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海兴小山村:500多眼战汉至明清时期古井遍布
在河北海兴县小山乡小山村周边约5平方公里范围内,遍布战汉至明清时期的古井,其中不少至今仍在使用。

河北海兴小山村:500多眼战汉至明清时期古井遍布

来源:新华社2021-04-06

新华社石家庄4月5日电(记者王民)在河北海兴县小山乡小山村周边约5平方公里范围内,遍布战汉至明清时期的古井,其中不少至今仍在使用。当地文物部门日前实地踏勘统计,古井数量达500多眼,跨越年代之长、数量之多、范围之大在全国非常罕见。

小山村距离渤海海岸直线距离约15公里,因海底喷发的岩浆、火山灰堆积沉积形成小山地貌而得名。火山大约喷发于2万至3万年前。

海兴县县志办主任吴海龙介绍,500多眼古井以明清时期的居多,古井呈口小、肚子大的“瓢状”,井口处井壁用片状火山岩垒砌,井深从十几米到数十米不等。古井形状多样,有方形、圆形、八角形等。其中最大的一口井,底部一辆马车能转弯调头。

据了解,经有关部门化验,这里井水有益微量元素含量较高。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小山村约有4000人,祖祖辈辈一直饮用井水;井水口感柔和,烧水无水垢,越深的井水越甜。

吴海龙说,小山附近历史文化悠久,曾发现过商周时期陶器和战汉时期铸钱遗址。2000多年来,不同朝代的先民在此开凿500多口井,呈遍地开花之势,其中有的已经干枯废弃。经初步分析,井水由地表水下渗而来,厚厚的火山岩形成超级“净水机”。

当地村民还用井水灌溉菜园,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一口口古井。老井水量不足后,村民会再打新井。但在火山沉积岩上凿井耗时费力,打一口井的工程量相当于在地面盖三处房。(完)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河北海兴小山村:500多眼战汉至明清时期古井遍布

2021-04-06 06:21:17 来源: 0 条评论

新华社石家庄4月5日电(记者王民)在河北海兴县小山乡小山村周边约5平方公里范围内,遍布战汉至明清时期的古井,其中不少至今仍在使用。当地文物部门日前实地踏勘统计,古井数量达500多眼,跨越年代之长、数量之多、范围之大在全国非常罕见。

小山村距离渤海海岸直线距离约15公里,因海底喷发的岩浆、火山灰堆积沉积形成小山地貌而得名。火山大约喷发于2万至3万年前。

海兴县县志办主任吴海龙介绍,500多眼古井以明清时期的居多,古井呈口小、肚子大的“瓢状”,井口处井壁用片状火山岩垒砌,井深从十几米到数十米不等。古井形状多样,有方形、圆形、八角形等。其中最大的一口井,底部一辆马车能转弯调头。

据了解,经有关部门化验,这里井水有益微量元素含量较高。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小山村约有4000人,祖祖辈辈一直饮用井水;井水口感柔和,烧水无水垢,越深的井水越甜。

吴海龙说,小山附近历史文化悠久,曾发现过商周时期陶器和战汉时期铸钱遗址。2000多年来,不同朝代的先民在此开凿500多口井,呈遍地开花之势,其中有的已经干枯废弃。经初步分析,井水由地表水下渗而来,厚厚的火山岩形成超级“净水机”。

当地村民还用井水灌溉菜园,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一口口古井。老井水量不足后,村民会再打新井。但在火山沉积岩上凿井耗时费力,打一口井的工程量相当于在地面盖三处房。(完)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