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区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系列报道①:石龙镇全面入“微”,服务群众“零距离”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25日16时讯 为总结推广巴南区基层治理实践创新经验做法,指导各镇街及城乡社区依法自治实践,挖掘和推广一批不同层次、各具特色、富有影响力的优秀典型,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巴南区民政局联合重庆市民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面向全区镇街及城乡社区征集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
石龙镇幅员面积为111平方公里,下辖9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3万人,人员居住分散,老龄人口占比较大,外出务工人员较多,“跑的远”、“多头跑”是制约为民办事和群众满意度提升的“中阻梗”问题,为打通为民服务“堵点”,优化为民办事工作流程,石龙镇通过建立村(社区)级服务群众工作微信群,统一规范管理,用心用情服务,持续提升辖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参与感。
建立线上渠道 畅通沟通方式
建立线上服务群众工作微信群,靠前服务。各村(社区)分别建立服务群众微信群,按照“一村一群”、“一户一人”的原则,持续加大服务群众微信群群员的进群力度。引领镇、村、社领导干部入驻,及时解答群众政策咨询,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实现集线上政务公开、民意表达、便民服务、干群互动为一体的公共平台。
制定服务群众微信群管理办法,制度保障。成立石龙镇服务群众工作微信群管理小组,形成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任副组长,党政其它领导班子任成员的责任体系。明确村(居)民小组、村(民)委员会、镇党委三级职责,实现服务群众工作微信群管理“专班到位、人员到位、分工到位、责任到位、制度到位”。
形成服务群众微信群闭环管理,确保落实。形成发现、收集、研判、分流、处置、回访的链条式处理流程。各村(社区)指派专人管理微信群,就群众反映的问题建立台帐,及时处置反馈,对村(社区)级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报告管理小组,由管理小组收集汇总,报镇领导实行交办制度,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效果显著 解决重点民生项目
服务更加全面化。按照“一村(社区)至少一群,一户至少一人”的原则,建立11个服务群众工作微信群,入群人数达5155人。镇领导班子、驻村干部、村(社区)干部共30余人进驻微信群直接服务,实现了服务群众微信群全覆盖。如依托服务群众工作微信群的宣传力度,截至目前,石龙镇疫苗第一剂次接种人数达6000人以上,疫苗接种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流程更加标准化。注重“网络+制度”双轮驱动,将矛盾纠纷预防调解、便民服务等工作机制和工作流程整合到线上,进一步压实人员责任,实现溯源管理、全程可控。如工作专班能从问题源头开始跟踪问题处置流程,并通过纪委监督+群众监督确保全程可控,对处置不当的相关科室和经办人进行通报、问责。
治理更加精细化。通过对信息收集整理、统计汇总和分析研判,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目标清楚、指标清楚,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精准施策提供有力支撑。如针对群众集中反馈的交通出行、垃圾收运等问题,将其纳入石龙镇“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持续推进,目前已完成了村(居)配置垃圾箱、修建人形天桥等民生项目8件,受益人数达2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