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摆“龙门阵”, 烽火陪都的涅槃之路——央视纪录片《城门几丈高》系列影评第五弹
龙门阵,意思是两三人聚在一起谈天说地。
闲暇时,重庆人最爱的就是三五好友聚到一起,“摆龙门阵”。
在9月6日晚,央视热播纪录片《城门几丈高》播出了最后一集——《龙门阵》。
这一集讲述的是抗战时期,五湖四海的人相聚在重庆,共同经历磨难,并肩奋起抗争,在重庆摆出了一台史诗级的“龙门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三座象征着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精神的城市巍然屹立。
他们分别是英国首都伦敦、前苏联首都莫斯科和中国战时首都重庆。
1937年,在日寇的步步紧逼下,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开始向陪都重庆聚集。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参事的陈克文就是其中一员。
在这里,陈克文见证了重庆在日军惨无人道的轰炸中愈炸愈强、直到“涅槃”重生的悲壮岁月。
成为战时首都后不久,重庆人口迅速从47万增长到100多万。这座小城在一夜之间成为了中国的心脏。面对突然压在肩上的家国使命,重庆一开始毫无准备,在物质供应、城市空间使用等诸多方面都无法与陪都的功能接轨。
刚到重庆时,陈克文在日记中写道:“重庆是怎样的一个地方?现在还没有清楚的概念。(从)朋友谈话中知道,第一是交通困难……其次便是没有房子可住。”
人口的大量涌入,导致重庆房源紧张,房价一路攀升,迁移至重庆的人无房可租成为常态。
怎么办?
大多数人选择住进“国难房”。
这种房子由竹子搭成、黄泥涂砌、野草铺顶,极其简陋。作家张恨水一家就曾住过“国难房”。
一时间,大片简易居所横空出世,房屋密度增高,从江边沿着斜坡向上延伸,给当时已有“小上海”之称的重庆,披上了一件突兀而寒酸的外衣。
这样的房屋,抵挡不住日军的轰炸。
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日军对重庆进行了持续高密度的无差别轰炸。每次轰炸后,街道火光遍地,房屋在燃烧,人们在恸哭。飒飒的风吹过,似乎是这座城市的悲痛而又饱含不屈的呼号。
灭火需要大量的水,但守着长江、嘉陵江的重庆,却无水抽水灭火。因为在1932年重庆自来水厂开始供水之前,人们大多是从江中用人力汲水。
在重庆大学的防空洞里,画家徐悲鸿曾画下《巴人汲水图》。他在画上题诗道:“忍看巴人惯挑担,汲登百丈路迢迢;盘中粒粒皆辛苦,辛苦还添血汗熬。”
为此,重庆决定开辟火巷,用宽大的马路将房屋隔开。
于此同时,在重庆的地层深处,还有着另一个庞大世界——防空洞。
在今天和平的天空下,重庆的防空洞已成为市民避暑纳凉的所在。
但在抗战时期,它是用来躲避空袭、拯救生命的庇护所。
每到警报响起,人们就涌进防空洞,日常生活也随之从地上转移到地下。在这里,人们可以摆龙门阵、打牌、织布。
1940年,作家林语堂的长女、17岁的林如斯来到战乱中重庆。在北碚黑暗的防空洞里,她却寻找到了力量和希望的光芒:“知道这么多同胞和我同在,我感到坚定和快乐……在黑暗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道光。”
据1943年11月的统计,彼时的重庆共有防空工事1823个,可容纳44.5万人——这就意味着,防空洞只能庇护少数人。
除了开辟火巷、修防空洞,国民政府开始以城区为中心,引导人口向四周扩散,相继设置了江北、巴县、合川、璧山、綦江等地作为疏散区。
在这样不断的抗争中,重庆在疯狂的轰炸下、在炽热的战火中、在溢满两江的血泪里岿然不动。
1945年8月10日,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
人们沸腾了,鞭炮四起,彻夜不眠。
那一刻,重庆作为战时首都的使命圆满结束。随后的2年里,27万人陆续离开重庆,这台100多万人参加的“龙门阵”也进入了尾声。
1946年10月,陈克文一家人返回南京。离渝那一刻,他很不舍——不舍离开这座与之并肩奋战的城市。
战争,可以摧毁人的肉体,但无法征服人的精神。那些曾在重庆生活了8年的人们,深深地改变了这座城市。
8年来,重庆每次遭受重创后都能迅速重生,在残酷的战争考验下始终屹立不倒。生活和坚守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愈炸愈强”,什么是“不屈不挠”。
直到今天,这样的品质依旧在影响着这座城市。
好啦,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策划的《城门几丈高》系列影评到此结束。在过去的五天里,希望影评里的文字和影像,可以帮助各位看官更好地欣赏这部优秀纪录片,也希望能够让人们更加了解重庆的文化以及其形成的过往。
因为回望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去往未来。
文/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吴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