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说|急救教育入校是明智之举
将急救知识纳入基础教育,一直是社会广泛呼吁的话题。教育部近日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670号建议的答复中确切指出,将心肺复苏和急救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将急救知识纳入基础教育相关课程。
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分钟就有1人死于心源性猝死。社会大众在面对心脏猝停患者时,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很多人不敢施以援手,以致于错失抢救的最佳时机而导致患者平白送命。无数过早停止的心跳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高我国社会的急救技能普及率迫在眉睫。
在社会层面上,“急救知识亟待普及”的需求我们已经听了太多次了,但无论是社会公众还是政府部门,都想当然地把“呼吁普及”当作了万能药,忽略了真正实践层面上的问题,而教育部的举措无疑是一种对社会问题的正面回应,值得肯定。
同时,将急救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也是对学校教育体系的一种完善。我国的教育体系多次改革,已经取得可喜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以健康教育这一板块为例,许多学校并不重视相关知识的教育,甚至并未设置相关课程,更不用说急救技能的培训。而部分学校虽然开设了相关课程,却也并不重视对急救能力的培养。而将急救知识教育纳入学校基础教育体系,能引起学校的关注和重视,也是对我国学校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和医疗健康知识,也是在为自己和家人的生命保驾护航。大多数的突发性疾病并非出现得无缘无故,身体或许早就发出了警告,只是患者不以为意或是习惯性忽略。以心源性猝死患者为例,患者在心脏骤停前几日就会出现胸闷加重、心跳过缓、不明原因的疲乏、眼前发黑和肢体麻木等症状。倘若患者自身具备相关医疗健康知识,很大可能就会对身体的预兆有所警觉,并采取相关行动或寻求医疗帮助,那么人世间便又少了一桩悲剧。
急救知识走进校园和普及社会,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关注。但是在实施过程不能流于表面,陷入形式主义的圈套。考核并非教育的最终目的,提高健康意识和掌握急救知识才是重点,尤其是急救技能的培训更应贯穿始终。这不仅需要学校的不断努力,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同样至关重要。笔者相信通过社会合力,急救知识普及将从基础教育辐射到整个社会,从而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作者:蒋鑫
(作者系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