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物话百年⑲ | 《川东学生联合会周刊》
《川东学生联合会周刊》是四川教育经费独立运动的实物见证,是进步学生反军阀运动的珍贵史料,是爱国青年抨击时政、挽救川内百姓于水火的实践,是热血青年对黑暗社会的有力抗争。

百物话百年⑲ | 《川东学生联合会周刊》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06-12

【开栏语】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联合重庆华龙网集团推出《百物话百年》栏目,精选100件馆藏文物进行阐释,讲诉中国共产党光辉历史,展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第十九期:《川东学生联合会周刊》

纸质,印刷品。长38.4厘米,宽54.3厘米。1922年8月11日发行,为该刊第59号特刊号,共4版。1958年重庆市博物馆征集,现藏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一级文物。

五四运动席卷巴山渝水后,新文化运动之风也顺势吹入重庆,重庆的思想文化领域迅速活跃起来,出现了一大批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刊物。《川东学生联合会周刊》就是其中影响较大的一种。它是五四运动时期,重庆学生爱国团体 “川东学生联合会”(原名为川东学生救国团)的机关刊物。1919年12月21日创刊,4开4版周报,以“主张公理,排斥强权,研究学术,改良社会”为宗旨。原名《川东学生周刊》,1921年6月改名《川东学生联合会周刊》,编辑处和川东学联办事处均设在巴县图书馆内。该刊属新闻报类,主要专栏有“本会纪事”“言论”“随感”“文艺”等,偶尔发行特刊号,撰稿人有家猷、虞阶、云人等。刊载文章题材广泛,形式活泼,观点锋芒犀利,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性质,还规定“稿件文字须用白话文,或最浅显的文字,须加表点符号”,通俗易懂,深受青年学生欢迎,是五四时期影响川东学生运动的重要刊物。

当时,四川实行防区制,防区内军阀拥兵称雄,连年混战,纷纷截留已成为全省教育专款的肉税用于扩充军队补充军饷,致使教育经费来源枯竭。1922年夏,在共产党员王右木领导下,四川教育界爆发了教育经费独立运动,要求当局将各地肉税收入直接交教育行政部门收用,实行教育经费独立核算。1922年8月11日出版的《川东学生联合会周刊》为特刊号,刊登的文章有《真是不值》《愚人》《四川的灾》《不幸中之幸》,话剧《污匪》,白话诗《战场》等,将矛头主要对准四川军阀混战,争取教育经费独立。内容围绕教育经费独立运动展开,介绍了该运动在资中、资阳等地开展的成效,提出了教育经费、教育机关独立的办法以及学款保护的办法,呼吁川内各地军阀“不要再兴风波惹起战争”,希望能“真正为我们人民办点有益的事出来:如像自己商筹裁减兵队,以轻人民之负担,严令各县早交肉税,以维教育之独立等等”,并且刊登了各防区实行交出肉税作独立教育经费的县分名单,是四川教育经费独立运动的实物见证,是进步学生反军阀运动的珍贵史料,是爱国青年抨击时政、挽救川内百姓于水火的实践,是热血青年对黑暗社会的有力抗争。在这些进步文章进步刊物的引导下,旧西部地区沉闷、闭塞的思想空气被打破,青年一代对时代思潮的觉醒被唤起,越来越多的进步人士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事业中。

(撰文/雷雯佳)

参考文献:

邱沛篁等主编:《新闻传播百科全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周勇:《重庆通史》(第2册),重庆出版社,2014年。

联合出品:

重庆华龙网集团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分享
新浪微博

百物话百年⑲ | 《川东学生联合会周刊》

2021-06-12 06:05:00 来源:

【开栏语】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联合重庆华龙网集团推出《百物话百年》栏目,精选100件馆藏文物进行阐释,讲诉中国共产党光辉历史,展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第十九期:《川东学生联合会周刊》

纸质,印刷品。长38.4厘米,宽54.3厘米。1922年8月11日发行,为该刊第59号特刊号,共4版。1958年重庆市博物馆征集,现藏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一级文物。

五四运动席卷巴山渝水后,新文化运动之风也顺势吹入重庆,重庆的思想文化领域迅速活跃起来,出现了一大批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刊物。《川东学生联合会周刊》就是其中影响较大的一种。它是五四运动时期,重庆学生爱国团体 “川东学生联合会”(原名为川东学生救国团)的机关刊物。1919年12月21日创刊,4开4版周报,以“主张公理,排斥强权,研究学术,改良社会”为宗旨。原名《川东学生周刊》,1921年6月改名《川东学生联合会周刊》,编辑处和川东学联办事处均设在巴县图书馆内。该刊属新闻报类,主要专栏有“本会纪事”“言论”“随感”“文艺”等,偶尔发行特刊号,撰稿人有家猷、虞阶、云人等。刊载文章题材广泛,形式活泼,观点锋芒犀利,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性质,还规定“稿件文字须用白话文,或最浅显的文字,须加表点符号”,通俗易懂,深受青年学生欢迎,是五四时期影响川东学生运动的重要刊物。

当时,四川实行防区制,防区内军阀拥兵称雄,连年混战,纷纷截留已成为全省教育专款的肉税用于扩充军队补充军饷,致使教育经费来源枯竭。1922年夏,在共产党员王右木领导下,四川教育界爆发了教育经费独立运动,要求当局将各地肉税收入直接交教育行政部门收用,实行教育经费独立核算。1922年8月11日出版的《川东学生联合会周刊》为特刊号,刊登的文章有《真是不值》《愚人》《四川的灾》《不幸中之幸》,话剧《污匪》,白话诗《战场》等,将矛头主要对准四川军阀混战,争取教育经费独立。内容围绕教育经费独立运动展开,介绍了该运动在资中、资阳等地开展的成效,提出了教育经费、教育机关独立的办法以及学款保护的办法,呼吁川内各地军阀“不要再兴风波惹起战争”,希望能“真正为我们人民办点有益的事出来:如像自己商筹裁减兵队,以轻人民之负担,严令各县早交肉税,以维教育之独立等等”,并且刊登了各防区实行交出肉税作独立教育经费的县分名单,是四川教育经费独立运动的实物见证,是进步学生反军阀运动的珍贵史料,是爱国青年抨击时政、挽救川内百姓于水火的实践,是热血青年对黑暗社会的有力抗争。在这些进步文章进步刊物的引导下,旧西部地区沉闷、闭塞的思想空气被打破,青年一代对时代思潮的觉醒被唤起,越来越多的进步人士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事业中。

(撰文/雷雯佳)

参考文献:

邱沛篁等主编:《新闻传播百科全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周勇:《重庆通史》(第2册),重庆出版社,2014年。

联合出品:

重庆华龙网集团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发源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