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说 | 星巴克事件 仅靠金玉其外无异于自掘坟墓
食品安全无小事,冷冻过期配料的做法,寒的是消费者的心。

青年说 | 星巴克事件 仅靠金玉其外无异于自掘坟墓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12-18

13日上午,无锡市两家星巴克门店被曝光经营“潜规则”:过期食材继续使用、配料标签随意篡改、“飞行检查”应付了事等等。食品安全问题底线不容践踏,消息一出便引发了舆论哗然。@星巴克中国回应称,两家涉事门店已第一时间进行了闭店整改,内地所有门店均立即启动了食品安全标准执行情况的全面自查。

入驻中国22年以来,星巴克已在内地开设了5000多家门店,官网上豪气地展示着“中国食品健康七星奖”“中国食品行业最受消费者信赖品牌”等30项荣誉。从原料管理到运输物流再到门店经营,星巴克声称执行的是食品安全“金标准”。这是星巴克成立的第50个年头,然在2021财年的末尾遭遇了“滑铁卢”。

“用每一杯咖啡传递独特体验”,如果一杯咖啡由过期配料“特调”制成,滋味恐怕确实非比寻常。记者卧底调查发现,涉事星巴克门店存在一系列食品安全隐患:人为“延长”原料保质期,售卖开封后的隔夜糕点,用吧台毛巾擦拭垃圾桶。上至店长,下到员工,视标准和规范为无物,面对突击检查也敢在眼皮子底下“偷梁换柱”,反映了其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监管工作虚浮的问题。这样的情况是个别还是一般,不少消费者心中都升起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若是连最基本的安全关都浑水摸鱼,何谈有资格担得起行业标准的“天花板”呢?

食品安全无小事,冷冻过期配料的做法,寒的是消费者的心。作为标杆性企业,星巴克之过无疑辜负了消费者的喜爱和信赖,同样也减损了自身的品牌信誉。诚然,从认错态度上来说,星巴克能够第一时间整改,全面盘查所有门店还是值得肯定的。但品牌形象一旦出现裂痕,想要修复如初并非易事。与其亡羊补牢,不如防患于未然,把食品安全落实到日常工作中。试图篡改食物“保质期”标签,只会让自己遭到反噬,被消费者打上“无良”烙印。

还记得前不久“蜜雪冰城”“奈雪的茶”“胖哥俩肉蟹煲”等连锁店接连“翻车”,如今星巴克号也掺进了杂质。行业警钟不绝于耳,网红餐饮品牌事故频出,问题根源究竟出在哪里?说到底,还是企业向经济利益低了头。树大有枯枝,根除问题仅凭企业用“良心”进行自我约束还远远不够。

保障广大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亦需要有关部门健全监管体系,严格把控食品流入市场,严厉打击食品安全问题。同时提升企业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违规成本,从源头治理,让企业不能为、不敢为、不想为。

食品安全意识时刻为先,要实现长效发展,企业应时时为自身信誉“保鲜”。筑牢食品安全防护墙,每一位相关工作者都不能疏忽。都视食品安全为己任,老百姓才能真正吃得安心。

作者:陈璐(重庆大学)

华龙网《青年说》投稿邮箱:hlwqingnianshuo@126.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分享
新浪微博

青年说 | 星巴克事件 仅靠金玉其外无异于自掘坟墓

2021-12-18 15:42:00 来源:

13日上午,无锡市两家星巴克门店被曝光经营“潜规则”:过期食材继续使用、配料标签随意篡改、“飞行检查”应付了事等等。食品安全问题底线不容践踏,消息一出便引发了舆论哗然。@星巴克中国回应称,两家涉事门店已第一时间进行了闭店整改,内地所有门店均立即启动了食品安全标准执行情况的全面自查。

入驻中国22年以来,星巴克已在内地开设了5000多家门店,官网上豪气地展示着“中国食品健康七星奖”“中国食品行业最受消费者信赖品牌”等30项荣誉。从原料管理到运输物流再到门店经营,星巴克声称执行的是食品安全“金标准”。这是星巴克成立的第50个年头,然在2021财年的末尾遭遇了“滑铁卢”。

“用每一杯咖啡传递独特体验”,如果一杯咖啡由过期配料“特调”制成,滋味恐怕确实非比寻常。记者卧底调查发现,涉事星巴克门店存在一系列食品安全隐患:人为“延长”原料保质期,售卖开封后的隔夜糕点,用吧台毛巾擦拭垃圾桶。上至店长,下到员工,视标准和规范为无物,面对突击检查也敢在眼皮子底下“偷梁换柱”,反映了其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监管工作虚浮的问题。这样的情况是个别还是一般,不少消费者心中都升起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若是连最基本的安全关都浑水摸鱼,何谈有资格担得起行业标准的“天花板”呢?

食品安全无小事,冷冻过期配料的做法,寒的是消费者的心。作为标杆性企业,星巴克之过无疑辜负了消费者的喜爱和信赖,同样也减损了自身的品牌信誉。诚然,从认错态度上来说,星巴克能够第一时间整改,全面盘查所有门店还是值得肯定的。但品牌形象一旦出现裂痕,想要修复如初并非易事。与其亡羊补牢,不如防患于未然,把食品安全落实到日常工作中。试图篡改食物“保质期”标签,只会让自己遭到反噬,被消费者打上“无良”烙印。

还记得前不久“蜜雪冰城”“奈雪的茶”“胖哥俩肉蟹煲”等连锁店接连“翻车”,如今星巴克号也掺进了杂质。行业警钟不绝于耳,网红餐饮品牌事故频出,问题根源究竟出在哪里?说到底,还是企业向经济利益低了头。树大有枯枝,根除问题仅凭企业用“良心”进行自我约束还远远不够。

保障广大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亦需要有关部门健全监管体系,严格把控食品流入市场,严厉打击食品安全问题。同时提升企业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违规成本,从源头治理,让企业不能为、不敢为、不想为。

食品安全意识时刻为先,要实现长效发展,企业应时时为自身信誉“保鲜”。筑牢食品安全防护墙,每一位相关工作者都不能疏忽。都视食品安全为己任,老百姓才能真正吃得安心。

作者:陈璐(重庆大学)

华龙网《青年说》投稿邮箱:hlwqingnianshuo@126.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一懿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