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与理论自信的形成⑥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为增强理论自信,推进理论创新,中国理论网特推出系列解读文章,阐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渊源,以飨读者。

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与理论自信的形成⑥

来源:中国理论网2021-05-18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为增强理论自信,推进理论创新,中国理论网特推出系列解读文章,阐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渊源,以飨读者。

科学社会主义关于无产阶级的解放学说,是一个关于人类理想社会的理论。在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设想还没有变为现实,但是在当代中国却变为了活生生的现实。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直接的理论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的有效继承与创新发展。 

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根据当时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和现实条件,在批判吸收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理论主张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和基本原则,主要包括:(1)在历史观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必将发展到社会主义,并在生产力极大丰富的基础上最终向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社会过渡;(2)在发展阶段上,分为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和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两阶段;(3)在所有制形式上,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4)在生产管理上,实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5)在分配方式上,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的原则,在社会物资极其丰富的基础上再实行产品按需分配;(6)在阶级政策上,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同富裕;(7)在专政性质上,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8)在发展目的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等。 

20世纪初,列宁依据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世界上建起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设想变为了现实,同时还支持帮助许多国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在20世纪,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胜利,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真理性。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在世界的东方建立起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并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不断变化而不断进行改革完善,最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有中国的特殊性,也有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性,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政权性质、本质论、阶段论、历史观等重大问题上,其理论基础都来源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创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一般性原则与中国实践的特殊性相结合的产物。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基础上,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分配形式、社会组织形式以及未来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等方面对未来社会作了科学的理论阐述和预测设想。这种预测和设想只能是基本的和方向性的,而不可能是具体的和细节的。针对有人提出革命成功后应该首先采取什么具体措施的问题,马克思认为这是一个“不着边际的”“幻想的问题”,因为将来应该做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文中,也谈到了这一问题。他说,《宣言》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既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也为科学理论的实际运用和创新发展预留了空间。 

中国共产党人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既继承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积极探索形成符合中国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其中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创造性地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方位的重大问题;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创造性地回答了社会主义社会本质规定的重大问题;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创造性地回答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主要途径的重大问题;提出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创造性地回答了发展动力和活力的重大问题;提出的社会主义和平发展道路论,创造性地回答了作为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如何承担世界责任的重大问题;提出的民族复兴论,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重大问题;等等。这些创造性的理论成果,系统回答了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后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既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征,又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特色,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创新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的重大理论贡献。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与理论自信的形成⑥

2021-05-18 13:46:42 来源: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为增强理论自信,推进理论创新,中国理论网特推出系列解读文章,阐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渊源,以飨读者。

科学社会主义关于无产阶级的解放学说,是一个关于人类理想社会的理论。在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设想还没有变为现实,但是在当代中国却变为了活生生的现实。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直接的理论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的有效继承与创新发展。 

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根据当时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和现实条件,在批判吸收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理论主张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和基本原则,主要包括:(1)在历史观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必将发展到社会主义,并在生产力极大丰富的基础上最终向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社会过渡;(2)在发展阶段上,分为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和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两阶段;(3)在所有制形式上,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4)在生产管理上,实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5)在分配方式上,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的原则,在社会物资极其丰富的基础上再实行产品按需分配;(6)在阶级政策上,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同富裕;(7)在专政性质上,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8)在发展目的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等。 

20世纪初,列宁依据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世界上建起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设想变为了现实,同时还支持帮助许多国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在20世纪,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胜利,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真理性。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在世界的东方建立起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并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不断变化而不断进行改革完善,最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有中国的特殊性,也有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性,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政权性质、本质论、阶段论、历史观等重大问题上,其理论基础都来源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创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一般性原则与中国实践的特殊性相结合的产物。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基础上,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分配形式、社会组织形式以及未来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等方面对未来社会作了科学的理论阐述和预测设想。这种预测和设想只能是基本的和方向性的,而不可能是具体的和细节的。针对有人提出革命成功后应该首先采取什么具体措施的问题,马克思认为这是一个“不着边际的”“幻想的问题”,因为将来应该做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文中,也谈到了这一问题。他说,《宣言》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既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也为科学理论的实际运用和创新发展预留了空间。 

中国共产党人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既继承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积极探索形成符合中国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其中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创造性地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方位的重大问题;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创造性地回答了社会主义社会本质规定的重大问题;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创造性地回答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主要途径的重大问题;提出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创造性地回答了发展动力和活力的重大问题;提出的社会主义和平发展道路论,创造性地回答了作为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如何承担世界责任的重大问题;提出的民族复兴论,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重大问题;等等。这些创造性的理论成果,系统回答了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后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既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征,又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特色,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创新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的重大理论贡献。

[责任编辑: 熊世华]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