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谭木匠 如何讲好一把梳子的故事?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26日17时讯(刘忆)一把小小的木梳,凭什么支撑一个享誉全国的品牌?它又是如何做出来的?近日,央视网《人人都爱中国造》栏目走进谭木匠工厂,以直播的形式为广大观众解密了“一把梳子的故事”。
据悉,本次活动在央视网、央视影音、央视网抖音、央视网快手4大新媒体平台上同步直播,全网观看量达592万。观众通过央视网的直播镜头,深入到谭木匠工厂内部,直观地了解谭木匠温暖的企业文化以及别具匠心的制梳工艺。
一把梳子的温暖
“这里不像是工厂,更像是一个公园。”直播开始,主持人跟随谭木匠集团副总裁刘珂佳进入企业工厂,不禁发出了感叹。随后,谭木匠“花园式”工厂的面貌也逐渐被揭开。
谭木匠工厂大门
在谭木匠工厂的大门处,竖立着一块大石牌坊,正面雕刻着“诚实、劳动、快乐”六个大字和百鸟朝阳的画面。刘珂佳解释道:“这是希望谭木匠人可以在‘诚实、劳动、快乐’的企业氛围中实现自我价值,就如画上展示的那样,百鸟朝阳,展翅飞翔。”
据介绍,谭木匠工厂有700多名员工,其中300名是残疾人员工。在谭木匠看来,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其行使劳动权利,这是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谭木匠真正的价值不是这把梳子,不是市值,而在于工厂里那些做出世界上最好梳子的残疾人员工。”董事长谭传华介绍说。
讲述孝心故事的望娘桥、临湖观景的水榭、因员工建议而修建的梧桐林荫道......可以说,这个“花园式工厂”,给了谭木匠员工美丽、舒适、快乐的工作环境,也给了员工一个心灵港湾。
一把梳子的匠心
“光是原材料的处理,都要经过长达3个多月的周期。”谭木匠工厂厂长唐轶峰介绍,一把小小的梳子从木片到木梳,都要经过数十道工序来完成,且每一道工序都有着严苛的标准。
主持人与彩绘师交流
手工打磨,是谭木匠木梳制作工艺的主要特点之一。为何不用机器代替手工打磨?唐轶峰说,这是因为只有通过手工打磨,才能让梳子与头皮、手掌接触的每一个弧面、每一条曲线,甚至于每一根梳齿,都达到圆润光泽。
同时,谭木匠还将彩绘、漆艺、雕刻、描金、贴金箔等中华传统手工技艺运用到木梳制作当中。据悉,在谭木匠彩绘车间,有许多聋哑彩绘师,谭木匠木梳上的美丽图画,绝大部分都是出自这些彩绘师之手。
不仅有传统手工艺,还有现代化检测技术。在谭木匠的检测实验室,工人们需要依据或参照相关标准文件的方法,对梳子用材的密度、硬度、含水率、脱色、起毛进行评估,以及对木梳结构设计、耐气候变化的稳定性等方面进行评价,为木梳产品设计、生产加工提供科学依据。
一把梳子的传承
在谭木匠工厂博物馆内,刘珂佳展示了一系列独具东方文化魅力的诗意木梳。“东方文化铸就了历史的辉煌,至今依然闪耀光芒。对于谭木匠来讲,我们特别希望能够通过产品,去承载和传递东方美学文化。”刘珂佳说道。
设计精美的谭木匠梳子
据介绍,近年来谭木匠不断地颠覆、创新,在产品功能上不断升级,并赋予木梳美好的情感和浓厚的文化内涵。同时,谭木匠还与国内外知名设计机构、院校合作,与迪士尼、网易云音乐、成都永陵二十四伎乐等品牌跨界合作,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时尚有机结合,推出了迪士尼花木兰系列、二十四伎乐系列等多种主题风格的产品。
“做百年老店,一直是谭木匠的目标。”刘珂佳介绍说,做百年老店是谭木匠人孜孜不倦的追求,未来,谭木匠将继续做好品牌传承和文化传承结合,坚持焕发品牌青春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