中发布“成都市即将实行静态管理”的相关不实信息并附一张截图,造成市民恐慌情绪,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干扰。目前,佘某某因寻衅滋事,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处以行政拘留15日并罚款1000元的处罚。
涉疫信息敏感,牵一发而动全身。当前,部分地区疫情反复,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似乎每当战“疫”警报拉响,关于信息真假的分辨战,就会悄然在移动互联网这片隐形战场上展开。杜撰捏造骇人听闻的疫情信息、张冠李戴捏造虚假信息、以讹传讹散布不实信息,其实都近乎造谣。在社交媒体网络中,各类网络谣言一次次突破道德和法律底线,扰乱社会公共秩序。
谣言产于编撰,吸引眼球,背后或是撩拨情绪以博眼球,或是利益至上心理在作祟。谣言一般产生于人们对于某一事件或者现象的恶意揣测与添油加醋,吸引眼球,博取关注,甚至实现流量变现。由于涉疫信息关乎每一个市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每一例阳性报告、每一则确诊信息、每一个确诊轨迹,都不免令人感到紧张,而某些网友心怀不轨企图消费大家的情绪,恶意制造“信息疫情”,性质十分恶劣。
网络空间纷繁复杂,一些低俗、扭曲价值观病态发展、好逸恶劳、贪图享乐等思想作祟,娱乐化、审丑化、恶搞化等不良文化博眼球,网民媒介素养整体水平有待提升,道德法律意识不足,种种原因混合杂糅,给予谣言滋生的缝隙。谣言误民心,扰治安,损名誉,其危害不可小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过往案例告诫我们谣言如蛀虫,若任其生长,亦可腐蚀政府公信力和社会信用体系。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加强监管,严格执法,做到违法必究,露头就打,时刻保持“零容忍”的态度,同时,社交媒体平台也要加强监管,不断压缩谣言传播的渠道和空间。
众网成络,健康为脉;与吾同行,厚德为道。作为互联网的主体,网民也要以律人之心律己,德才兼修,提高媒介素养,勿以恶小而为之。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信,有所不信,修网德,勤网思,明网法,力网行,共同营造清朗网络环境!
作者:陈海明(西南政法大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