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美丽之地”|第二十五站 鹅公岩大桥下有座“抗战兵工”特色博物馆 国庆节不妨去看看
华龙网9月26日22时24分讯(文/吴思佳 邓嘉桂)重庆鹅公岩大桥谢家湾一侧的桥头下有座“抗战兵工”特色博物馆,你知道吗?国庆节的时候不妨陪家人和孩子一起去看看。近日,“发现美丽之地”踏勘团的华龙网记者为大家打探了一番。
这座“抗战兵工”特色博物馆的名字叫重庆建川博物馆。说起这家博物馆的来历,那可是赫赫有名。据介绍,在建立这个博物馆之前,这里是重庆建设厂早期的一个兵工厂,专门生产枪支和炮弹。而建设厂的来历也是源远流长。资料显示,清朝晚期,清政府的改革派掀起了洋务运动,位于武汉的汉阳兵工厂是洋务运动的重要成果,也是当时清政府的武器主要生产地。民国时期该兵工厂进一步发展壮大,抗日战争时期,这个兵工厂转移到了重庆,在现在的鹅公岩大桥谢家湾一侧的桥头下,开凿地下洞穴,大规模生产枪支弹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国家三线政策的号召下,该兵工厂再次得到蓬勃发展。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这个场地已不再适应兵工企业的发展,这里一度闲置起来,防空洞内的一切变成了一个秘密。为了让人们了解我国的军事工业的发展历史,经过我市各方协调和积极改造,这里演变成了今天的建川博物馆。
记者来到这个博物馆,刚刚走进的时候,就见到了两架歼五战斗机矗立在博物馆入口的两个不同部分,紧接着又看到了两辆主战坦克停放在了游客中心正面。据介绍,飞机和坦克是相关部门赠与重庆建川博物馆,并不是雕塑或者复制品。走进游客中心,发现这个占地面积将近1000平米的建筑,在旁边巨大的鹅公岩桥墩的陪衬下,居然显得格外袖珍小巧。
重庆建川博物馆游客中心。邓嘉桂 摄
进一步走进这个博物馆后,记者的印象立刻改观了。原来,这个博物馆有8个分馆,不仅每个分馆有不同的主题,并且每个分馆都深入到了山体的深处,少则数百米,多则数千米,里面的空间十分开阔,有的还曲曲折折。据介绍,这8个分馆展出面积达到了11000平方米,展陈包括67件国家一级文物在内的各类文物藏品共计40000余件,主要包括抗战、兵工、民俗、红色年代等近现代史料、物品,囊括从辛亥革命到改革开放这百年的中国历史。
记者还看到,这个博物馆里在展出军工文物和军工文化的同时,也展示了大量跟重庆有关的历史记载和风俗习惯。最让记者感兴趣的是,在其中一个分馆中,对重庆言子进行了集中展示。记者发现,这些言子非常风趣,很多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失传。对重庆文化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去看看。
防空洞内展出的各种兵工用品。邓嘉桂 摄
类似的枪支在这个博物馆里有很多。邓嘉桂 摄
重庆建川博物馆是“发现美丽之地——首届重庆文化旅游新地标寻找与展示活动”的申报单位, 重庆建川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力争获得大奖。发现美丽之地——首届重庆文化旅游新地标寻找与展示活动正在持续踏勘中,了解及时信息点击文字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