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说 | 绝不能把青少年抑郁当作无病呻吟
日前,教育部对全国政协《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进行了答复,其中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
对于青少年抑郁的认识,许多人还停留在“孩子也会抑郁吗”“矫情”“无病呻吟”等观念上,但事实恰恰与之相反,青少年抑郁是需要严肃看待的问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为17.2%,重度抑郁为7.4%。因此,青少年抑郁绝不是无病呻吟,家长、学校、相关部门对此应重视起来。
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应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家长在生活中应重视孩子的心理问题,注重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对于孩子在考试中失利、生活中犯错等情况,不要一味指责,应多给予一些鼓励与肯定,多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多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义务感、幸福感等。家长还应正确认识青少年抑郁症,一旦发现孩子抑郁应及时送医,切不可把青少年抑郁症当作孩子“矫情”“闹情绪”而已,不把孩子抑郁症当回事,更不可讳疾忌医,最后耽误了抑郁症的治疗时机。
青少年心理问题主要来自学业压力、升学压力等,学校教育对于孩子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小觑。目前,一些学校还存在心理健康课不重要的错误观念,错误认为开设心理健康课对于升学考试毫无帮助,只会占用“主科”时间,所以出现了很多时候都会把心理健康课让给“主科”的现象。对此,学校应改变观念,重视孩子心理健康问题,配备齐全专职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正常开设心理健康课,进一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着力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考试成绩不好、学习效率低等问题,老师、家长不可一味批评,施加压力,应多些鼓励。对于学业压力、升学压力过重的学生,应给予个性化的心理咨询、疏导。
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应针对当地辖区心理健康医疗资源做好充足文章,共同为孩子的心理健康护航。应加大对当地辖区心理健康医疗资源投入,在精神专科医院增设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在儿童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综合医院开设精神(心理)门诊,在各地市设立或接入心理援助热线等。同时,应加大对心理健康医务人才的招引力度,多措并举让人才留下来,共同呵护好孩子们的心理健康。
总之,青少年抑郁绝不是无病呻吟,各方都应该重视起来,行动起来,共同呵护祖国的花朵。
作者:余春龙(云南省金平县委组织部)
华龙网《青年说》投稿邮箱:hlwqingnianshuo@126.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