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盘点:重庆出台多条金融措施扩大信贷投放
国家信用动态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继续加大助企纾困力度,2022年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将重点组织落实好8个方面26项任务。
为进一步提升企业融资便利度,《通知》提出,推进涉企信用信息整合共享,加快税务、海关、电力等单位与金融机构信息联通,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对小微企业的覆盖面。
2022年,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全球经济形势下,第六个“中国品牌日”如期而至。与以往不同,今年有一个趋势十分明显: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重新认知、重新理解“诚信”。
如果说品牌是企业穿越经济周期的舟楫,那诚信就是这艘船的压舱石,风浪越大,作用越明显。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严峻,已成为发案最多、上升最快、涉及面最广、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犯罪类型,其中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冒充客服、冒充公检法5种诈骗类型发案占比近80%,成为最为突出的5大高发类案,其中刷单返利类诈骗发案率最高,占发案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涉案金额最大,占全部涉案资金的三分之一左右。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与全国工商联联合印发通知,开展2022年助力小微市场主体发展“春雨润苗”专项行动,推出“政策暖心、服务省心、解难舒心、护助可心”4大类主题活动12项行动措施,切实为小微市场主体办实事、解难题。
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意见明确,建设全国统一大市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要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通,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
重庆信用动态
近日,重庆聚焦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困难领域,制定了26条措施,为全市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撑。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26条措施对金融机构的具体要求涉及多个方面。如:积极运用降准释放资金、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支农支小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以及科技创新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及各类优惠资金,持续扩大信贷投放。
“征信洗白”“征信修复一站式服务”“直连央行征信系统”......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信用记录的关注度与日俱增,出现了帮助信息主体消除不良征信记录的所谓的“征信修复机构”,让不少人上当受骗。
今年3月中旬以来,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多措并举治理“征信修复”乱象,打击非法征信活动,维护信息主体合法权益。目前,重庆已重点治理疑似经营征信修复业务机构7家、注销2家机构、调整4家机构经营范围,征信修复”乱象专项治理行动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三、@全体重庆人 5月18日起 重庆实施公共场所卫生信用管理
5月18日起,重庆市将实施《重庆市公共场所卫生信用管理办法(试行)》,公共场所是什么?该办法的实施和我们有什么联系?怎样实施差异化监管?这么多问题怎么破?来看华龙网信用频道为你梳理的图解,一起来涨知识吧!
2022年一季度,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重庆银行业保险业的普惠金融服务进一步提质增效,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明显实效。截至一季度末,全市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余额达1941.8亿元,同比增长28.5%。
为应对当前疫情等因素影响下经济发展“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持续加大形势,发挥好金融畅通经济、纾困企业、托底民生的重要作用,推动金融资源直达、准达、快达,为全市“稳企业 保就业”提供更有力、更高效、更精准的金融服务,重庆银保监局出台金融直达二十二条工作措施,进一步支持困难行业、中小微企业、个体经营者、新市民及灵活就业人员。
各省市信用动态
在纵深推进信用村建设工作中,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抢抓电子商务进农村发展机遇,着力拓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授信成果运用范围,创新推动信息生信用、信用变信贷、信贷促发展,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三农”领域,推进本地农村电商与农业、文化、旅游三模式融合发展。
余文建介绍,为做好金融支持复工复产工作,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根据总行、总局以及市政府相关政策文件精神,于日前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共包括7个方面20条具体措施。其中在信贷支持方面重点是三条。第一是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第二是加大对普惠群体的信贷支持。第三是强化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
今年,市场监管部门将在民生领域大力推行诚信计量建设工作,按照“政府培育+自我承诺+社会监管”模式,开展“诚信计量承诺单位”建设,建立诚信计量信用信息收集系统,与“河北省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河北)”实现信息共享。畅通投诉举报等信息渠道,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单位实施重点监查,严格落实相关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等措施。
2021年9月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市场监督管理信用修复管理办法》,为符合条件的失信企业消除不良影响、重塑良好信用,帮助其“改过自新”、走出困境,重新轻装上阵。今年3月1日,《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提升登记注册服务,完善注销、撤销登记制度,准入准营便利化程度大幅提升;《条例》还首次设立歇业制度,让有经营意愿的困难市场主体主动暂时“休眠”,“停机保号”,既可以合法降低运营成本,又能够保留字号、商标等合法权益,为今后发展留住青山。
今年以来,青海银保监局深入贯彻落实《青海省进一步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加强监管引领,强化政策传导,引导辖内银行机构加大服务业金融支持力度,助力全省服务业恢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