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书画名家档案|阮斌书法:自由书写的指向
自由书写的指向——评阮斌的书法创作
在我看来,书法是最接近自由的一种艺术,真正的书写必须是基于内心自由的触碰。最近,非常有幸接触到阮斌的草书,不知不觉被蕴藏其中自由书写的指向所触动。
这种源自于自由书写的指向究竟是怎样形成与获取的?在笔者看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为一位书家不断积累的深厚性,二是阮斌书写中自由飘逸的心性指向,三是阮斌书写观念的穿越性。
作为中国当代书法界具有真性情的书家,阮斌不仅在继承传统书法上态度严谨,而且一直为中国当代书法的创新一直躬耕不休。尤其是对隶书碑帖的书写研习,可以说在今天的书法界是难能可贵的。之所以如此,我想其中蕴藏着十分深厚的内在根源。阮斌的书写正好从中挖掘和采集到了这一丰富的思想矿脉,并由此孜孜不断地临写探源,那种笔墨之间的自由书写能量不由自主地在书家的笔下得到最为直接的传承和发扬。人们常说,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的线的艺术,线在人们的心目中始终是柔软曲折、绵延不尽的自由延伸,犹如河流的自然本性。笔者之所以这样来还原线的这一本性,实则是受阮斌书写的抒情性激发,阮斌在接受隶书碑帖的结构体式和历代草书大家的自由飘逸的书写精神之后,似乎将书写的线条进行了自身体验之后的精神重铸,那些柔软的线条一经艺术家的笔墨冶炼达成了一种充满指向的纯粹,柔软演变成柔韧,曲折演变成精神探险,从而产生一种深厚的内在指向,整个书写转化成一种纯粹的、自由书写的视觉呈现。线条在阮斌的书写之中转换成绵延不绝的抒情性乐谱,既坚如磐石,又游刃有余。这使我想起《论语》中的一句话:“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种感受在阮斌的书写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形成了一种来自于当代书家特有的注重内在笔力表现的书写方式。
在阮斌的书写中,始终弥漫着一种内在自由书写的人格气质,既深入又鲜活。当你面对阮斌的书写时,你会不由自主被他那种内在的书写旋律和生命节奏所击中。有不少同仁在谈到阮斌的书法作品时,很容易被他精湛的书写笔法和书写技艺所折服,在笔者看来,有关这一点当然是无需置疑的。问题的关键在于,阮斌的书写远远超越了一般的技术指标,他的系列创作一以贯之地指向自由书写的纯粹性,这是更为本质的精神能量。
阮斌的书写始终给我一种新的启示。中国书画的视觉魅力从根本上讲,就是线的自由发展,而这种线同中国书画特定的笔墨语言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换一种方式说,掌控笔墨语言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独特表达方式。这种独特性就表现在中国历代文人的诗性情怀所在。离开了中国汉字,离开了中国人文传统的诗文精神灌注,离开了中国书法特定的线条,中国书法艺术的独特身份就不复存在。“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种人文精神始终灌注在中国书法艺术的内在生命之中。从阮斌的书法艺术而言,更能充分地领悟到这一点。中国书法艺术,归结起来就是线的艺术,而线则是视觉抽象的边界,或者说线是贯穿具象与抽象的血脉。在中国书画艺术中,这种线的因素是通过书写得以表达和实现的,所以这种线的艺术又在一个特定的角度形成了书写的艺术。可以这样说,历代的中国文人都是书写中确立自己的文人身份的。从写诗,到写字,到写画,无不与诗性的书写保持着密切的关联。
从根本上讲,阮斌的书写体现出对当代中国书法现实困境的双重穿越。一方面,阮斌深谙作为一个现代书法家所面临的困惑,要突破中国当代书法所面临的危机,必须从中国书法的源头开始探索。朱熹说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从源头开始寻找,才会找寻到中国书法艺术的生命之源,才有可能让书法艺术最初的泉源滋润自己的艺术生命。阮斌正是从碑帖简牍中,从书写的每一道源头中开始的,而且深得其中的艺术滋养。作为一名心性纯粹的书法家,阮斌从碑帖简牍中寻找的不是一般纯技法性的书写源头,而是尽可能寻找到自己与中国历代书家的精神默契,为自己的书写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阮斌凭借自己作为一名当代书家的宽阔视野,研习碑帖简牍,但从不局限于碑帖简牍,每一次研习都是一次对碑帖简牍新的思考和新的解释,同时将碑帖简牍纳入到当代艺术语境之下进行全新的创作实践,由此释放出独具一格的充满自由书写纯粹的视觉能量。由此,我感受到阮斌在穿越中国当代书法创作困境的艺术态度和由此而显示出来的独特艺术风貌,自由而纯粹,古拙而高远。
(作者:邱正伦,系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艺术家简介:
阮斌,贵州毕节人,民革党员,北碚区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书法家协会刻字委员会委员,重庆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重庆市青年社会组织联席会议副主席。西南大学中国当代城市美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华夏大家》杂志副社长,艺术策展人,主持重庆周末书画研修班教学工作,多次担任重庆市青少年书法大赛评委,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全国书法展览。
部分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