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重庆大轰炸,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侵略者实施的持续时间最长、造成损害最为严重的一次残暴的非人道的战略轰炸,不仅给重庆人民造成了极其惨重的灾难,而且对重庆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生活的变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方面,严重破坏和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和建设;造成了大量市民的非正常死亡和流动;产生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在反对日机轰炸的进程中,也在一定意义上加快了重庆城市地位的提高和城市规模的扩张,推动了重庆的城市化进程;激发了重庆人民的无限愤怒和仇恨,增强了广大市民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
关键词:重庆大轰炸;社会变迁;影响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是中国的战时首都,是大后方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也是侵华日军的重要军事目标。为了摧毁中国抗战的后方基地,动摇大后方人民的抗日意志,迫使重庆国民政府屈膝投降,从1938年2月18日至1943年8月23日,日军集中了侵华陆军和海军的主要航空兵力,先后出动军用飞机9000架次,对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之久的轰炸。重庆大轰炸,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法西斯在中国制造的血腥暴行之一,其轰炸时间之长、次数之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之惨重,不仅居于中国各大城市的首位,而且在世界反法西斯各国城市中也名列前茅[1]。持续数年的狂轰滥炸,不仅给重庆人民造成了极其惨重的灾难,而且对重庆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生活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四、对重庆民众意识变化的影响
正如《国民公报》一篇社论所言,“轰炸虽使重庆市民遭受惨痛的牺牲,但同时每个人均在轰炸中求得优良的锻炼和进步”[23],日机的灭绝人性的暴行,不仅没有使重庆人民屈服,反而大大激发了无限的愤怒和仇恨,增强了他们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宗教的热忱,爱国的情绪,同仇敌忾的心理,只有因轰炸而表现而提高而加强!民族的一切美德,平时蕴藏着的,借轰炸而全盘的烘托出来!同生死,共患难,无分男女、无分贫贱的民族团结力。藉敌人的炸弹而锤炼成钢铁般的坚实。”[24]饱受日机轰炸灾难的重庆人民,化灾难为仇恨,化悲痛为力量,始终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竭诚报国,只要空袭警报一解除,工厂照常生产,商店照常开业,学校照常上课;在患难中,大家相互帮助,为了支援抗战、救助难民,出力唯恐我最少,献金不让人独多,“重庆市民在敌机轰炸下遭受不测损失,仍忠于抗战,输财输物之多,尤为全国各地之冠”[25]。
抗战时期在重庆经历过大轰炸的德国友人王安娜在其回忆录中写道:“在这里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人,也是我不能忘却的。不论贫富、也无分地位,大家都在防空洞里过着同样的战时生活,彼此互助互爱,这是平时难以想象的。共度大难,共尝艰辛,使外国的外交官和四川省的居民,使来自沿海地区的知识分子和目不识丁的农民、苦力,使来自各国的保守政治家和中国共产党人,走到一起了。”[14](p296)日本的恐怖轰炸,“加强了市民共患难的互助精神”,“起了使中国坚如磐石、团结一致的作用,它比千万次政治议论更有效地防止了抗日统一战线内部些微的隙缝所能导致的无可挽回的分裂”[14](p311)。
斯诺也曾描写他对日机轰炸重庆的观感,“实际上,重庆并不像意想中那样恐慌。许多人度过了所有的空袭,甚至没有过一次千钧一发的逃难。从全体居民说来,民气正在一天天进步着。日本已经作了好几十次的空袭,投下了好几万磅有高度爆炸力的炸弹和燃烧弹,但它不能毁灭这个首都的精神,那已经是很明白的事情了”。“轰炸在中国人的脑子里唤醒一种重建中国的决心,比敌人能够毁灭的还要快。”[26]白修德也有同样的认识,“使重庆成为伟大,而把各种各样参差不齐的男女融合成为一个社会的是大轰炸”[20](p262)。这些外国友人的认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时重庆民众意识的变化。
作者简介:潘洵(1965-),男,重庆市人,西南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中华民国史。
参考文献:
[1]潘洵,杨光彦.论重庆大轰炸[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
[14]王安娜.中国———我的第二故乡[M].北京:三联书店,1980:310.
[20]白修德,贾安娜.重庆———风云际会的焦点[A].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第十编,外国人士作品选[C].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265-266.
[23]镇静奋斗,救济同胞[N].国民公报.1940-08-22.
[24]要悲壮才能胜利[N].中央日报,1940-06-18.
[25]蒋介石在“庆祝国府胜利还都大会”上的致词[A].国民政府重庆陪都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634.
[26]斯诺.斯诺文集(Ⅲ)[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