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午看电视,看到新闻里说,印度的学生,书包很重。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竟然背着10多斤重的书包。
就这件事儿,也能成为新闻?
在国内,这应该是见怪不怪的事情了。记得前几年的时候,很多小学,就有不少学生,拉着拉杆箱上学。书啊,本子啊,文具啊,杂七杂八的,恐怕是不止10来斤重的。
就是现在,“减负”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是孩子们的书包,仍然很重。
最近经常去的重庆主城的一个初中学校,可以看到晚自习后离校回家的孩子们,没有谁是空着手走路的。
除了书包,他们往往还有一个拉杆箱。当然,冬天来了,换洗衣服多了,也就有了厚重的行李。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2
但是,学生们的压力不轻,一定是个没有争议的话题。
有时忍不住要回忆。30多年前小学毕业后能够升到初中的比例,不到50%;再往后初中升高中,不及30%;高中考上大学的,也就20%左右。
但就是在那个竞争激烈的年代,似乎书包,也没有现在这么沉重。
那个时候,周末也要放归宿假。回到家,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作业的。
那个时候,每个学期还有农忙假。上半年用于栽秧、收玉米;下半年用于挖红苕、种油菜。
回到农村的家里,就是跟着父母起早摸黑,干农活。从没有听说过,哪家的孩子,为了学习,为了要完成作业,不干农活呆在家里专门写作业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3
很多人,习惯用一种惯性思维,将锅,甩给学校,或者老师。
似乎,就是学校在追求升学率,就是老师在当恶人。殊不知,看到学生们书包这么重,不管是老师,还是学校,脑壳同样都是大的。
事实上,不止是学生、家长、老师、学校,甚至于关系到学生的很多群体,大多都已经进入一种盲目的慌乱状态。
家长担心孩子成绩吃亏,所以不分青红皂白,听到风就是雨,凡是能够买的资料,凡是可以去补习的科目,全部一拥而上。
看到其他班级、其他学校的联考成绩,比自己带的学生高出来一点点,老师就会开始慌。调整课时,满堂灌,加大训练题量,增添假期作业……
不重视考试成绩的学校,除了幼儿园、学前班,目前来看估计是不存在的。尤其是初升高、高中毕业考大学,哪样不用分数说话?
因此看到电视上,很多校长侃侃而谈,素质教育,不增加学生学业负担,就想笑。
作为家长,本人是苦笑啊!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4
现在的学生在绝对数量上,没有了突兀增长的势头。而现在各级各类的学校数量,相比以前却多了不少,再加上,每年总有不少这样关系那样门路的家长,要把孩子送出国去。
按理说,读个高中,考个大学,对现在的学生们来说不是多大个难事。而且事实最后也会证明,总有一些孩子会上重点,另一些上非重点。
而且事实还会证明,并不是所有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就都比其他普通学校毕业的学生强。
事实更会证明,学校里学到的,多数还是书本文化。真正要和工作岗位结合紧密的,还是离开学校进入社会,学到的经验,以及自己的体悟积累。
这些道理,想必每位家长都懂啊,每位老师都知道啊。但为什么,大家还是不约而同的,用书本、作业本、补习本、资料书、参考书、试卷……使劲地把学生们一层又一层地裹起来,让他们的视力越来越差、书包越来越重?
确实搞不懂啦——老实说,这届压力最大的,恐怕就是书包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作者简介:朱芸锋,网名渝西锋光(ID:yuxifengguang)。“重庆环保形象大使”、中国名博沙龙成员、重庆首届“十佳网络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