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财评:网约车定价规则透明应是行业基本共识
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一些网约车平台抽成超过20%,有时甚至高达50%。也就是说,乘客支付的车费中,最多将近一半被平台抽走了。如此高的抽成比例,引发了司机的不满,也让外界聚焦到网约车平台的定价规则上来。

人民财评:网约车定价规则透明应是行业基本共识

来源:人民网 2021-05-09

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一些网约车平台抽成超过20%,有时甚至高达50%。也就是说,乘客支付的车费中,最多将近一半被平台抽走了。如此高的抽成比例,引发了司机的不满,也让外界聚焦到网约车平台的定价规则上来。

面对“抽成过高”“抽成规则不透明”的质疑,滴滴方面回应称,网约车司机的收入占比,总体上为乘客应付金额的79.1%。平台抽走的两成多部分,扣除各项成本和税费,最终剩下属于平台的净利润只有3.1%。

3.1%的净利润,确实不能算高。但包括滴滴在内的各大网约车平台,之所以备受质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平台方依靠优势地位,强势的主导了定价规则,而定价规则又不够公开透明,导致司机只能被动接受,权利得不到基本保障。

早在2019年,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道路运输价格改革的意见》就明确提到,网约车平台公司“应主动公开定价机制和动态加价机制”,保障结算账单清晰、规范、透明,并接受社会监督。

其实,网约车作为中间平台,提供司机和乘客的撮合服务,从平台运营到安全投入,都需要付出相应的成本,在车费中抽取一定的费用作为利润无可厚非。然而,定价权完全掌握在平台手里、定价规则又模糊不清。在如此封闭的运营模式下,乘客的感受是打车费用不断上涨,而司机的感受却是收入不见多,甚至还减少了。这怎能不让人有情绪。

事实上,网约车所在的交通出行领域,有很强的公共性,平台不应有过度逐利的私心。只有将定价规则公开,账才能算得明明白白。外界方能判断,现有的抽成公式有无依据,是否合理。这不仅是平台理应主动为之的义务,也是面向司机端“明码标价”的基本要求,更是对平台自身的一种保护。

网约车行业刚起步时,平台为了快速吸引用户,做大市场规模,不断推出面向司机和乘客的各类补贴。如今,平台成熟之后,利用乘客已养成的消费习惯、利用平台相对垄断优势,通过不透明的定价体系,来“克扣”司机应得的收益,可谓是见利忘义。

随着舆情的发酵,滴滴公布了收入构成和计价规则,及时回应质疑的态度值得肯定,但这种回应仍然是被舆论推着走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抽成不透明,是网约车行业普遍现象。目前,除滴滴以外的其他网约车平台仍未见到有相应的回应,如此沉默的态度自然说不过去。

此次风波再次敲响警钟——网约车平台应该行驶在公开透明、规范的轨道上,力保服务规范、计价公道,坚守便利司机和乘客的初心。如果资本逐利的野心太重,强势地“收割”乘客或者司机,这样的生意注定不会持久,平台也一定会被自己的功利和短视所反噬。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人民财评:网约车定价规则透明应是行业基本共识

2021-05-09 11:06:36 来源: 0 条评论

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一些网约车平台抽成超过20%,有时甚至高达50%。也就是说,乘客支付的车费中,最多将近一半被平台抽走了。如此高的抽成比例,引发了司机的不满,也让外界聚焦到网约车平台的定价规则上来。

面对“抽成过高”“抽成规则不透明”的质疑,滴滴方面回应称,网约车司机的收入占比,总体上为乘客应付金额的79.1%。平台抽走的两成多部分,扣除各项成本和税费,最终剩下属于平台的净利润只有3.1%。

3.1%的净利润,确实不能算高。但包括滴滴在内的各大网约车平台,之所以备受质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平台方依靠优势地位,强势的主导了定价规则,而定价规则又不够公开透明,导致司机只能被动接受,权利得不到基本保障。

早在2019年,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道路运输价格改革的意见》就明确提到,网约车平台公司“应主动公开定价机制和动态加价机制”,保障结算账单清晰、规范、透明,并接受社会监督。

其实,网约车作为中间平台,提供司机和乘客的撮合服务,从平台运营到安全投入,都需要付出相应的成本,在车费中抽取一定的费用作为利润无可厚非。然而,定价权完全掌握在平台手里、定价规则又模糊不清。在如此封闭的运营模式下,乘客的感受是打车费用不断上涨,而司机的感受却是收入不见多,甚至还减少了。这怎能不让人有情绪。

事实上,网约车所在的交通出行领域,有很强的公共性,平台不应有过度逐利的私心。只有将定价规则公开,账才能算得明明白白。外界方能判断,现有的抽成公式有无依据,是否合理。这不仅是平台理应主动为之的义务,也是面向司机端“明码标价”的基本要求,更是对平台自身的一种保护。

网约车行业刚起步时,平台为了快速吸引用户,做大市场规模,不断推出面向司机和乘客的各类补贴。如今,平台成熟之后,利用乘客已养成的消费习惯、利用平台相对垄断优势,通过不透明的定价体系,来“克扣”司机应得的收益,可谓是见利忘义。

随着舆情的发酵,滴滴公布了收入构成和计价规则,及时回应质疑的态度值得肯定,但这种回应仍然是被舆论推着走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抽成不透明,是网约车行业普遍现象。目前,除滴滴以外的其他网约车平台仍未见到有相应的回应,如此沉默的态度自然说不过去。

此次风波再次敲响警钟——网约车平台应该行驶在公开透明、规范的轨道上,力保服务规范、计价公道,坚守便利司机和乘客的初心。如果资本逐利的野心太重,强势地“收割”乘客或者司机,这样的生意注定不会持久,平台也一定会被自己的功利和短视所反噬。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谭周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