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度责任心拦截电信诈骗 帮助市民提升防骗能力——浦发银行重庆分行用实际行动保护消费者权益
为进一步增强金融消费者的风险识别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和责任承担意识,构建和谐金融环境,浦发银行重庆分行按照人行重庆营管部、重庆银保监局及总行要求,启动了2019年“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及“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活动。

以高度责任心拦截电信诈骗 帮助市民提升防骗能力——浦发银行重庆分行用实际行动保护消费者权益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03-15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15日11时讯(陈善娜)为进一步增强金融消费者的风险识别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和责任承担意识,构建和谐金融环境,浦发银行重庆分行按照人行重庆营管部、重庆银保监局及总行要求,启动了2019年“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及“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活动。

浦发银行金融知识宣传活动启动 浦发银行供图 华龙网发

宣传活动以 “权利·责任·风险”、“以消费者为中心优化服务”为主题,向广大金融消费者普及金融知识,介绍电信诈骗的典型案例,帮助消费者提升防骗能力。

护好市民的“钱袋子”,为市民的财产安全“保驾护航”,既是切实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具体举措,也是用行动诠释银行业的社会责任。

柜员向消费者普及金融知识 浦发银行供图 华龙网发

案例一:

以高度责任心堵截电信诈骗  

保住老年客户“养老钱”

生活中难免有人会遇到诈骗,在汇款这个最后“关卡”时,碰上有高度责任感的银行及员工,往往能够避免受骗保住财产。

浦发银行重庆分行就是以高度责任心,多次拦截各种诈骗,为市民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先举一个老年客户的例子吧。一位75岁老人到浦发银行重庆北城天街支行办理汇款,要求将未到期定期全部转活期并汇出,共10.9万元。

这引起了经办柜员的重视,她一再提醒婆婆“未到期支取只能按活期计息”,但婆婆坚持说有急用。柜员接过汇款单后,暗暗查询了收款人信息,对方是一名20多岁的河南人。一位75岁老人为什么要把卡上所有存款汇给一个20多岁的外地人?这让柜员更加警觉。柜员又问汇款用途,婆婆说是“借给他的。”工作人员通过查询,发现收款方有多笔金额为1元或者2元的进出,符合反洗钱规定中关于小额多次的可疑交易特点,其中有两次2000多和2万的金额是他人汇入后马上通过网银汇出的。

工作人员耐心与婆婆坐下交流,介绍诈骗的各种手法,包括自称是法院、检察院等机关工作人员要冻结账户时,婆婆脸色一下变了,原来她就是接到这种电话,为了证明自己清白才把钱转过去的。

婆婆说,在到浦发银行前就已把其他银行的13万元存款全部转过去了。为了帮婆婆追回在他行已汇出的13万元,支行营业部经理陪婆婆去其他银行查询并报警。

婆婆离开时连声道谢:“你们太负责了,帮我保住了养老钱,真是太感谢了!”

案例二:

敏锐专业捕捉疑点

把客户拉出“投资”陷阱

除了冒充公检法人员,“投资”也是诈骗嫌疑人惯用的手法。这也没能逃过浦发银行员工的火眼金睛。

还是来看看实实在地的案例吧。一天中午,客户陈先生到浦发银行重庆时代天街支行要求办理10万元汇款。柜员发现收款人为“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而汇款用途为“投资款”。感觉有疑点的柜员就向客户询问汇款用途。此时,与陈先生同行的两名男子要求柜员马上办理,不需要问用途。

这一异常情况引起了工作人员警觉,要求同行男子回避后,经仔细询问,了解到客户是分红型保险到期后,保险员告知保险公司一下属分公司有高额理财产品,年息14%。工作人员随后在系统中查询“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资金流向,发现该公司从2月开始,陆续收到从重庆、成都、北京等地的个人汇款,用途均为“投资款”,之后又将款项统一汇入其法人个人银行卡。

浦发银行员工细心向客户讲解了电信诈骗的危害及各类案例。客户打消了汇款念头,临走时连声称赞浦发银行人员的高度责任心。

案例三:

火眼金睛识破新型境外诈骗

帮助客户追回跨境汇款

日前,一客户在浦发银行重庆西永支行网银体验机上自助购汇并汇出1595美元,工作人员询问用途时,该客户说是“国外的表姐帮买了东西。”下午,该客户又到银行,说“表姐夫说信息填错了,需要重新汇款。”柜员在解释退汇流程时,再次询问汇款用途,客户又说是快递费用,立即引起柜员警觉。柜员继续询问快递费为何这么贵?客户说是清关费。

柜员进一步询问,客户才说出实话:其实表姐两年前已去世,是“表姐夫”在微信上说,寄回了表姐遗物,价值超过10万美元,过海关需交增值税。听到这里,银行员工更肯定这是电信诈骗,立即协助客户致电西联汇款上海客服中心,西联工作人员对此笔汇款办理了退回。看到钱失而复得,客户感慨地说:“如果不是你们细心负责,钱肯定回不来了。你们的服务让我太感动了!”

上述案例只是浦发银行积极拦截诈骗、保护客户资金安全的“缩影”。浦发银行重庆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浦发银行始终将客户利益放在首位,积极践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为营造和谐稳定的金融环境“添砖加瓦”。

浦发银行“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温馨提示:

1、不要相信来历不明的短信和电话内容。诈骗嫌疑人冒充公、检、法、司、社保等国家工作人员,要求受害人将资金转入指定账户,切莫相信。

2、不要因贪图利益而受诱惑。各种高回报的“投资”,或者看似“无门槛”的贷款,往往暗藏“陷阱”。诈骗嫌疑人采取网络钓鱼手段,发布超低价火车票、飞机票等信息,引诱市民网上购买,然后利用虚假网络支付平台划转市民账户资金。

3、保护好个人信息及电话资料,不要让诈骗嫌疑人“钻空子”。

4、不要受他人引导在ATM机上进行任何操作。诈骗嫌疑人常常冒充税务人员,以退房契税、车辆购置税为由,让受害人在ATM机利用转账操作退税。实际上是利用英文操作界面将受害人账户内的资金骗走。

5、不要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有些链接带木马或病毒,盗取市民个人信息和视频片段,然后冒充市民向网络好友借钱。近期冒充国外留学人员,诈骗国内亲友的案例时有发生。

6、不要轻信“天上掉馅饼”。诈骗嫌疑人往往利用博客、论坛、游戏、QQ、邮箱等网络空间发布虚假中奖信息,然后以交纳税金、手续费等借口诈骗。

7、接到来历不明的电话或短信,请向公安机关110指挥中心咨询。  

分享
新浪微博

以高度责任心拦截电信诈骗 帮助市民提升防骗能力——浦发银行重庆分行用实际行动保护消费者权益

2019-03-15 11:16:14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15日11时讯(陈善娜)为进一步增强金融消费者的风险识别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和责任承担意识,构建和谐金融环境,浦发银行重庆分行按照人行重庆营管部、重庆银保监局及总行要求,启动了2019年“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及“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活动。

浦发银行金融知识宣传活动启动 浦发银行供图 华龙网发

宣传活动以 “权利·责任·风险”、“以消费者为中心优化服务”为主题,向广大金融消费者普及金融知识,介绍电信诈骗的典型案例,帮助消费者提升防骗能力。

护好市民的“钱袋子”,为市民的财产安全“保驾护航”,既是切实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具体举措,也是用行动诠释银行业的社会责任。

柜员向消费者普及金融知识 浦发银行供图 华龙网发

案例一:

以高度责任心堵截电信诈骗  

保住老年客户“养老钱”

生活中难免有人会遇到诈骗,在汇款这个最后“关卡”时,碰上有高度责任感的银行及员工,往往能够避免受骗保住财产。

浦发银行重庆分行就是以高度责任心,多次拦截各种诈骗,为市民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先举一个老年客户的例子吧。一位75岁老人到浦发银行重庆北城天街支行办理汇款,要求将未到期定期全部转活期并汇出,共10.9万元。

这引起了经办柜员的重视,她一再提醒婆婆“未到期支取只能按活期计息”,但婆婆坚持说有急用。柜员接过汇款单后,暗暗查询了收款人信息,对方是一名20多岁的河南人。一位75岁老人为什么要把卡上所有存款汇给一个20多岁的外地人?这让柜员更加警觉。柜员又问汇款用途,婆婆说是“借给他的。”工作人员通过查询,发现收款方有多笔金额为1元或者2元的进出,符合反洗钱规定中关于小额多次的可疑交易特点,其中有两次2000多和2万的金额是他人汇入后马上通过网银汇出的。

工作人员耐心与婆婆坐下交流,介绍诈骗的各种手法,包括自称是法院、检察院等机关工作人员要冻结账户时,婆婆脸色一下变了,原来她就是接到这种电话,为了证明自己清白才把钱转过去的。

婆婆说,在到浦发银行前就已把其他银行的13万元存款全部转过去了。为了帮婆婆追回在他行已汇出的13万元,支行营业部经理陪婆婆去其他银行查询并报警。

婆婆离开时连声道谢:“你们太负责了,帮我保住了养老钱,真是太感谢了!”

案例二:

敏锐专业捕捉疑点

把客户拉出“投资”陷阱

除了冒充公检法人员,“投资”也是诈骗嫌疑人惯用的手法。这也没能逃过浦发银行员工的火眼金睛。

还是来看看实实在地的案例吧。一天中午,客户陈先生到浦发银行重庆时代天街支行要求办理10万元汇款。柜员发现收款人为“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而汇款用途为“投资款”。感觉有疑点的柜员就向客户询问汇款用途。此时,与陈先生同行的两名男子要求柜员马上办理,不需要问用途。

这一异常情况引起了工作人员警觉,要求同行男子回避后,经仔细询问,了解到客户是分红型保险到期后,保险员告知保险公司一下属分公司有高额理财产品,年息14%。工作人员随后在系统中查询“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资金流向,发现该公司从2月开始,陆续收到从重庆、成都、北京等地的个人汇款,用途均为“投资款”,之后又将款项统一汇入其法人个人银行卡。

浦发银行员工细心向客户讲解了电信诈骗的危害及各类案例。客户打消了汇款念头,临走时连声称赞浦发银行人员的高度责任心。

案例三:

火眼金睛识破新型境外诈骗

帮助客户追回跨境汇款

日前,一客户在浦发银行重庆西永支行网银体验机上自助购汇并汇出1595美元,工作人员询问用途时,该客户说是“国外的表姐帮买了东西。”下午,该客户又到银行,说“表姐夫说信息填错了,需要重新汇款。”柜员在解释退汇流程时,再次询问汇款用途,客户又说是快递费用,立即引起柜员警觉。柜员继续询问快递费为何这么贵?客户说是清关费。

柜员进一步询问,客户才说出实话:其实表姐两年前已去世,是“表姐夫”在微信上说,寄回了表姐遗物,价值超过10万美元,过海关需交增值税。听到这里,银行员工更肯定这是电信诈骗,立即协助客户致电西联汇款上海客服中心,西联工作人员对此笔汇款办理了退回。看到钱失而复得,客户感慨地说:“如果不是你们细心负责,钱肯定回不来了。你们的服务让我太感动了!”

上述案例只是浦发银行积极拦截诈骗、保护客户资金安全的“缩影”。浦发银行重庆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浦发银行始终将客户利益放在首位,积极践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为营造和谐稳定的金融环境“添砖加瓦”。

浦发银行“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温馨提示:

1、不要相信来历不明的短信和电话内容。诈骗嫌疑人冒充公、检、法、司、社保等国家工作人员,要求受害人将资金转入指定账户,切莫相信。

2、不要因贪图利益而受诱惑。各种高回报的“投资”,或者看似“无门槛”的贷款,往往暗藏“陷阱”。诈骗嫌疑人采取网络钓鱼手段,发布超低价火车票、飞机票等信息,引诱市民网上购买,然后利用虚假网络支付平台划转市民账户资金。

3、保护好个人信息及电话资料,不要让诈骗嫌疑人“钻空子”。

4、不要受他人引导在ATM机上进行任何操作。诈骗嫌疑人常常冒充税务人员,以退房契税、车辆购置税为由,让受害人在ATM机利用转账操作退税。实际上是利用英文操作界面将受害人账户内的资金骗走。

5、不要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有些链接带木马或病毒,盗取市民个人信息和视频片段,然后冒充市民向网络好友借钱。近期冒充国外留学人员,诈骗国内亲友的案例时有发生。

6、不要轻信“天上掉馅饼”。诈骗嫌疑人往往利用博客、论坛、游戏、QQ、邮箱等网络空间发布虚假中奖信息,然后以交纳税金、手续费等借口诈骗。

7、接到来历不明的电话或短信,请向公安机关110指挥中心咨询。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善娜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