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防控 众志成城·重庆文艺战“疫”系列报道】笔尖生情 汇聚战“疫”力量·重庆作家在行动(三十)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18日7时讯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战斗中,重庆本土作家们虽然身“宅”在家,心却始终牵挂着前线。他们以笔为枪、著文为戈,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投入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在市委宣传部指导下,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和重庆文艺网持续推出相关作品展示。
今天,就让小编和大家一起,来看看重庆作家们如何以笔为枪、汇聚战“疫”力量——
支援湖北医疗队男护士李伟的心愿
文/冯琳
今天是李伟随医疗队到武汉的第二十七天,他刚从泰康同济肺炎专科医院下班回到驻地。今天的月亮比前几天都要圆,风从汉口吹过来,也没有往常冷了,他在风中闻到了迎春花和樱花的气息。星光下,李伟感受到了寂静的武汉,有一种向上的力量。它空寂,但不颓废。珞珈山醒着,披了一层新装。城市很安静,可以听见草里的虫鸣,还有路边的石楠花爆浆的声音。汉口的风,像水一样宽阔,自由而舒缓——大地上的生灵顺应着自然的节拍,在歌唱,在生长。
李伟是武汉泰康同济肺炎专科医院感染二科的一名男护士,这是他第二次出征了。第一次是在2019年7月,他随医院卫生列车赴老挝援助。这一次是2月13日,他随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从重庆出发。他出发的时候,妻子怀孕已三个月了。
今年一月,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肆虐华夏大地,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作为医务工作者,李伟和他的同事们纷纷写下请战书,驰援武汉。当护士的妻子小花,虽然自己在孕期很需要丈夫照顾,但国难当头,小花很支持丈夫的选择,她为有家国情怀的丈夫而骄傲。
第一天在感染二科下班后,李伟在微信上轻松地对妻子说自己在这里一点也不苦,甚至对妻子开玩笑,还想穿着防护服做一台手术!可是话虽这么说,怎么会不苦呢?他们戴的护目镜就像是紧箍咒,还是一直被师傅念叨的那种,穿着防护服就像是蒸“移动桑拿”,他的风趣幽默,是不想让妻子对他过度的担心。
在武汉快一个月了,李伟说,支援湖北的经历让他终身难忘,对万事万物更加热爱,心生的慈悲与爱心让自己更加敬畏生命了。而武汉人的温暖、善良、达观和开阔,让他非常感动。8床的张爷爷,平时虽不爱说话,却是个非常细心的人,他从防护服上,悄悄记住了每一个医务人员的名字。他是一个诗人,夜深人静的时候,张爷爷为医护人员写了一首藏头诗,李伟的名字也被写进了诗里,——李十八子众人抬,伟业兴邦军医大;护国安全援武汉,士剑一把斩病魔。
有一天下午,李伟去给张爷爷拔完针后,收输液器时,一不小心把张爷爷床头柜上的一次性水杯打翻,湿了一地。“对不起,张爷爷,我去拿拖把来拖一下,我来收拾。”李伟见状,一边道歉,一边去取拖把。张爷爷用右手挥了挥手,笑着说,“没事,你们这么忙,我闲着,我来拖地”。待李伟拿着拖把进病房准备打扫的时候,眼前的一幕让李伟眼睛湿润——张爷爷的左手按着右手刚拔完针的针眼,右手拿着拖把准备拖地,因为针眼没有按好,血流出来把输液贴染红了。李伟强忍着泪水,从张爷爷的手里接过拖把放一边,并用消毒液给张爷爷的右手消毒后,重新为针眼贴上输液贴。
怀着感恩之心的张爷爷除了为大家写诗,还经常在医患群里开导其他病友。张爷爷总想以不同的方式,回报着——武汉人的善意和爱心,就像这个季节,宜人的温度。
夜里,李伟在日记里写道,“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张爷爷时时处处为我们着想,这是武汉人带给我的温暖。还好快下班了,不然后面的操作还真不知该怎么办。徐智主任经常说在红区不要轻易感动,要让自己理智一点,因为本不清晰的视野再模糊的话,工作就会难上加难。”
在病房,李伟听到最多的话是“谢谢”、“辛苦你们了”、“感谢你们”,“你们怎么还不下班,快去吃饭吧”,千里驰援武汉,病人对医护人员的关心,让李伟最感欣慰,也是医护人员的价值所在。
“这样的关心,就是亲人的关心。被人惦记,被人牵挂的感觉,真好”,李伟在日记里记录着。
用生命温暖生命,用爱传递爱。和重庆同饮一江水的武汉,心心相印。
让李伟感触很深的是,他的协同作战能力更强了。病重的刘婆婆,今年81岁,生活不能自理,连最简单的翻身都需要护士辅助。他和队友陶俊、彭婷床旁交班帮刘婆婆换尿不湿时,他以为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操作,后来才发现高估自己了。李伟和陶俊两个男子汉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还不能把劲儿用大了,怕婆婆不舒服,他和陶俊利用胳臂的巧力,凭身体的重心把刘婆婆抱起来。这时,彭婷眼疾手快,帮她把身体擦干净,为她换上了尿不湿。看似简单的操作,他们三人花了将近十分钟。厚重的防护服下,他们汗流浃背,护目镜也模糊了……
“心心相惜,相拥新桥”,这是小组成员在防护服上写的文字,李伟把这句话记在了日记里。“感染二科是一个很有爱的小组,大家称为“最强天团”,医护人员不光技术精湛,还很有人情味。三八节那天,徐智主任为“天使”写诗,还为每一个女队员写下祝福语,李伟把科室为女队友过节的场景记录了下来。而李伟也把自己的“小发明”在三八节那天露了出来, 他在红区设置了一个专门撕胶布的各种瓶贴,让戴着三层手套的队员们,轻松撕下胶布。
喜欢写日记的李伟,每天下班后回到宿舍,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下来,他说,“战疫日记”要送给妻子和未来的宝宝,要让她们看到武汉人民的坚强与善良,隐忍与乐观;让家人在文字里,看到他和战友们和病毒“决战”的足迹,让他们的“最强天团”的精神延续下去。
一个丈夫对妻子的牵挂与真情,也在日记里,焕发出迷人的光泽。
很浪漫的李伟,还有小小的心愿,等他平安回渝后,他要陪同妻子去他们初识的地方,在院园里散步,打打乒乓球,去图书馆看看书,把小日子过得锦上添花。等孩子出生后,李伟要带着妻子和孩子,再去荆楚大地,去看看“冬天腊梅花,夏天石榴花,晴天都是人,雨天都是伢”的动人场景,去看望张爷爷、刘婆婆们,在武汉灿烂的艳阳下,摘下口罩,幸福健康的生活。
守卡人
文/吴天胜
站在卡点时,已是深夜。
刺眼的路灯,将桥头的夜衣撕得粉碎,连墙上的标语都一清二楚:“新冠肺炎传染人,呆在家里别出门。”
这样的夜晚,我经历了好多个,有时是上半夜,有时是下半夜。今晚,仍是下半夜,凌晨0点至8点。
上半夜是下午4点至晚上12点,这个时段稍微好过,基本不困,大家在一起,对过往车辆行人进行挨个盘查登记,空余时间聊聊天,刷刷新闻,很快就到交班时间。
凌晨0点至8点这班,比较难熬。初春的夜,风依然寒冷,割脸。街上空荡荡的,只有桥头那面党旗在风中猎猎作响。站上卡点,一会儿工夫,身体就会凉透。你会不由自主地回望帐篷,那里有椅子、热水,最诱人的莫过于那盆炭火,它欢快地吐着红亮火舌,使劲呼唤着你冰冷的身体回到帐篷去。
刚开始设卡的时候,正值新春佳节,新冠病毒虽已肆虐,但乡下群众似乎觉得它很遥远,出门走亲戚、赶场、办事的人仍很多,甚至出门都不戴口罩。好些人都习惯聚在桥头摆龙门阵,希望在那里获得疫情的最新消息。
外地的消息要靠媒体传播,本地的消息则是口口相传,甚至是亲眼目睹。当120急救车扯着嗓子开进老孙家时,街坊邻居的恐慌情绪瞬间暴涨。原来,新冠病毒并不遥远,就在身边。入户排查更勤,宣传氛围更浓,群众的防范意识一下子增强了,所有人都“谈冠色变”。很快,店铺纷纷关门,群众纷纷宅家,万不得已,绝不出门。
夜,变得更加寂静,桥下流水的声音依稀可辨,党旗仍在招展。守卡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讲着新闻,有全国的,也有本地的。不知谁又将故事扯到了老孙家确诊的病例上。一个人说,卡点附近有个医生还给那个确诊患者打过退烧针。说完,又指了指医生的住处。就着路灯,我看见那是一家诊所,已经关闭,门上贴了打印的字,大意是“因事休诊几日”。另一个人说,镇里已经要求那个医生居家隔离观察了。我忽然记起,有一次值守白班的时候,我还到他们家去上过厕所。我一说出来,其他人都哈哈大笑,有的人说,那你可能也被感染了,最好自己也隔离。我紧了紧口罩说,那好,你们今天和我一起呆过,都要隔离。大家又是一阵大笑,其中一个人说,没事,那个医生前几天还和我们一起守过卡呢,他打针的时候只要防护得好,就不会被感染,再说了,过去这些天了,也没见他发病。玩笑归玩笑,但大家防控意识还是非常强的,绝不允许疫情从卡口上过。
困顿中,传来几声鸡叫,要天亮了。打开手机一看,4点多钟。天空中不知什么时候已经下起了毛毛雨,给本已料峭的夜又增添了几分寒意,大家都挤进了帐篷。
炭火依旧很旺,热量迅速传遍全身,彻骨寒意消失殆尽。一阵机动车的声音由远而近,大家赶紧走出帐篷,一辆越野车停在了卡口。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做什么?请出示身份证、行驶证。把车窗打开,我们测下体温。”车里的人配合着完成了一切程序。
“对不起,你不能从这儿过去。”
“为什么?”
“我们这边前几天刚刚确诊了一例新冠病毒患者,按照疾控部门安排,请你们换一条道通行。”
“那你们在这里就不怕感染吗?”
“我们也怕,但总得有人来守卡点,保证大家的安全吧?”
“既然你这么说,就不给你们添麻烦了,我们换一条路出行。”一车人掉头离开,桥头又恢复了寂静。
公鸡打鸣的声音此起彼伏,路上行人渐次多了起来,都是当地群众,有的是到镇里上班;有的是几天没出门了,出去买一次菜;还有一个老婆婆推车去打米。
天渐渐亮明,几处民房屋顶升起了炊烟,应该是各家起来烧火做早饭了。
来接班的民警提前了十几分钟到,交接完后,我驾车从卡点返回城区。
回城的山路崎岖颠簸。天已放晴,路边的樱桃花已开出粉白的花朵。那时,我忽然想起,武大的樱花也快盛开了吧。
普通人,他们的瞬间就是惊雷
文/常克
我要向普通人致敬,向成千上万的、遥远的、或者身边的那些普通人致敬。在面对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的那一瞬,他们就是惊雷。
什么是普通人?
普通人就是平平常常的人,不在高位,少有光环,平时认认真真干活,有困难特别能扛,受委屈轻轻一笑。但疫情汹涌的紧要关头,他们不需过渡瞬间就作出反应,他们在风雨中无畏地赶赴湖北,毫无惧色、风驰电掣、雷霆万钧——他们简直就是闪电!
光芒虽然短暂,但已经直击夜空,嘹亮并且完美。
他们,一个人就是一座雷神山,火神山。
我现在就是这么想的,都是心里话,不觉得夸张。
这样的普通人实在太多了,没有办法说出每一个人的名字。但甘如意这个名字我是记住了,这是一位普通的湖北荆州女孩,她自己都不知道,因为向着武汉骑自行车奔袭300公里,因为四天三夜的坎坷,她成了世界上最顶级的自行车手。
这件事,想想都让人心疼。
甘如意是武汉市江夏区金口中心卫生院范湖分院医生,2020年这个春节,她回到荆州市公安县杨家码头村的老家休假。疫情暴发,她毅然决定中断休假,赶回武汉的工作岗位。但晚了一步,当时荆州通向武汉的公共交通全部停运。
其一时,武汉已经成为危险的同义词,回武汉几乎就等于不要命。按照常理,既然交通阻断,甘如意暂时呆在老家也合情合理,单位领导应该不会责怪。但24岁的甘如意不这么想,她做出了一个堪称惊人的决定——骑自行车回武汉!当然,这个决定最终得到了她父母亲的理解和同意。但问题是,从她的老家公安县到工作单位,距离有300公里,回武汉,那需要多大的勇气!
“我们科室只有两人,疫情这么严重,我必须要回去。”“我骑车回去,骑一段少一段。”甘如意的想法很朴实,也很决绝。
1月31日上午10点,背上行囊和干粮,甘如意骑着自行车出发了。从此四天三夜,一路跌宕,一路冷雨,连骑车带搭便车,终于在2月3日的下午6点,她回到了金口卫生院范湖分院。“那一刻我特别轻松,除了膝盖疼得不行。”甘如意后来说。
有人想逃离武汉,有人却逆势而上,千方百计朝武汉冲锋。从大年三十晚上开始,我们看到,全国各地火速弛援武汉的医疗队伍一拨紧接一拨,他们誓言有声,列队出征。太多的瞬间,太多的拥别,令国人泪如雨下。毫无疑问,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勇士,都是英雄,都是疫情之下的最美逆行者。
而甘如意的可贵,就在于她的孤独逆行。
她一个人静静地告别故乡,靠自觉,凭良心,自己给自己下命令,自己给自己出难题。她出发的当时,没有标语横幅,没有壮行队伍,没有领导和同事的拥抱,只有冷雨相随。
一个人的孤独逆行,一个人的义无反顾,这是小说家笔下都难以设置的情节。靠一辆自行车长途跋涉,其间的辛苦与艰难,唯有甘如意自知。我现在最想说的,也是最敬佩的,就是甘如意在作出决定的那个瞬间。
每当我展开联想,意欲重建她出征时的那个瞬间,我得到的画面是安静而悲壮,潇潇雨未歇。
人生有无数个瞬间,只不过多半都庸常。而年轻的甘如意实在太不简单,实在令人肃然起敬——她只需要一个瞬间,就足以让自己一辈子都问心无愧。
那个瞬间,倾述了她所有的柔情和力量。
令人惊叹的是,同样的瞬间,居然不独甘如意一人,居然接二连三出现。
来说另外一位女孩。她叫朱玉珊,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综合医疗科六病区主管护师,巧的是,她老家也在荆州。
1月22日晚上,朱玉珊放假回到荆州过春节,本应在27日回单位上班。谁知风云突变,1月23日,武汉封城。就是从那一刻起,朱玉珊如坐针毡,她迅速做出决定:提前回医院上班,尽快出发。
大年三十,朱玉珊用了多种方式出行,都没有走成。下午,表哥开车送她,但只到了潜江就被拦停,只好返回荆州。
正月初一上午10点,急不可耐的朱玉珊再次来到荆州高速公路入口处,希望能够搭乘相关车辆到武汉,但没有如愿。
就在朱玉珊焦急万分之时,恰遇来此检查防疫工作的荆州市市长崔永辉。崔市长把情况核实清楚,当即决定特事特办,派警车护送朱玉珊返回武汉。
当天下午两点过,朱玉珊顺利回到武汉,提前回到自己的岗位。
朱玉珊重返武汉的过程同样一波三折,虽然没有甘如意那么几经辗转一路风雨,但两人都有一个共同点:疫情暴发的瞬间反应就是,回到武汉!
两个女孩,一样的孤独逆行,义无反顾的瞬间。
这样的瞬间,何其超尘脱俗,何其壮怀激烈!
接下来,我要讲述这个小伙子,他的孤独逆行,当是人性之美的一道惊艳。
他叫郑能量,90后,是湖南建工集团华东工程局安徽分公司职工。
大年三十那天,眼见武汉封城、疫情来势汹汹,郑能量越来越着急。他家在湖南长沙,应该说相对是很安全的,但他揪心,坐不住,内心极度煎熬。很快,他作出一个旁人匪夷所思的决定:到武汉去做志愿者,明天就走!
从长沙宁乡到武汉,300多公里;从下定决心到毅然出发,中间没有距离。
郑能量说服了家人和女朋友,1月25日,在大年初一清晨的寒风冷雨中,他毫不犹豫地驾车驶向危情之城,武汉。
这是郑能量版本的孤独逆行。没有人鼓动,没有人强迫,湖南小伙郑能量的这个瞬间,带有侠士的风节,充满人性的大爱。
现在我们来换位思考:封城之时的武汉,人人自危,一些人唯恐避之不及,却有一位跟武汉无牵无挂的90后外地小伙,以一己之力独闯湖北,我们不说担当,不说高大上,我们只需要设身处地想一想——这样决绝而孤独的逆行,需要多强的定力、多大的气概?
初到陌生的武汉,郑能量主动到医院附近揽活干,义务接送上下班的医生护士,帮助有急需的群众出行,由于他的湘A车牌和一口湖南话,开始时人们对他还将信将疑。很快,他联系上武汉抗疫公益志愿者联盟,并且成为其中一员。他每天上午9点左右出发,跑四五百公里是常态,一直忙到凌晨四五点钟才休息。白天奔波,饿了就吃方便面,晚上常常就睡车里头。除了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他还要协助运送医疗物资,甚至参与运送病逝者。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一听到求助电话就立即出发,到武汉已经一个多月,郑能量的酸甜苦辣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描述。我只想感叹,从某种意义上讲,年纪轻轻的郑能量算是把“自讨苦吃”做成了经典。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郑能量,深为他的善举感动,他所在的湖南建工集团董事长叶新平称赞他是湖南建工的“最美青年”。
一身是胆、敢在最危险的时刻逆行武汉,郑能量究竟为的什么?从他自己说过的一段话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靠政府救济金和社会爱心捐助生活,我上完了大学,成为一名国企职员。像我这样穷苦出身的孩子,没有党的恩惠,没有政府的关怀,没有社会好心人的支持,没有学校师生的情义,不可能完成学业,不可能在绝望中重生。现在社会需要我,我必须去报恩。”
我们现在知道,这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狙击战中,有无数的普通人在勇敢战斗,每一个人都有故事,每一个人都历经跌宕起伏。甘如意、朱玉珊、郑能量,他们只是其中的一员;他们彼此素不相识,却在同一个时刻作出完全一样的选择,那种非凡的勇气与爱心,显示出他们灵魂的柔情和力量,而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如果病毒是黑夜的话,那么他们就是那道刺破黑夜的惊天霹雳。
惊雷之下,病毒被扫灭将不会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