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讲我讲到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之一,以目标或结果为导向,而不是以任务为导向。今天,我要讲的是:学习高人。
先讲一个很多人都知道的小故事。Google刚进中国的时候,总部对中国研发团队的评价非常低,北京的三四个工程师都抵不上总部的一个工程师。
这是什么原因?难道中国的工程师智商低能力差?
调查发现,中国研发团队里的工程师都是新人,而总部的新员工只是一小部分,新员工在老员工的带领下,很快就学会了工作技能和方法,效率也就很快提升了。
于是,Google总部陆续派工程师来到中国,中国研发团队的效率也就很快提升了。
当我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就想起了很多年前,在一次研讨会期间,我和某大学的一位教授闲聊,说到影响人成长的因素,我们不约而同地说有四条。于是,我们分别用纸写下来,结果发现我们写的四条里,有三条是相同或相似的,但他说了一条:高人指点。并且讲了他自己的故事。
因为属于别人的隐私,我就不讲这个故事了,但他所说的“高人指点”,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一直记得。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当我们进入职场,首先要了解的是这个组织的文化和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其次就是要拜师学艺,这会缩短我们成长的历程。“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话对了一半,不是随便什么人的话都能让你“胜读十年书”的,这个“君”,一定得是“高人”。
当然,如何界定“高人”,倒是很困难的一件事,如果我们要从未来的角度来看的话,那估计与预测股票的走势一样地难。那就现实点。我觉得以下几类人都是可以为你的职业成长提供指导的。
第一当然是你的领导了,他不仅资历比你老,能够为你提供职业指导,而且手中有权,给你磨炼的机会,并能够在你才干提升了之后,提拔你。
第二是专业能力强的人,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为领导的,这与领导职位的“供不应求”有关,也与你的能力导向有关,有的人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成就,很可能超过成为管理者的成就。
第三是喜欢学习的人和见多识广的人。我专门把这一点列出来,不是说领导和专业能力强的人不喜欢学习。有的人专业能力不是很强,也不是领导,但喜欢学习,特别是读一些所谓的“闲书”,就是不是从纯粹功利的角度读书的人,也很值得我们学习,因为他们读的书多,有时候说出来的话,对你一点提示,也会对你有很大的启发。
当然还可以找出很多类可以称之为“高人”的人,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就是这个道理。
原来,单位要给新来的年轻人配备“师傅”,现在高校里,也会给新教师配备指导老师,其实都是很好的做法。但现在很多单位不采用这样的办法了,于是只有我们自己去拜师学艺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作者简介:胡伟清(公众号:明亮课堂),笔名:古元、柯博、南湘子。喜马拉雅“胡说清谈”主播,管理学博士、经济学教授、专栏作家。毕业于于四川大学物理系、浙江大学经济系、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先后在政府部门、新闻媒体、金融机构、咨询公司任职。发表专著、论文、中短篇小说、散文、财经评论等百余万字。
版权,新.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