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舵把子”,重庆“船王”的求索航程——央视纪录片《城门几丈高》系列影评第四弹
9月5日播出的《城门几丈高》,大伙儿都看了没?
这部讲述咱们重庆故事的五集纪录片正在央视9套纪录频道黄金档热播。播出的是第四集——《舵把子》。
“舵把子”,即“掌舵人”。这里所指的就是重庆大名鼎鼎的爱国实业家、民生轮船公司“掌舵人”——卢作孚。
卢作孚身材清瘦,总是剃着精神的板寸平头,说话斯文,谈吐举止颇有绅士风度。
就是在这样一位斯文绅士的胸膛里,始终跳动着一颗无比炽热的爱国心。
作为中国同盟会会员,卢作孚曾投身革命救国的伟大事业。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川江航运持续升温,卢作孚又创立民生轮船公司,开始探索实业救国的道路。
通过航运业淘到“第一桶金”之后,卢作孚从朝天门坐船来到上海。
在上海,和教育家黄炎培一席长谈,让卢作孚意识到教育对于促民智、振民心、聚民力的重要意义。
于是,他回到重庆之后,开始探索“教育救国”的道路。历经波折,他最终将目光锁定在广袤的乡村——无论国土面积还是人口都占全国大多数的乡村,就是当时中国的缩影。
经过仔细挑选,卢作孚决定启动一场建设现代化乡村的社会实验。
而他所选择的实验场,就是北碚。
在北碚,卢作孚开辟乡村建设实验区,依托民生公司、北碚航运管理机构峡防局和实验场,提出了“三足鼎立”建设现代乡村的模式,整合各方政策、资金、人力资源,启动了这场著名的社会改革试验。
在北碚,卢作孚在国际友人守尔慈帮助下,修建了四川第一条铁路“北川铁路”。在后来的抗日战争中,这条铁路所运载的煤炭,撑起了陪都重庆能源供应的半壁江山。
他在北碚建设了现代城镇的样本,让北碚成为重庆的“小上海”。
他又动员建立了峡防局少年义勇队,作为维持社会治安的新军。
他兴办教育、推动科研、改进公共卫生服务……在北碚建立了一整套现代公共服务体系。
北碚建设风生水起之际,一个噩耗却突然传来——
“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随着东部国土渐次沦陷,陪都重庆成为中国抗战的大本营。
然而,在向重庆撤退的过程中,大量人员和重要物资聚集在入川门户——湖北宜昌。
如果不能尽快撤入陪都,这些人员和物资就可能沦入敌手!
千钧一发之际,时任交通部次长的卢作孚临危受命,带领民生轮船公司和无数军民立即行动起来,发动了史诗般的宜昌大撤退。
这是一场被称作“中国敦刻尔克大撤退”的行动——在短短40余天内,3万多人员和9万多吨重要物资成功撤到重庆,为中国抗战保存了实力。
纵观卢作孚的一生,先后进行了革命救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等一系列努力,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一条求索救国道路的光辉航迹。
…………
时光荏苒,“舵把子”卢作孚的故事,也已经成为重庆人矢志报国的代表和传奇。
看了这期影评,想必大伙已经感受到这部纪录片的魅力了吧!
今天20:05,请打开电视,在央视9套纪录频道收看《城门几丈高》的最后一集——《龙门阵》吧!
文/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陈发源 陆睿
往期推荐:
穿过“朝天门”,你就穿越了百年光阴——央视纪录片《城门几丈高》系列影评第一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