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重庆 | 毕业季:走入职场第一步 谨记诚信求职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刘薇薇 岳思佳)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在这个夏天,无数高校学子离开“象牙塔”,正式踏入职场。面对激烈的求职竞争压力,如何才能从大批求职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应届毕业生面临的第一项考验。
华龙网信用频道梳理了往年应届毕业生中出现的真实造假案例,为广大学子提供前车之鉴,提醒大家要爱惜羽毛,不要轻易进行造假行为,牢牢守住诚信底线。
案例一 简历造假
梁某作为应届毕业生入职大连市某企业,2021年8月,单位和他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同年,用人单位在新招聘员工时发现有应聘者学历造假,开始清查单位所有近年来入职员工的学历情况。由于没有在学信网上查到梁某学历,单位便以学历造假为由,宣布解除与梁某的劳动合同。
编者提醒:把简历整得高大上,固然能吸引招聘单位的注意力,但如果添加根本不存在的荣誉和资历,即使用人单位一时没有识别出来,也难免在日后的职场生涯中原形毕露。
案例二 毕业论文造假
2021年,湖南大学软件工程硕士毕业生陈某被举报论文涉嫌全文抄袭。接到相关举报后,湖南大学成立了专门工作组认真开展核查。经查实,陈某硕士论文《面向新媒体的新闻缩写关键技术研究》构成学术不端。依据相关规定,湖南大学不仅撤销了陈某硕士学位,还取消了其导师唐某“研究生导师教师”资格。
编者提醒:不管是学术研究,还是平时的考试,作为学生都应该诚实守信。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方式,虽然可以赢得短暂的心理满足,却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一旦东窗事发,就会让自己身败名裂。
案例三 从业资格证造假
2021年,一家北京的公司发现,一名应聘的年轻人提交了伪造的从业资格证书,于是要与其解约。谁知道对方竟不同意解职,还与公司对簿公堂。
“王先生应聘时只有24岁,考虑到他年轻没有经验,不想录用,但因为他有从业资格证书,才聘任他为土建工长”。公司一位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王先生开始上班之后公司很快发现“他不能胜任工作,没有责任心,造成石材浪费,其负责的工程不能按时完工”。
随后,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对王先生求职资料进行了核实,发现其应聘时提交的证书确系伪造。公司决定与王先生解除劳动关系,工资计算到通知之日,但王先生拒绝在解除劳动合同手续上签字。王先生由此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
仲裁裁决不解除双方劳动关系,公司按每月2500元的标准,支付7月份之后未支付给王先生的一个半月工资。公司不服裁决,将王先生起诉到法院。法院审理后,认定公司解除与王先生的劳动关系并无不当。
编者提醒:用假证当敲门砖,也许可以让求职者进入自己心仪的单位,但是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话总有被拆穿的时候,到时候就悔之晚矣了。
案例四 入职体检造假
小宋和小冯2019年参加了当地教育系统公开招聘教师考试,并通过了笔试。二人均因身体原因担心体检不能通过,于是通过百度贴吧搜索等方式找人代替体检,并在拿到代检的体检报告后顺利入职。不料,在入职3个月后,二人所在的学校就组织了一次教职员工的常规体检。因此次体检需由全体教职员工统一参与,二人无法找人代检,暴露了真实的身体状况。最终,学校以入职体检造假为由与二人解除了劳动合同。
编者提醒:入职体检不容弄虚作假,这不仅是对用人单位的诚信承诺,而且对于餐饮、食品、住宿等行业来说,提供真实的身体健康证明更是对从业人员和服务对象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