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抗战大后方新闻史研究的三重价值②|抗战大后方新闻史研究的时代价值
摘要:抗战大后方新闻史研究,是抗日战争史、中国新闻史、抗战大后方区域史的重要组成。相比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延安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新闻史,学界对当时国民政府管辖下以重庆为中心的抗战大后方新闻史瞩目不足。经过对抗战大后方新闻史的仔细研究,文章认为抗战大后方的新闻史研究从历史、时代、学理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抗战大后方新闻史研究的时代价值
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参加的一次全民族抗战,是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第一次赢得对外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重要转折。
抗日战争使得不同党派和背景的新闻工作者走到了一起,抗战时期也成为中国新闻界大团结的时代,新闻同人之今传媒2015年第7期传媒大讲坛11间的聚餐联谊、业务竞赛经常举行,物质上的互通有无则是常态,《新华日报》和《中央日报》就曾在铸字铜模和印刷纸张上互相支援,“特别是为了推进抗战胜利而广泛开展民主运动时,进步新闻战士之间的肝胆相照,团结战斗,在抗战以前的中国新闻界很难有这样的规模和深度。这种在民族解放民主建国的共同目标下的大团结,实在是中国新闻界破天荒的事。【3】”尽管不能否认战时后方极端复杂的政治环境,特别是国民党“联共”与“反共”手段的出尔反尔,但是新闻界在团结抗日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形成了强有力的同盟,这对于今天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抗日战争史首先是一部民族灾难史,中国人民做出了重大的牺牲,抗战大后方的新闻事业也不例外。《大公报》《新民报》《益世报》《商务日报》、中央通讯社等机构多次被轰炸,《新华日报》《中央日报》《大公报》多名编辑记者和职工遇难。但敌人的暴行没有击垮重庆新闻人的意志,反而激发了大家努力工作,对敌战斗的热情。《益世报》在社址被炸后发表消息,“本馆虽屡轰炸,职工虽处在破壁斜墙漏瓦之中,仍淬励精神,继续出版。【4】”《新民报》在总社被轰炸后第二天发表社论,“我们自今日起益加奋发,益加咬紧牙关苦斗,不但要保图复兴,还要迅速发展,不使敌人快意,不使爱我者沮丧。【5】”1941年,《新华日报》发表短评《陪都报业的精神》,高度赞扬重庆新闻界的这种战斗精神,“我陪都同业如时事、新民、新蜀、大公、扫荡等馆先后受许多物质上的损失。但是这种兽行,所得的结果只是更高度发挥我愈炸愈勇的大无畏精神……我们陪都同业这种坚守岗位,不惧暴力的光荣奋斗,有力地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深愿同业继续发扬这种大无畏的奋斗力量,顽强地战斗下去!【6】”这种为了崇高理想不惜流血牺牲的献身精神,永远值得当下的新闻工作者所学习和敬仰。
抗战大后方新闻史的主要书写者,在1949年之后除留在大陆的少数外,很多人去了台湾,继续新闻事业和新闻研究,如潘公展、曾虚白、程沧波、萧同兹、黄天鹏、赵君豪、朱传誉……“回观大陆新闻史学界以往的研究,对‘去台新闻人’新闻实践或理论的研究成果大多采取淡化或省略方法处理,其中又主要是否定性基调。【7】”在新时期的历史语境下,大陆新闻史学界应本着对历史负责的实事求是态度,正视“去台新闻人”在抗战大后方时期为新闻业界和学界作出的实际成果和贡献,对他们在抗战时期新闻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予以较客观的评价,进而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增进历史认同,促进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2015年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到来之际,进行抗战大后方新闻史研究,对加深海峡两岸同胞的民族认同感,增强民众国家民族意识,凝聚中华民族向心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3】姚北桦,王淮冰。报人生活杂忆——石西民新闻文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
【4】重庆抗战丛书编纂委员会。抗战时期重庆的新闻界【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5。
【5】为本报被毁告国人【N】。新民报,1941-06-08。
【6】陪都报业的精神【N】。新华日报,1941-07-12。
【7】倪延年。论民国新闻史研究的视角、难点及原则诸问题【J】。现代传播,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