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华龙两江评:“三抓并举”协同发力 助推稳就业跑出“加速度”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百亿元资金减负稳岗、组织“送工上门”、协调供需“云招聘”……连日来,重庆出台一系列举措“稳就业”,多地加紧帮扶中小企业恢复生产、多方扩大就业满足劳动者就业需求,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就业,一头连着企业运营、宏观经济,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民生冷暖。从这个意义上说,稳就业既是稳经济、稳社会,也是稳民生、稳人心。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在此态势下,更应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加快恢复和稳定就业。
抓关键,以更大力度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稳就业关键在于稳企业。尤其是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了约80%的城镇就业岗位。要积极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及时根据就业形势变化调整政策力度,针对部分企业缺工严重、稳岗压力大等突出矛盾,加大减负稳岗力度,加快实施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提高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标准。要提升投资和产业带动就业能力,优先投资就业带动能力强的产业,优化自主创业环境,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扩大创业担保贷款覆盖范围,对创业投资企业予以政策支持。要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合理设定无固定经营场所摊贩管理模式,支持劳动者依托平台就业,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省内城乡户籍限制。
抓重点,以更实举措保障重点人群就业。稳就业,关键是稳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要引导农民工安全有序转移就业,强化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农民工“点对点、一站式”返岗复工服务,支持就地就近就业。要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鼓励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对符合条件的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扩大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基层服务项目、应征入伍等招聘招募和硕士研究生、专升本招生规模。要加强困难人员兜底保障,强化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动态调整认定标准,及时将受疫情影响人员纳入援助范围,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对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仍未就业的失业人员,不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参保失业人员,按照规定继续发放失业补助金。
抓增量,以更宽路径挖掘新的就业潜力。稳就业不光要稳住存量,也要拓展增量。疫情过后,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用工需求等都会发生一些变化,如城市治理、公共卫生、医疗健康等将得到更多重视,线上场景将加速对线下场景的替代,非接触型经济将快速发展等,诸如数字经济、康养产业迎来发展契机,无疑将成为吸纳更多就业的“海绵”。面对这些变化,不光要稳住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行业,也要善于在产业发展中扩大就业,从新行业、新业态、新模式中挖掘就业潜力。为此,要对互联网+、平台经济等加大支持力度,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聚焦养老、托育、家政等就业潜力大的领域,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生活服务业,催生更大新岗位新职业,以适应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就业需求。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关乎国计民生,更关乎千家万户。做好今年就业工作,既事关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也事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越是发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特别是要高度关注就业问题,防止出现大规模裁员。揆诸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只要强化“六稳”举措,充分发挥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一定能够保持就业大局的基本稳定。
作者: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