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重庆忠县支行凌云:三年驻村扶贫路
盐龙村,位于重庆市忠县石宝镇西北部,曾是本轮脱贫攻坚中的市级贫困村。从2015年6月被邮储银行重庆忠县支行选派为驻村扶贫一线工作队员、村各级扶贫联络员,到2016年底帮助盐龙村实现整村摘帽、77户234人脱贫,再到如今担任村第一书记,带领群众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盐龙村面貌焕然一新背后,是凌云的“开路”和坚守。

邮储银行重庆忠县支行凌云:三年驻村扶贫路

来源:新华网2018-12-17

      凌云卷起裤管,右小腿上,几条深浅不一的口子清晰可见。

      这是今年8月落下的伤。

      “四好公路”,从灯塔村通往盐龙村6社,是村里计划今年启动新建的一条公路。山坡陡峭、沟壑遍地、荆棘密布,55岁的凌云冒着酷暑,勘察途中跌倒好几次,同行的村干部见状回头搀扶。

      “莫管我,看路,看路。”

      盐龙村,位于重庆市忠县石宝镇西北部,曾是本轮脱贫攻坚中的市级贫困村。从2015年6月被邮储银行重庆忠县支行选派为驻村扶贫一线工作队员、村各级扶贫联络员,到2016年底帮助盐龙村实现整村摘帽、77户234人脱贫,再到如今担任村第一书记,带领群众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盐龙村面貌焕然一新背后,是凌云的“开路”和坚守。

      “接地气”、挖“穷根”

      初来乍到,在企业多年从事党务工作的凌云对村情了解甚少。他和村干部同吃同住,每天清晨6点半起床,匆匆吃过早饭便从村委会出发。盐龙村低山深丘,村民居住分散,由于没有车辆,入户走访全靠双脚。一天下来只能走十几户,馒头、方便面是饮食日常。

      “不接地气怎么搞得好工作?”在村干部带领下,凌云花了3周时间,硬是把全村6个社518户群众走了个遍。

      透过扎实调研,凌云和村民交朋友,也渐渐梳理出制约盐龙村发展的“穷根”:地理条件差,土地贫瘠,地质灾害隐患较大;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尤其是道路交通、人畜饮水和人居环境卫生欠账较多;劳动力流失严重,因学、因病、因残致贫情况普遍。由此带来的结果是产业发展滞后,2015年,全村集体经济总量仅1.2万元。

      “驻村走访第一天,就有群众向我反映吃水困难。”6社贫困户元大社告诉凌云,他们常年靠挖井打水喝,到了旱季则只能到距离10公里外的场镇挑水。

      得知情况后,凌云一面四处寻找水源,一面寻求县级支持。一周后,镇里派人新建了饮水池,初步解决了6社群众“水荒”。截至目前,全村已修建饮水池7口蓄水量600米立方米的饮水池,铺设饮水管道9000米,整治山坪塘20口,人畜饮水和农作物灌溉得到有效保障。 眼下,依托村内2座小型水库的取水工程正在加紧施工,2019年春节前,盐龙村将实现自来水户户通。

      除了坚持每天零距离关注贫困户的生产生活,获取第一手信息,组织召开院坝会宣讲扶贫政策、倾听群众意见,也成为凌云为盐龙村制定脱贫措施的重要依据。这其中,就包括改善出行条件的呼声:原来,村里大都是泥泞山路,总长12.6公里的村级公路已建成20年,路况较差,损坏严重。

      要脱贫,交通是基础。收到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情况汇报后,县相关部门启动项目审批,派出专人进村测绘。施工期间,为防止道路“缩水”,凌云和干部们带上技术人员,轮流到现场蹲点监督工程质量,受到感召,不少村民也自发到现场共把质量关。

      3年多来,盐龙村先后整合各级各类资金2000余万元开展道路建设,不仅有宽1.2米、厚0.1米、总长22公里的人行便道通达每户群众院坝,还新建柏油路、水泥路各1公里,加宽、硬化公路18公里。

      “金融+产业”的脱贫路径

      “每月、每逢节日或农忙时,他都要来我家帮忙,还自掏腰包买米买油。”吴会华感叹道,“凌书记真把我家的事当作他自己的事。”

      这位盐龙村“闻名”的贫困户,近年靠发展畜禽养殖,成了石宝镇脱贫示范户、文明卫生户,2017年收入近10万元。

      要脱贫,产业是关键。在解决资金问题上,凌云的思路是充分发挥“先天优势”。一方面,他号召邮储银行重庆忠县支行全行干部职工开展爱心扶贫捐款,累计为村集体筹资11900元;另一方面,凌云多次组织业务部门,进村上门宣讲金融扶贫知识,帮助贫困户了解信贷政策,并根据各户实际家庭状况,精准研究发展产业的时序、类别和手段。

      吴会华右手两根手指此前在外务工时被截断,2014年无奈返乡,家里6口人全指望他养活,特别患矽肺病的父亲和2个孩子学费是沉重的负担。

      在凌云帮助帮下,吴会华申请了1.5万元的小额贷款,靠着这笔钱买了100只鸭苗。他还告诉吴会华,2020年前,每户贫困户每年可通过邮储银行享受5万元的扶贫贷款,并由县级财政全额贴息。

      本钱有了,信心也有了。从建房舍、修管道,到买饲料、切猪草,再到邀请畜牧防疫站上门技术指导、寻找销路,凌云只要有空就上吴会华家帮忙,30多头猪的养殖场渐渐搞了起来,加上100只鸭、100只鸡和7亩玉米,仅今年上半年就收入4万多元。

      据统计,盐龙村现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培育种养大户16户,还流转土地发展集中起250亩花椒和200亩中药材,农民不但能在基地务工,还有土地分红——既为返乡劳动力创造了就业机会,更为常年留守的老弱病残者提供了生活保障。201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7000多元,实现了产业从无到有的蜕变。

      如今的盐龙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通电率100%,电视入户率98%,通讯覆盖率9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均达98%,学龄儿童全部入学,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篮球场,互助社、农家书屋、村卫生室、农资超市、通讯、银行、电商服务站等一应俱全,生活垃圾“村收集”亦实现全覆盖。3年多来,邮储银行驻盐龙村驻村工作队的扶贫成效,得到了各级各部门和全村干部群众的高度评价。

      “不仅仅是最后2户5人”

      凌云的笔记本写满了扶贫工作日志:完善村两委日常工作制度、贫困户精准识别、办公设施维护、承包土地确权勘界、庭前院后清洁卫生、农村房屋修缮、矛盾调解……一件件“小事”都标记符号,哪些要形成报告协调上级解决,哪些由村两委重点办理,哪些需要常态跟踪,自己从中如何发挥作用。

      今年无新增识别贫困户似乎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凌书记”却来不及松口气、歇歇脚。

      “其实,2016年底实现整村脱贫后,我们的基础并不牢靠,返贫现象时有发生,目前全村尚有2户5人要在明年内脱贫,还要确保已脱贫群众持续增收,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

      全村劳动力仍不稳定,无疑增加了各户发展产业的操作难度;地质结构容易发生山体滑坡等灾害,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农村道路管养带来威胁,若实施搬迁,全村甚至找不到合适的村民集中安置点;受地理条件限制,大规模土地整治和流转,发展规模农业也是问题……

      “3年多来,我几乎脱离了以往的生活,却和这片土地结下了难舍的深厚情谊。”凌云当过兵,在他心中,除了县城的家和军营,盐龙村就是第三故乡。

      每到夜深人静,山风吹拂,凌云都会想起家中85岁的老母亲,和3个弟弟也是聚少离多。

      特别是今年担任村第一书记后,他感到自己的担子更重了,但无论再困难都要坚持下去,继续和全村1600多名群众站在一起,干在一起,接下来还有很多事要做。

      “我还有4年就要退休了。作为一名党员,在这个时代能够亲身参与扶贫、见证脱贫,是一生的光荣。”凌云说。(邵以南 刘学)

分享
新浪微博

邮储银行重庆忠县支行凌云:三年驻村扶贫路

2018-12-17 14:04:10 来源:

      凌云卷起裤管,右小腿上,几条深浅不一的口子清晰可见。

      这是今年8月落下的伤。

      “四好公路”,从灯塔村通往盐龙村6社,是村里计划今年启动新建的一条公路。山坡陡峭、沟壑遍地、荆棘密布,55岁的凌云冒着酷暑,勘察途中跌倒好几次,同行的村干部见状回头搀扶。

      “莫管我,看路,看路。”

      盐龙村,位于重庆市忠县石宝镇西北部,曾是本轮脱贫攻坚中的市级贫困村。从2015年6月被邮储银行重庆忠县支行选派为驻村扶贫一线工作队员、村各级扶贫联络员,到2016年底帮助盐龙村实现整村摘帽、77户234人脱贫,再到如今担任村第一书记,带领群众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盐龙村面貌焕然一新背后,是凌云的“开路”和坚守。

      “接地气”、挖“穷根”

      初来乍到,在企业多年从事党务工作的凌云对村情了解甚少。他和村干部同吃同住,每天清晨6点半起床,匆匆吃过早饭便从村委会出发。盐龙村低山深丘,村民居住分散,由于没有车辆,入户走访全靠双脚。一天下来只能走十几户,馒头、方便面是饮食日常。

      “不接地气怎么搞得好工作?”在村干部带领下,凌云花了3周时间,硬是把全村6个社518户群众走了个遍。

      透过扎实调研,凌云和村民交朋友,也渐渐梳理出制约盐龙村发展的“穷根”:地理条件差,土地贫瘠,地质灾害隐患较大;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尤其是道路交通、人畜饮水和人居环境卫生欠账较多;劳动力流失严重,因学、因病、因残致贫情况普遍。由此带来的结果是产业发展滞后,2015年,全村集体经济总量仅1.2万元。

      “驻村走访第一天,就有群众向我反映吃水困难。”6社贫困户元大社告诉凌云,他们常年靠挖井打水喝,到了旱季则只能到距离10公里外的场镇挑水。

      得知情况后,凌云一面四处寻找水源,一面寻求县级支持。一周后,镇里派人新建了饮水池,初步解决了6社群众“水荒”。截至目前,全村已修建饮水池7口蓄水量600米立方米的饮水池,铺设饮水管道9000米,整治山坪塘20口,人畜饮水和农作物灌溉得到有效保障。 眼下,依托村内2座小型水库的取水工程正在加紧施工,2019年春节前,盐龙村将实现自来水户户通。

      除了坚持每天零距离关注贫困户的生产生活,获取第一手信息,组织召开院坝会宣讲扶贫政策、倾听群众意见,也成为凌云为盐龙村制定脱贫措施的重要依据。这其中,就包括改善出行条件的呼声:原来,村里大都是泥泞山路,总长12.6公里的村级公路已建成20年,路况较差,损坏严重。

      要脱贫,交通是基础。收到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情况汇报后,县相关部门启动项目审批,派出专人进村测绘。施工期间,为防止道路“缩水”,凌云和干部们带上技术人员,轮流到现场蹲点监督工程质量,受到感召,不少村民也自发到现场共把质量关。

      3年多来,盐龙村先后整合各级各类资金2000余万元开展道路建设,不仅有宽1.2米、厚0.1米、总长22公里的人行便道通达每户群众院坝,还新建柏油路、水泥路各1公里,加宽、硬化公路18公里。

      “金融+产业”的脱贫路径

      “每月、每逢节日或农忙时,他都要来我家帮忙,还自掏腰包买米买油。”吴会华感叹道,“凌书记真把我家的事当作他自己的事。”

      这位盐龙村“闻名”的贫困户,近年靠发展畜禽养殖,成了石宝镇脱贫示范户、文明卫生户,2017年收入近10万元。

      要脱贫,产业是关键。在解决资金问题上,凌云的思路是充分发挥“先天优势”。一方面,他号召邮储银行重庆忠县支行全行干部职工开展爱心扶贫捐款,累计为村集体筹资11900元;另一方面,凌云多次组织业务部门,进村上门宣讲金融扶贫知识,帮助贫困户了解信贷政策,并根据各户实际家庭状况,精准研究发展产业的时序、类别和手段。

      吴会华右手两根手指此前在外务工时被截断,2014年无奈返乡,家里6口人全指望他养活,特别患矽肺病的父亲和2个孩子学费是沉重的负担。

      在凌云帮助帮下,吴会华申请了1.5万元的小额贷款,靠着这笔钱买了100只鸭苗。他还告诉吴会华,2020年前,每户贫困户每年可通过邮储银行享受5万元的扶贫贷款,并由县级财政全额贴息。

      本钱有了,信心也有了。从建房舍、修管道,到买饲料、切猪草,再到邀请畜牧防疫站上门技术指导、寻找销路,凌云只要有空就上吴会华家帮忙,30多头猪的养殖场渐渐搞了起来,加上100只鸭、100只鸡和7亩玉米,仅今年上半年就收入4万多元。

      据统计,盐龙村现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培育种养大户16户,还流转土地发展集中起250亩花椒和200亩中药材,农民不但能在基地务工,还有土地分红——既为返乡劳动力创造了就业机会,更为常年留守的老弱病残者提供了生活保障。201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7000多元,实现了产业从无到有的蜕变。

      如今的盐龙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通电率100%,电视入户率98%,通讯覆盖率9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均达98%,学龄儿童全部入学,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篮球场,互助社、农家书屋、村卫生室、农资超市、通讯、银行、电商服务站等一应俱全,生活垃圾“村收集”亦实现全覆盖。3年多来,邮储银行驻盐龙村驻村工作队的扶贫成效,得到了各级各部门和全村干部群众的高度评价。

      “不仅仅是最后2户5人”

      凌云的笔记本写满了扶贫工作日志:完善村两委日常工作制度、贫困户精准识别、办公设施维护、承包土地确权勘界、庭前院后清洁卫生、农村房屋修缮、矛盾调解……一件件“小事”都标记符号,哪些要形成报告协调上级解决,哪些由村两委重点办理,哪些需要常态跟踪,自己从中如何发挥作用。

      今年无新增识别贫困户似乎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凌书记”却来不及松口气、歇歇脚。

      “其实,2016年底实现整村脱贫后,我们的基础并不牢靠,返贫现象时有发生,目前全村尚有2户5人要在明年内脱贫,还要确保已脱贫群众持续增收,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

      全村劳动力仍不稳定,无疑增加了各户发展产业的操作难度;地质结构容易发生山体滑坡等灾害,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农村道路管养带来威胁,若实施搬迁,全村甚至找不到合适的村民集中安置点;受地理条件限制,大规模土地整治和流转,发展规模农业也是问题……

      “3年多来,我几乎脱离了以往的生活,却和这片土地结下了难舍的深厚情谊。”凌云当过兵,在他心中,除了县城的家和军营,盐龙村就是第三故乡。

      每到夜深人静,山风吹拂,凌云都会想起家中85岁的老母亲,和3个弟弟也是聚少离多。

      特别是今年担任村第一书记后,他感到自己的担子更重了,但无论再困难都要坚持下去,继续和全村1600多名群众站在一起,干在一起,接下来还有很多事要做。

      “我还有4年就要退休了。作为一名党员,在这个时代能够亲身参与扶贫、见证脱贫,是一生的光荣。”凌云说。(邵以南 刘学)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善娜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