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物话百年⑱ | 重庆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重庆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城市之路”展厅,为观众展示着那段光荣的历史,象征着重庆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向往新中国、期盼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百物话百年⑱ | 重庆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06-11

【开栏语】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联合重庆华龙网集团推出《百物话百年》栏目,精选100件馆藏文物进行阐释,讲诉中国共产党光辉历史,展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第十八期:重庆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丝质,横181厘米,纵137厘米,育才学校梁承栋捐,现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一级文物。

育才学校是一直受到周恩来和中共南方局的关怀与支持的学校,抗战期间,学校搬到红岩村与八路军办事处相邻,还办起了红岩小学,解决八路军办事处干部的子女入学问题。

解放前,育才学校一直存在两个党支部,一个是由学校的校级领导和各个组的主任中的党员组成,他们直接由中共南方局领导,另一个由学校的普通教师党员组成,隶属于本地的党组织,著名的革命烈士江竹筠(红岩小说江姐的原型)就曾经直接领导过这个党支部。到了重庆解放前夕,学校已成为当时中共地下党的一个重要联络点,许多解放区的消息迅速地传到这里来。1949年上半年,虽然开国大典还没有举行,但是准备建国的消息就已经悄悄传到了育才中学师生耳里。时任育才中学教导主任的李能寿,作为见证者之一回忆:“当时一本刊载了建国消息的《群众》杂志在师生们中间流传,大家第一次看到了五星红旗的样子,于是压抑不住内心的喜悦,准备自己来做一面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为了迎接重庆解放,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红岩小学三校的师生们冒着危险,找来一张红绸被面,参照当时《群众》杂志上对国旗形状和五星位置摆放的描写,悄悄开始制作国旗。由于没有黄色面料,学生们用黄纸剪成五星,贴在红绸被面上。

“终于解放了!”11月30日晚,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红岩小学三校师生扭着秧歌舞,欢天喜地迎接解放军进城,他们从位于化龙桥的红岩村一直步行到重庆市中心,把这面秘密制作的五星红旗插在了“抗战胜利纪念碑(解放碑)”上。这便是高高飘扬在山城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如今这面五星红旗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城市之路”展厅,为观众展示着那段光荣的历史,象征着重庆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向往新中国、期盼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撰文/郑犁)

参考文献:

李亮主编;邝忠炽副主编. 重庆陶研文史校庆特刊[M]. 2004

联合出品:

重庆华龙网集团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分享
新浪微博

百物话百年⑱ | 重庆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2021-06-11 07:00:00 来源:

【开栏语】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联合重庆华龙网集团推出《百物话百年》栏目,精选100件馆藏文物进行阐释,讲诉中国共产党光辉历史,展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第十八期:重庆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丝质,横181厘米,纵137厘米,育才学校梁承栋捐,现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一级文物。

育才学校是一直受到周恩来和中共南方局的关怀与支持的学校,抗战期间,学校搬到红岩村与八路军办事处相邻,还办起了红岩小学,解决八路军办事处干部的子女入学问题。

解放前,育才学校一直存在两个党支部,一个是由学校的校级领导和各个组的主任中的党员组成,他们直接由中共南方局领导,另一个由学校的普通教师党员组成,隶属于本地的党组织,著名的革命烈士江竹筠(红岩小说江姐的原型)就曾经直接领导过这个党支部。到了重庆解放前夕,学校已成为当时中共地下党的一个重要联络点,许多解放区的消息迅速地传到这里来。1949年上半年,虽然开国大典还没有举行,但是准备建国的消息就已经悄悄传到了育才中学师生耳里。时任育才中学教导主任的李能寿,作为见证者之一回忆:“当时一本刊载了建国消息的《群众》杂志在师生们中间流传,大家第一次看到了五星红旗的样子,于是压抑不住内心的喜悦,准备自己来做一面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为了迎接重庆解放,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红岩小学三校的师生们冒着危险,找来一张红绸被面,参照当时《群众》杂志上对国旗形状和五星位置摆放的描写,悄悄开始制作国旗。由于没有黄色面料,学生们用黄纸剪成五星,贴在红绸被面上。

“终于解放了!”11月30日晚,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红岩小学三校师生扭着秧歌舞,欢天喜地迎接解放军进城,他们从位于化龙桥的红岩村一直步行到重庆市中心,把这面秘密制作的五星红旗插在了“抗战胜利纪念碑(解放碑)”上。这便是高高飘扬在山城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如今这面五星红旗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城市之路”展厅,为观众展示着那段光荣的历史,象征着重庆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向往新中国、期盼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撰文/郑犁)

参考文献:

李亮主编;邝忠炽副主编. 重庆陶研文史校庆特刊[M]. 2004

联合出品:

重庆华龙网集团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发源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