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专项债亟需靠前发力,确保更多优质项目早发行、早使用、早见效,以更好发挥其拉动有效投资和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作用。应适度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优化额度分配,加强部门协调,使债券发行与使用无缝衔接。
为应对新的风险和挑战,中央多次就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使用作专门部署。当前,专项债亟需靠前发力,确保更多优质项目早发行、早使用、早见效,以更好发挥其拉动有效投资和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作用。
今年,专项债发行和使用进度显著快于往年。根据财政部数据,3月底已发行新增专项债约1.25万亿元,占提前下达额度的86%,比去年同期增加1.23万亿元。但目前部分地方的专项债发行和使用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存在前期工作不扎实、拉动投资不及预期等问题。应看到,专项债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涉及多个环节和多个主体。为更好发挥专项债的政策效能,一方面要基于项目全流程持续强化“借、用、管、还”制度,另一方面要基于多主体协同形成部门合力,又快又好发挥专项债的积极作用。
应适度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优化额度分配。我国各地区差异大,部分地方高质量的专项债项目储备不足,原因在于专项债适用范围内能实现收益自平衡的项目较少,或因财力有限、配套投入不到位而无力开展项目。对此,财政部合理扩大了债券使用范围,并不断优化额度分配。在保持交通、农林水利、保障性安居等九大领域投向总体稳定基础上,扩围了三个领域。一是惠民生、解民忧等领域,如城市管网建设项目;二是增后劲、上水平项目,如新基建项目;三是补短板、强弱项项目,如乡村振兴项目。此外,综合考虑各地财力、债务风险、项目成熟度、激励约束等因素,坚持“举债与偿债能力相匹配”“资金跟着项目走”等原则,合理分配额度,确保尽早落地见效。
加强部门协调,做细做实项目前期工作和施工准备,确保债券发行和使用无缝衔接。专项债发行使用涉及横向和纵向多级部门,如缺乏有效协调,会使项目审批、债券发行不确定性加大,使用进度不理想。因此,要加强部门协调,做深、做细、做实项目储备和发行工作。在强化各部门协作基础上,用好专业中介机构,结合项目合规性、成熟度、收益平衡、优先序等因素筛选项目、编制方案,滚动建设高质量项目库。此外,构建跨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加快办理项目用地、规划许可、环评、施工许可等手续,加快推进市政配套等工作,为后续加快债券使用、工程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统筹安排国债、地方债发行,加强财政金融协调。今年新增政府债券额度达到7万亿元,还要发行较大规模再融资债券。为确保如期、有序完成发债任务,避免各地扎堆发行,应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好国债、地方债发行节奏,确保在年内有较充足的时间形成实物工作量。各地应抓紧将新增限额对应到符合条件的项目上,充分考虑支出需要、库款水平以及债券市场因素后确定发债计划。当然,这也需要中央统筹协调全国各地发债计划,衔接好国债与地方债、不同地区地方债的发行。此外,需要加强财政、金融协调配合,促进专项债供求合理均衡、有序发行。
据实采取调用库款、督查监管、用途调整等举措,确保使用进度和实物工作量。要进一步压实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责任,抢抓“时间窗口”,多措并举确保债券支出进度和形成足额实物工作量。其中,对预算已安排债券资金的项目,可先行调动库款开展招标、施工等工作,等债券发行后再回补。同时,应用好信息化平台、加强穿透式监测,督促主管部门、项目单位在保证工程质量前提下加快进度。实施进度通报预警和整改制度,形成资金使用进度、绩效与以后年度额度分配挂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