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发银行重庆分行:践行社会责任 保慈善之树长青
华龙网6月5日15时讯 浦发银行重庆分行成立于1998年6月,经过近20年的努力,重庆分行已经成为业务发展较快、资产质量优良、效益增长持续、在重庆市具备一定影响力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分行。
积极开展各项志愿活动 慈善工作实现常态化持续化
作为重庆直辖后成立的第一家银行,第三家入渝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深耕金融服务的同时,浦发银行不忘积极践行社会责任,致力于打造优秀企业公民。
重庆分行从成立到现在的近20年时间里,积极开展各项志愿者活动,倾情公益事业,贡献社会和谐。
1998年,重庆分行捐款希望小学、在成立三周年之际向中华骨髓库捐献献血车;2008年,为荣昌县打井200口;2010年,开展万人长跑低碳活动;2012年,举办放眼看世界——资助重庆贫困斜视儿童免费手术(这也是与市慈善总会联合开展的公益助医项目);2013年,关爱垫江县敬老院的老人;2014年,走进贫困村小;2015年,为爱开跑线上累积公益里程兑换捐赠资金;2016年,开展贫困地区保险礼物募捐,通过线上线下的捐款为贫困儿童购买保险礼物等……不仅如此,分行下辖各支行也常态化发起各项公益活动,关注留守儿童、走进边远山区、建立山区图书角等……

每年一月的第一个周末,是浦发银行全行的志愿者活动日,目前已持续开展十年。同时,在非典、抗旱、抗洪、抗震期间,重庆分行都积极进行了捐赠。这一系列的活动,都表达了浦发银行致力于向弱势群体传递关爱,向社会传递责任的宗旨。据不完全统计,重庆分行近20年来开展慈善事业捐赠总金额已达390余万元(含各类物资),直接受益人数2500余人。
对外捐赠实行归口管理 全力救助社会弱势群体
作为一家有担当的金融机构,浦发银行坚定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需求的使命感和价值观,作为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考量。早在2010年,浦发总行便制定《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对外捐赠工作管理办法》,将本行对外捐赠统一纳入企业社会责任和品牌管理工作范畴,实行归口管理。对外捐赠项目主要投向公益和社会发展事业,包括安老、抚幼、助学、帮困、扶贫、环保以及重大灾害的救助等。各家分行在总行指导下,开展对外捐赠工作所涉及的捐赠项目确定、捐赠额度管理、报批程序等与对外捐赠相关事务的全面管理。同时,浦发银行设立员工募捐资金池,每月员工自愿将工资的一部分金额捐赠到资金池中,用于各项公益活动的项目开展。
在浦发银行20周年行庆之际,浦发银行总行以感恩社会为宗旨,开展了主题公益项目“放眼看世界——斜视儿童公益慈善手术项目”,以资助上海、重庆、贵阳、昆明、乌鲁木齐等更多中西部地区的困难家庭斜视儿童接受公益慈善手术,帮助孩子们纠正视力,让他们拥有自信和美好未来。该项目持续3年,预计捐赠金额650万,受益儿童2000名。
项目首期在上海和重庆两地启动。家住重庆市万州区分水镇龚家弯村1组的谭欢,家庭条件极其艰苦,小小年纪便承担起照顾爷爷奶奶的重任。虽然生活带给她很多的压力,但谭欢依然积极乐观,她参加了“放眼看世界”项目,积极配合治疗,现在谭欢本人已经康复回到学校学习。“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清楚的看到黑板,现在终于实现了,谢谢浦发银行。”
重庆分行自开展“放眼看世界”活动以来,一直会同重庆市慈善总会、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共同探讨该项目的合作细节,保证该项目持续开展。2012年10月25日,三方签订《放眼看世界—重庆市困难家庭儿童斜视手术资助公益慈善项目合作协议书》,协议期为三年,浦发银行重庆分行累计项目投入100万元整。项目实施后,目前已治愈200多名患者儿童,重庆各界反应良好。
探索慈善救助新模式 确保慈善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重庆市是一个“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典型“二元”两极城市,目前还有14个国家级贫困区县,存在一定的贫富差距。如何把慈善事业发扬光大、如何将慈善行动坚持到底并辐射到边远山区,是重庆分行目前最为关注及关心的焦点。
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做好公益慈善事业,积极主动救助各类困难群体,主要是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人人参与、携手奉献,是开展慈善活动的关键。慈善事业是全民的事业,仅仅依靠个人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我们整个社会的支持,需要社会每个成员特别是社会各界慈善爱心人士的支持。只有人人参与其中,才能使我们的慈善之树常青。重庆分行下一步将把如何激发员工社会责任感,让员工树立慈善捐赠的意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让员工把奉献爱心当作分内之事,在全行树立一种良好的风尚。可以在内部评选优秀慈善公益团队,优秀爱心志愿者等,以此加大全员参与力度。
二是积极探索新的慈善救助模式,开拓新的慈善救助项目,推动慈善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如可以围绕困难群体的迫切需要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深入边远区县,重点开展助困、助老、助孤、助残、助学、助医等救助活动,让每一次慈善活动达到真正的救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