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4月2日19时讯 今年2月21日,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据悉,这是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面对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金融如何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如何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最近,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璧山区支行行长汪燕一直在苦苦思索这个问题。
“我们邮储银行将把握好自身定位,明确重点支持领域,加大信贷投放向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倾斜力度,不断增加农民与农村的金融供给。”3月23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璧山区支行汪燕行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要在支持农业更强上发力,在支持农民增收创富上发力,不断为支农助农兴农注入金融动能。
以合作社带动种植户增收创富
李华,重庆市璧山区新芽种植股份合作社理事长、璧山农业发展商会会长,也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璧山区支行创新“农担贷”业务的受益者和推广者。
这位出生贫困农户家庭的孩子,深知农民生活不易,做好生态农业、回馈父老乡亲是他一直以来的创业梦想。2012年大学毕业后,李华瞄准老家重庆璧山区10万亩蔬菜基地,与5位同学朋友一起回乡创业,在大路街道租下300余亩地种植。
“菜都种不好,在你们那里上班能给得起工资不?万一你们哪天跑了,我们怎么办?”面对老农们的质疑,李华和同伴们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咬牙突破困难。为了实现梦想,他们夏天顶着酷暑,从早上5点起床摘菜到中午2点;冬天冒着寒风,深更半夜装菜上车拉到市场批发售卖。
“光苦干还不行,还得学习,要成为技术带头人才能带动农民增收创富。”2013年,李华和同伴主动到西南大学学习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并积极邀请西大专家到基地现场指导,引入科学种植理念,将科学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运用到蔬菜种植中。短短一年多时间,李华的蔬菜基地实现了产量和品质的飞跃,成为批发市场的“抢手货”。
“一定要让蔬菜基地焕发新芽,带领农民们增收致富”。这是李华扎根蔬菜基地的最初信念。2014年,李华和同伴发起并成立了“重庆市璧山区新芽种植股份合作社”,采取“土地入股”的形式,发动235户农户280余亩土地入股合作社。入股农户除收取土地租金作为保底收益外,每月还能到合作社上班领取工资,还能参与合作社年底分红,实现了一块土地能拿三份收益。
李华所在的合作社积极运用现代化品牌运营思维,建立了“云深不知处”基地品牌及“寻味云涧”农产品销售品牌;采用线上商城与线下实体店体验相结合的方式销售,拓宽了销售渠道。他带领合作社先后获得了“璧山区十佳农民合作社”、“重庆市市级示范社”、“中国500强合作社”、“全国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CAQS-GAP)试点单位”等荣誉与称号。
创新产品业务“贷动”三农发展
3月23日,走在新芽种植股份合作社的田间地头,目之所及,一大片西兰花菜绿油油的,长势喜人;另一片葡萄,正在吐着花絮,挂果已为时不远。虽然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璧山区支行合作并依靠该行的信贷支持,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搞农业缺少有效的抵押物与担保难问题,一直困扰着李华与他所在的璧山农业发展商会各个会员。
面对这类客户的困境,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璧山区支行强化金融产品创新,与农担公司合作,推出了农担贷业务,不但省去了客户找担保的麻烦,而且降低了费率,减少了借款人的融资成本,让李华他们这种从事农业类种养殖的农业发展商会会员得到了极大的实惠和便利,也为农业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支持。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璧山区支行根据前期走访乡镇的情况,了解到一大批涉农商会组织成员有较大的资金需求,借助农业担保公司提供的担保平台,在收集了客户信息、了解客户用款需求后,积极走访会员客户。在客户提出贷款申请后,以高效便捷的服务,为客户提供信贷资金,获得了客户的充分认可。
不仅如此,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璧山区支行行长汪燕透露,下一步还将加大信用村、信用乡镇的建设力度,对信用村、信用户,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通过成片成群的带动“三农”发展。截止2021年2月末,已建成信用村9个,实现了小额贷款放款;通过涉农商会组织与农担平台,实现了批量涉农贷款投放。
农业强则百业强。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璧山区支行汪燕看来,要让农业更强,就要立足“三农”需求,针对农村合格抵押品较少、信用担保和保险机制缺失的特点,开发针对“三农”客户的精准化、个性化的信贷产品,在满足存量市场的同时不断拓展增量市场,提升农村的金融服务水平,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金融的支持下,更好地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