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说节气·小暑:出梅入伏,炎热将至
编者按
一年四季 ,二十四时;风景更迭 ,各美其美 ;手握剪子 ,纸呈其意;穿梭其间 ,感润于心。
每个节气都是一首诗,一首民间小调,是斗转星移中的百姓烟火,是四季更替里的柴米琼浆。今推出“剪纸说节气”栏目,邀请重庆市非遗剪纸传承人,“剪裁”节气故事,展现非遗魅力,用大地上蓬勃生长的诗行吟诵民族血脉里的基因故事。
(诗词)
《小暑六月节》
唐 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简介)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意为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
(气候)
小暑的标志是:出梅、入伏。小暑开始进入伏天,所谓“热在三伏”,三伏天通常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这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
(农事)
小暑前后,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除东北与西北地区收割冬、春小麦等作物外,农事上主要是田间管理。这时出现的雷雨、热带风暴或台风带来的降水对水稻等作物生长十分有益,但有时也会给棉花、大豆等旱作物及蔬菜造成不利影响。
(物候)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不再有一丝凉风,风中都带着热浪。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高空活动。
(习俗)
小暑有吃伏面、吃伏羊等习俗。
吃伏面
入伏之时,刚好是我国小麦生产区麦收不足一个月的时候,农民麦满仓。而到了伏天,人们精神委顿、食欲不佳,饺子却是传统食品中开胃解馋的佳品,所以人们用新磨的面粉包饺子,或者吃顿新白面做的面条,就有了“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
吃伏羊
在我国鲁南和苏北地区有小暑时节“吃伏羊”的传统习俗,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
特别鸣谢:重庆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重庆市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 重庆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市堰兴剪纸代表性传承人 徐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