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爆发后,广大西南、西北地区成为抗战的大后方。由于东部沿海大量人口迁入内地,加快了西部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在经济上,大量人口迁入大后方各城市,推动了大后方城市化进程;在文化教育方面,大量高素质人口迁入后方,壮大了大后方学校的师资力量,提高了大后方学校的生源质量,进而推动了大后方教育的现代化;在社会生活习俗方面,沿海内迁人口的生活方式,直接影响了大后方居民的生活方式,加速了大后方社会习俗的现代化。通过现代化的角度,分析抗战时期的人口内迁对西南大后方现代化进程的深远影响,可以看出战时中国西部地区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特殊性。
一、人口内迁与西南城市化
1937年抗战爆发以后,华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及珠江三角洲地区,都相继成为直接作战的战场。这些地区政府官员、工人、学生、难民等,为躲避战乱,纷纷迁往西南的四川、西康、云南、贵州、广西和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大后方地区,形成了中国现代史上的一次大规模人口内迁运动。至于有多少人迁入大后方,目前学术界说法不一,人口学家陈达估计抗战期间有1425万人口迁往大后方[1],陆仰渊认为迁移人口达到5000万[2],孙艳魁经过研究认为有6000万人口迁往内地,占当时整个中国人口总数的15%以上[3]。这些西迁的人口,大都进入后方城市,城市不能容纳时,再入内地市镇或乡村。原因很简单,城市交通便利,而且住房容量大,日用品供给容易,但在市镇乡村则人地生疏、生活不便[4]。
战时大量内迁民众纷纷涌入大后方各个城市,使得大后方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尤其是西南城市人口增加更为明显。抗战前,西南城市人口数量都不大。1936年成都人口为48.1万人,重庆人口1934年为28.1万人,昆明14.4万人[5]。抗战爆发后,由于大量人口迁入,这些城市人口数量迅速增加,重庆人口由1937年的47万增加到1946年的124万,成都人口1945年增加到70.9万[6],贵阳人口由1936年的11.5万增加到1942年底的19.9万[7],昆明人口增加到30余万,桂林城市人口由1936年的7万人增至1941年的11.9万人[8]。不仅大后方的中心城市人口迅速增加,而且一些中小城市也因为外地人口的大量涌入而发展迅速。处于湘桂铁路和黔桂铁路的柳州,城市人口由1932年的2.82万人增至1942年的8.15万人[9]。
战时大量的内迁民众也推动了西南城市商业的发展。在内迁的大量人口中,很多人经济实力雄厚。据国民政府中央赈济委员会万县难民总站调查,1938年11月至1939年9月,经过万县进入四川的难民共计26000人,其中城市小商人占50%,工商学界占15%,农民仅占2%~3%[10]。人口大量内迁,无疑会推动后方城市的商业发展。如战时重庆的商业发展就十分迅速,据统计,加入重庆市商会的同业公会,1939年仅39个,而1940年则增至69个,1941年3月为86个,1942年初为88个,呈逐年稳步增长之势[11]。大量的外来人口带来了大量的资金,还直接拉动了大后方城市的消费,刺激了后方城市商业的繁荣。如成都,随着抗战的爆发,城市并没有受到破坏,反而较战前更加繁华,正如时人描述“成都城内,街衢宽阔,市廛节比,一到夜晚,在果大街、总府街一带,灯烛辉煌,珠光闪耀,真是一幅诱人的景象……自抗战发动后,这平素幽静和古雅交织的城都市街,平添了六七万人,顿时有许多红男绿女点缀着。入夜后,在热闹的春熙路上,恍如十里洋场,大有上海都市的风光”[12]。成都的繁华可见一斑。昆明“正义路此为全城唯一干线,由金马碧鸡两坊间左折进近日楼而迄马市口,长约五里,昆市精华均夜此,举凡一切百货商店、国货公司,大药房等林立两旁。近日楼前,每初有花市,万紫千红,一片卖花声中,鲜艳悦目。路之中心,古坊矗立,题曰“天开云端”“地靖坤维”。入夜则霓虹闪烁,仕女摩肩擦背。”[13]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成为大后方中心城市,较战前更加繁荣,“重庆主要商业市场,汇集于城区陕西街、武库街、都邮街、小樑子及新街口等街道的两旁……因此热闹情况,较上海南京路有过无不及。五三以前,总算薄薄的柏油路上,由粉香肉腻的士女们交织地熙来攘往,为支撑商业市场的骨干,而尤以脚底下人为多。”[14]
此外,内迁的沿海地区技术工人,还直接推动了西南城市工业的发展。在内迁人口中,包括大量工程技术人员、熟练工人等,他们为后方城市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在整个大后方究竟有多少技术工人内迁,林建曾认为到1940年内迁技术工人有20000人[15],而据四川省民政厅的统计,仅四川,从1938年至1941年期间,迁川的技术工人总共就有25430人[16],这些技术工人遍布机械、纺织、化学、电器制造、矿业和钢铁等各个工业部门,迅速弥补了大后方各厂技术力量的不足,改变了产业工人中技术水平的结构。以重庆的机器业为例,到1939年8月为止,85家机器厂的4172多名工人中,熟练工人约占66%,而这些熟练工人,大部分是内迁工厂的工人[17]。这些技术工人有力地推动了西南大后方城市工业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达:《现代中国人口》,廖宝昀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94、46、101、100、99、102、96、96、46页
[2]陆仰渊:《民国社会经济史》,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第636页
[3]孙艳魁:《苦难的人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48页
[4]孙本文:《现代中国社会问题》(第二册),商务印书馆,1943年,第261页
[5]《中国50000人口以上都市表》,《地理学报》1937年第4卷,第17~21页
[6]沈汝生孙敏贤:《成都都市地理之研究》,《地理学报》1947年第14卷,第23页
[7]谢本书温贤美:《抗战时期的西南大后方》,北京出版社,1997年,第209页
[8]陈正祥:《广西地理》,中华书局,1946年,第118页
[9]柳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柳州市志》(第一卷),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87~188页
[10]《过万难民分配各县安置,介绍职业从事生产》,《中央日报》1939年9月27日第2版
[11]傅润华汤约生:《陪都工商年鉴》,文信书局,1945年,第7页
[12]《飞跃中的西南建设》,国民出版社,1939年,第33页
[13]帅雨苍:《昆明漫记》,载《浪迹滇黔桂》,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3页
[14]顾梦五:《闲话战时首都》,《旅行杂志》1939年第13卷,第10页
[15]林建曾:《一次异常的工业化空间传动———抗日战争时期厂矿内迁的客观作用》,《抗日战争研究》1996年第3期,第98~99页
[16]《抗战期间迁川工厂概况》,《四川档案史料》1985年第4期,第28页
[17]国民经济研究所:《重庆之机器工业》,《经济动员》1939年第6期,第1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