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说 | 为残障人士的更多“可能”保驾护航
9月6日,东京残奥会闭幕式举行,中国体育代表团雄踞金牌榜和奖牌榜榜首,获得“断层式第一”的好成绩。运动员们用自强不息的生命力让我们更加明白什么是“一切皆有可能”。
在关注比赛的同时,我们也发现,本届残奥会的多处设计都体现了“无障碍”的理念。除了常规化的无障碍日常生活,奥组委还为视力障碍的运动员在奖牌正面印有盲文“Tokyo2020”,在侧面印压一系列使奖牌类型容易通过触摸来区分的圆形压痕。这些体现着对残障人士的人文关怀的细微设计,透露出的善意令人感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残障不算是与社会隔绝的缺陷,真正造成残障人士种种不便的,是基建上的障碍和群体中的偏见。公共设施,“公共”在前,说明这些设施不单是建设给身心健全的大多数的,残障人士也应得到对等的服务。在这方面,我国还有进步的空间。
2020年9月,一位盲人博主“盲探-小龙蛋”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在深圳日常生活的不便,诸如盲道不好走、电梯没有语音提示等。他希望公共设施能更方便残障人士出行,本应合理的诉求却被部分网友认为“残疾人也不能一味向社会索求”“既然盲了,就不要出去呗”,发言者的格局之低下、三观之扭曲,令人愤慨。
政府和社会有没有义务为“少数人”服务?答案是肯定的。仅以2018年残疾人日主题为例,“赋予残疾人权力,确保包容与平等”就是印证。可是,口惠而实不至的情况仍在发生:商场地下停车场用以阻拦购物车的铁桩也阻碍了轮椅进出,人行道上残缺、被占用的盲道让视觉障碍者屡次无路可走。这些不方便的公共设施,在实际上剥夺了部分残障人士自由出行的权利,令人叹息。
健康的“大多数人”真的不需要这些无障碍设施吗?答案其实比较意外。2011年的《世界残障报告》中指出,以70岁作为人的平均寿命,人一生中大约有11%即7.7年时间处于残障状态,包括儿童期、老年期、受伤时、提重物时和文化冲突时。从这个角度看,许多便利残障人士的设施大多数人常常也用得着。
9月1日,深圳实施全国首部无障碍城市建设立法,提出“无障碍城市”理念。其中的受益人群囊括了老、弱、病、残、孕、幼及大件行李携带者。虽然只是一个城市先行,但这是一个好苗头,以深圳市立法作为起点,全社会都将“动”起来为残障群体提供便利。
身体的残障不影响灵魂的自由。东京残奥会闭幕式上,一位法国渐冻症音乐人,躺在病床上用眼睛控制做出的乐曲带动全场,让观众看到了法国的烂漫与生命的坚韧。残奥会的震撼与美丽即使并不是媒体报道的重心,一些片段也足够感动人心。仅仅是他们站在赛场上的那一刻,就已经赢得了观众的掌声。不止运动员们,社会上每一位敢于面对身体缺陷,努力活下去,在众多不可能中创造“可能”的残障人士都配得上最热烈的掌声。这些“可能”发生之前,身体有缺陷的他们付出了异于常人的忍耐与奋斗,背后写满了与命运抗争的故事。他们展示出来的不向厄运低头的坚毅和永不放弃的信念,配得上所有的尊敬和赞赏,也配得上全社会为他们的更多“可能”保驾护航。
作者:林文婧(重庆大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