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说节气·立夏:绿荫冉冉 万物并秀
编者按
一年四季 ,二十四时;风景更迭 ,各美其美 ;手握剪子 ,纸呈其意;穿梭其间 ,感润于心。
每个节气都是一首诗,一首民间小调,是斗转星移中的百姓烟火,是四季更替里的柴米琼浆。今推出“剪纸说节气”栏目,邀请重庆市非遗剪纸传承人,“剪裁”节气故事,展现非遗魅力,用大地上蓬勃生长的诗行吟诵民族血脉里的基因故事。
(诗词)
《立夏》
汉 司马相如
南疆日长北国春,蝼蛄聒噪王瓜茵。
新尝九荤十三素,谁家村西不称人。
(简介)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
(气候)
时至立夏,气温明显升高,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夏季是许多农作物旺盛生长的最好季节,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以及充沛的雨水给植物提供了所需的条件。
(农事)
立夏前后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季节,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
(物候)
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意思是说,这一时节,蛙类动物开始在田间塘畔鸣叫觅食,蚯蚓也爬出地面呼吸新鲜空气,乡间田埂的野菜日日攀长,逐渐成熟。
(习俗)
立夏有迎夏仪式、尝新活动、吃蛋、斗蛋游戏、称人等习俗。
迎夏仪式
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立夏日,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举行迎夏仪式。明代《帝京景物略》里记载,“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可见在明代,一到立夏这天,朝廷掌管冰政的官员就要挖出冬天窖存的冰块,由皇帝赏赐给官员。
尝新活动
江南地区有立夏尝“三新”的习俗。南京人的“三新”指的是玄武湖的樱桃、高淳的青梅、镇江的鲥鱼;在苏州,“三新”是新熟的樱桃、青梅和麦子;常熟地区则有吃“九荤十三素”的讲究。总之,立夏是个品尝新鲜时令食物的好时节,而立夏所尝“三新”,多为清淡之味,也正应夏令“宜清淡而远厚味”的饮食规律。
吃蛋
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从立夏起,天气渐渐炎热起来,许多人会感觉乏力,食欲减退,逐渐消瘦,即所谓“疰夏”。尤其是儿童,更易疰夏。每年立夏时,很多地方都有吃“立夏蛋”的习俗,人们认为立夏吃蛋能预防暑天常见的食欲不振、身倦肢软、消瘦等苦夏症状。另一种说法是:立夏后,农事开始繁忙起来,人容易疲乏,吃红枣鸡蛋,是为了补充体力。在嘉兴地区,立夏蛋里也有咸鸭蛋的身影,这时的咸鸭蛋都是在清明前腌制的,一个月后的立夏正好食用。
斗蛋游戏
“立夏蛋,满街甩”,斗蛋通常是小孩子们的游戏。要用熟鸡蛋,一般是用白水带壳煮的囫囵蛋(蛋壳不能破损),经冷水浸过,然后装在用彩色丝线或绒线编成的网兜里,让孩子挂在脖子上。斗蛋的规则挺简单,说白了就是“比比谁的蛋壳硬”:大家各自手持鸡蛋,尖者为头,圆处为尾,蛋头撞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斗破了壳的,认输,然后把蛋吃掉。蛋头胜者为第一,蛋称大王;蛋尾胜者为第二,蛋称小王或二王。
立夏秤人
南方民间流传着立夏秤人的习俗。中午吃过立夏饭,人们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凳子或竹筐,大家轮流坐到上面秤人,主要称老人和小孩。一般到了夏天,由于气候炎热等原因,人们的体重多少都会下降,此举意在避免疰夏,反映了人们祈求夏日清静安乐的美好愿望。
特别鸣谢:重庆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重庆市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 重庆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市堰兴剪纸代表性传承人 徐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