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修复”乱象治理 | 警惕“网络传销”新陷阱 “抱团取暖”不可取
乱象频出 警惕“专业维权”诱导陷阱
近期,有不法机构组织人员以牟利为目的,利用“专业维权”名义吸引、诱导、教唆消费者以多种方式向金融机构施压,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维权”,通过“代理维权”手段收集消费者个人隐私信息。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影响社会民生和经济稳定。
名为“抱团取暖”实为“网络传销”
某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群众举报,该市“宝某公司”通过“宝某财商商学院”平台进行网络直播和网上录播“提高信用卡额度”、“专业维权退保退费”等课程,并通过小部分免费课程吸引听课者交纳费用成为会员或事业合伙人。成为会员首先需交费999元、成为事业合伙人需交费4999元。会员或事业合伙人可收听收看所有课程,还同时享有发展下线会员的资格,可通过发展下线获得相应报酬。以建立微信群组方式发展下线,宣称专人指导群内人员进行有关贷款减免、退息等操作,已成功代理大量减免、退息等案例,并以此收取客户手续费等。经调查,该平台多人获取佣金金额累计高达几十万余元,平台会员有数万人,根据入会最低标准999元,该平台仅拉人入会收取的金额就高达百万余元。经多地多名受害人报案,涉案金额巨大,引起警方高度重视,并联合该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打击取缔。
其模式主要是利用网络的不断发展、变异,将传统传销以网络传销方式渗透到社会消费人群中,相比传统传销更具社会危害性。以敛财为目的的“抱团取暖”组织,通过向社会宣传引诱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以缴纳会员费的形式发展会员,按照加入先后顺序组成层级,以发展会员数量作为返利依据,骗取财物,金额巨大,对市场经济稳定造成恶劣影响。
类似退费维权行为涉嫌诈骗
业内律师表示,这些“教唆”分子正是利用贷款者想要摆脱还款的侥幸心理,虚构事实,伪造材料,谎称能够替他们免除贷款或者利息,其实这是一种标准的诈骗,这种行为已经涉及触犯刑事法律上的诈骗罪。因此,如果消费者落入“代理维权”的骗局,一定要及时报警,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作为消费者,要正确看待金融产品,梳理科学的金融消费理念,通过正规渠道正确了解资金成本、抵押、担保、报销责任、现金价值、除外责任、退保等金融概念,提高自身金融风险的防范意识,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针对目前的金融市场乱象,各地相关监管机构已陆续出台《关于防范“退保理财”骗局的风险提示》,提示消费者防范风险。2021年10月19日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管局、重庆银保监局、重庆市市场监管局、重庆市公安局联合下发《关于防范金融领域代理维权风险优化营商环境的通告》。通告指出:金融机构合法合规经营,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持续加大金融知识普及宣传力度,帮助消费者树立理性的金融消费理念,完善消费者投诉机制与畅通投诉渠道,不断提高金融消费者的满意度。
坚守金融服务初心 守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平安普惠重庆分公司作为地区小微信贷服务领军企业,积极响应上级监管单位号召,联动地区权威机构面向社会消费人群开展“平安守护者行动——维C计划”赋能消费者金融素养的提升。通过“线上+线下”双驱动模式,开展直播、云课堂、情景剧演播,线下深入小微集群、设点宣传“反诈、防诈”知识普及。通过一对一的宣传,让消费者更加关注网络诈骗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平安普惠重庆分公司自成立以来,已开展35场“消费者权益”守护活动,覆盖人数超6万人。连续2年入围“3.15金融消费安全责任企业”榜单。2021年被重庆市江北区公安分局反诈中心授予“江北区反诈中心合作单位”铜牌,这是分公司反诈工作中的又一个里程碑,意味着“消费者权益保护行动”已迈上新的台阶。通过将金融服务工作与网络信息安全守护工作进行紧密结合,从真正意义上提升全民反诈意识,有效地增强民众对金融诈骗风险的防范能力,为构建安全和谐金融环境贡献普惠力量,为小微企业主提供更安全、更有温度的金融服务。
相关提示:
若借贷人因各类原因确实无法正常还款,首先应第一时间通过官方客服热线、APP等正规渠道联系金融机构,按照机构要求提供证明文件,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逾期欠款问题。第二,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要随意把身份证、银行卡、债务情况等个人隐私信息告知陌生人,谨防不法分子冒用个人信息办理借贷业务。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按时履约还款,提高警惕意识,防范诈骗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