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一位多年不见的朋友一起聊天。我们年龄相仿,都是还有几年就要退休的人了。到了这个年龄,虽不敢说如孔子那样地“五十而知天命”,但冷静地分析自己走过的路还是可以的。不约而同地,我们都说到一个共同的话题,那就是效率与成就的关系。
我应该算是比较了解他的人了,知道他办事风风火火,是个急性子,办事效率很高。站在社会通常意义上来说,我觉得他还是很有成就的,目前是某大公司的董事长。但他一直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成就,因为他年轻时候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教授,像他的老师那样,学贯中西,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
我今天倒不是要说他,而是想说说一类现象:那就是为什么有效率的人没有成就?因为这样的人,我认识不少。
效率,我指的是办一件事的速度和效果。一件事,当然也不是指的人生事业那样的大事,而是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的小事。
而成就,无疑是从整个人生的角度来看的。
这就引出了问题,甚至是答案:那就是短期的效率如何与长期的成就相一致。
首先要说的一点是,没有效率,肯定是不可能有大的成就的。别人一天完成的任务,你要一周才能完成,很难说你能够取得多大的成就,至少第一获得成功的时间比别人晚,第二取得的成就可能比别人低。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但有了效率,也不一定就能够获得成就。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前后目标不一致。你前面做的事是A,后面做的事是B、C……,前后之间没有多少关联。人家做的事是A1、A2、A3……,彼此是联系的,而且,A2是A1的继续,A3是A2的继续,就像写论文,后一篇论文解决的是前一篇论文没有解决的问题。
如果要举例,驾驶里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到目前为止,我开车将近40万公里了,换句话说,我差不多已经围绕地球10圈了。如果我说已经围绕地球开了10圈,你会是什么感觉?但我没有围绕地球10圈,而是在家和各种各样的目的地之间往返。
第二,不会放弃和拒绝。每天我们都会面临很多的事,有的事是我们必须做的,有的事是可做可不做的,有的事是完全没有必要做的。但我们往往什么事都在做。这首先与我们目标不明确有关,因为目标不明确,我们就很难清洗地判断哪些事必须做、哪些事不需要做;其次与我们的目标不坚定有关,虽然有目标,但连自己也不自信这个目标是否正确,自己能否实现,于是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心想,也许做了另外的事更好呢?第三与我们的面子有关,总觉得拒绝别人是错误的,放弃自己能够做的事是错误的。殊不知我们一生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必须取舍。
图片来源:东方IC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作者简介:胡伟清(公众号:明亮课堂),笔名:古元、柯博、南湘子。喜马拉雅“胡说清谈”主播,管理学博士、经济学教授、专栏作家。毕业于于四川大学物理系、浙江大学经济系、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先后在政府部门、新闻媒体、金融机构、咨询公司任职。发表专著、论文、中短篇小说、散文、财经评论等百余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