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放流10000尾子二代中华鲟
10000尾子二代中华鲟10日上午在湖北省宜昌市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被放归长江。

长江三峡放流10000尾子二代中华鲟

来源:新华社2021-04-11

新华社武汉4月10日电(记者 侯文坤、李思远)10000尾子二代中华鲟10日上午在湖北省宜昌市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被放归长江。

由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宜昌市人民政府、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21年长江三峡中华鲟增殖放流活动”10日在湖北宜昌举行,共放流5个年龄梯队的子二代中华鲟10000尾,总重量约13130kg。此举旨在补充中华鲟种群资源,促进长江水生生物保护。  

据介绍,本次放流的中华鲟中有16尾是2009年和2011年出生的,其体长均超过1.5米,重量均超过50公斤,都是接近性成熟的雄性个体。这16尾中华鲟不仅佩戴了常规的“身份证”——“被动整合雷达(PIT)”标记、声呐标记和体外悬挂T型外标,还成批量地打上了卫星标记,可对其进行沿江洄游和海洋运动路径监测,为今后改进中华鲟放流策略、提升放流效果、促进自然种群资源恢复提供支撑。

“中华鲟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在海洋中度过。摸清中华鲟海洋生活规律,对于中华鲟自然种群的保护及恢复很重要。”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总工程师姜伟说,卫星标记可以连续系统地记录中华鲟海洋生活环境及近海活动方位,为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揭示中华鲟海洋生活环境及其适应性提供可靠数据。

姜伟表示,在中华鲟放流力度逐年加大的情况下,优化增殖放流策略,努力补充野生群体,成为当前紧要的任务。目前,已经初步建立长江中下游的中华鲟监测救护系统,希望进一步将该系统完善覆盖到中国近海水域,深入了解中华鲟的洄游和栖息分布规律,掌握中华鲟洄游通道的现状,指导中华鲟人工增殖放流活动。

中华鲟是与恐龙同时代的生物,在地球繁衍了1.4亿年,亲历了长江的形成和变迁,有“水中活化石”之称。此次活动是三峡集团实施的第64次中华鲟放流。截至目前,三峡集团已累计向长江放流中华鲟超过504万尾,其中,放流子二代中华鲟4万余尾。(完)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长江三峡放流10000尾子二代中华鲟

2021-04-11 07:27:26 来源: 0 条评论

新华社武汉4月10日电(记者 侯文坤、李思远)10000尾子二代中华鲟10日上午在湖北省宜昌市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被放归长江。

由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宜昌市人民政府、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21年长江三峡中华鲟增殖放流活动”10日在湖北宜昌举行,共放流5个年龄梯队的子二代中华鲟10000尾,总重量约13130kg。此举旨在补充中华鲟种群资源,促进长江水生生物保护。  

据介绍,本次放流的中华鲟中有16尾是2009年和2011年出生的,其体长均超过1.5米,重量均超过50公斤,都是接近性成熟的雄性个体。这16尾中华鲟不仅佩戴了常规的“身份证”——“被动整合雷达(PIT)”标记、声呐标记和体外悬挂T型外标,还成批量地打上了卫星标记,可对其进行沿江洄游和海洋运动路径监测,为今后改进中华鲟放流策略、提升放流效果、促进自然种群资源恢复提供支撑。

“中华鲟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在海洋中度过。摸清中华鲟海洋生活规律,对于中华鲟自然种群的保护及恢复很重要。”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总工程师姜伟说,卫星标记可以连续系统地记录中华鲟海洋生活环境及近海活动方位,为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揭示中华鲟海洋生活环境及其适应性提供可靠数据。

姜伟表示,在中华鲟放流力度逐年加大的情况下,优化增殖放流策略,努力补充野生群体,成为当前紧要的任务。目前,已经初步建立长江中下游的中华鲟监测救护系统,希望进一步将该系统完善覆盖到中国近海水域,深入了解中华鲟的洄游和栖息分布规律,掌握中华鲟洄游通道的现状,指导中华鲟人工增殖放流活动。

中华鲟是与恐龙同时代的生物,在地球繁衍了1.4亿年,亲历了长江的形成和变迁,有“水中活化石”之称。此次活动是三峡集团实施的第64次中华鲟放流。截至目前,三峡集团已累计向长江放流中华鲟超过504万尾,其中,放流子二代中华鲟4万余尾。(完)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