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物话百年㊻ | 郑文使用过的国民身份证和中共代表团证章
【开栏语】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联合重庆华龙网集团推出《百物话百年》栏目,精选100件馆藏文物进行阐释,讲诉中国共产党光辉历史,展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第四十六期:郑文使用过的国民身份证和中共代表团证章
这件国民身份证,粗质硬壳纸,中间对折,长10厘米、宽7厘米。黑色楷体铅印,封面顶部从左到右横向印有“国民身份证”,“南京市1字第88733号”(数字为手写)、“中华民国35年8月 日发”(数字为手写)。打开内页,右侧户主姓名一栏内,用钢笔字书为“周恩来”,住址为“梅园新村17号”,保甲番号为“一甲三十保”。左侧姓名“郑文”,籍贯“四川”,教育程度“中学”,职务类别“政”,服务处所“中共代表团”,下方长2.5厘米,宽2.5厘米郑文半身像。
这枚金属证章,圆形,直径为2.1厘米。深色蓝底白字,正面自上而下隶书“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办事处”字样,背后有“NO.20”字母和数字。此证章为原中共代表团秘书处秘书郑文所属。这两件文物于2001年由郑文亲属捐赠给重庆市博物馆,现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重庆博物馆),均是一级文物。
郑文(1911—1998),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来重庆工作,1946年1月任中共代表团秘书处秘书,周恩来的机要秘书。国民政府于5月5日还都南京,国共谈判的中心就从重庆转移到南京。5月,郑文随中共代表团迁南京。代表团在南京梅园新村30号、35号、17号,郑文同王炳南、齐燕铭、范长江等住梅园新村17号。
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办事处刚刚安顿下来,南京警察厅的警察就找上门来,要对代表团全体人员进行户口登记,代表团的每一个人都要建立一个户口卡,并颁发“国民身份证”。周恩来就成了代表团这个“家庭”的“户主”,这也是这个身份证的由来。每一个有户口的人,都要在卡上填上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等,还要贴上照片,以便于随时进行检查。
代表团被驻地特务包围,一有人员外出就被盯梢。国民党房子周围足足设置了十多个监察哨。梅园新村的几个出口处,常有一些行为可疑的小贩、皮匠、三轮车夫。街口拐角处则经常停有几辆汽车,代表团一有车辆出来,马上就跟了上去。可见,南京的斗争复杂艰巨。周恩来要求工作人员事先准备好稳妥的口供,以备盘问时用,外出前,要设想可能遇到的情况,做好发生意外的的思想准备。同时,还重视节气教育,请廖承志、钱瑛等人给大家介绍监狱斗争的经验。郑文几十年后还清楚的记得廖承志向他们讲述他在国民党狱中同敌人斗争的感人事迹。在革命前辈的教育下,郑文和大家一样,随时都作了最坏的打算。
中共代表团来到南京后不久,梅园新村的代表团办事处就发生了“群众示威”活动。国民党纠集了一批“苏北难民”,冲到代表团驻地进行请愿,并扬言要捣毁中共代表团办事处。为防止发生意外,周恩来和董必武进行磋商后,事前采取了一些必要的措施,如烧毁一些不必保存的文件,将一些重要文件进行转移、隐藏。当天,周恩来约见了参加谈判的国民党代表和美国代表马歇尔,李维汉和滕代远则向民盟通报了中共对整军方案的意见。为了分散国民党的注意力,董必武暂时避居在一个旅馆,代表团其他工作人员则分头到东郊灵谷寺和玄武湖一带去商量工作。郑文和陈戈华、康光祥两人一起到玄武湖了。办事处只留下几个人,准备与“示威者”进行周旋。
面对着严峻的内战危险,中共代表团顶住了以马歇尔为代表的美国政府的强大压力,与坚持独裁、内战立场的国民党政府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使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假民主、真独裁的阴谋暴露无遗。同时,通过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加强向国内外民主人士和无党派人的沟通与合作,通过创办报纸、建立新华社分社等方式广泛宣传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方针政策。办事处大力宣传中共求和平反内战的政策,团结了朋友,教育了人民,分清了内战的责任。
1946年11月,国共谈判全面破裂,郑文随中共代表团返回延安,建国后,郑文在重庆西南局办公厅秘书处任职。1952年6月,先后担任荣昌县县委书记、内江专署副专员等职。退休后,仍发挥余热,郑文带着助手翻山越岭,走乡串户,了解情况,解决农民教育问题。
这两件珍贵的文物,见证了郑文跟随周恩来战斗在南京的一段鲜为人知的史实。经过革命斗争的洗礼,郑文对共产党的信念充满信心,坚决同敌人斗争到底。该文物对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有实践价值。
(撰文/张肖静)
参考文献:
唐维华:《以周恩来为“户主”的国民身份证》,《红岩春秋》,2004年第4期。
联合出品:
重庆华龙网集团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