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贴:“十四五”规划相关“信用”名词释义
近年来,随着信用体系建设顶层设计工作的不断完善,我国社会信用整体水平逐渐提升。2021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简称“十四五”规划)中,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成为了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十四五”规划中到底出现了哪些信用相关名词,而这些名词又该作何解释呢?华龙网信用频道带你一起去了解。
名词一:失信惩戒措施清单
失信惩戒措施是指国家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依法依规对失信行为主体采取的信用惩戒措施。
失信惩戒措施清单是指按照法律法规和党中央、国务院政策文件要求编制的用于明确失信惩戒措施的清单。
名词二:公共信用信息目录
公共信用信息目录是指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党中央、国务院政策文件编制的用于明确公共信用信息范围的目录。公共信用信息是指国家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履行法定职责、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产生和获取的,可用于识别、分析、判断信用主体社会信用水平的客观数据和资料。
名词三:失信主体信用修复机制
失信主体信用修复机制是指失信主体按要求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的,根据其申请按规定移出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终止共享公开相关失信信息或者对相关失信信息进行标注屏蔽删除等,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的必要补充、增强信用主体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保障失信主体权益,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优良信用环境。
名词四: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是指对国务院以清单方式明确列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禁止和限制投资经营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级政府依法采取相应管理措施的制度安排。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
名词五:影子银行
影子银行是指正规银行体系之外,具有流动性和信用转换功能,存在引发系统性风险或监管套利可能的机构和业务构成的信用中介体系。与美国等国家高度证券化、衍生品化的影子银行不同,我国金融体系以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为主,影子银行主要表现为银行、信托公司、基金公司等各类持牌金融机构,通过契约型资管产品,开展信用中介业务,如同业理财、资金信托、货币市场基金等,除此之外,还包括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网络借贷 P2P 贷款、民间借贷、非股权私募基金等业务。
名词六:企业环境治理责任制度
企业环境治理责任制度是指规范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依法承担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以及信息公开等环境责任和环境行为的制度体系,具体包括排污许可、达标排放、清洁生产、深度减排、绿色发展、排放标准、企业自律、执法监管、损害赔偿、信息公开、信用评价、社会监督等一系列具体管理制度、法规政策、技术标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