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锦评天下|世界环境日:以担当勇气打赢碳达峰碳中和硬仗
6月5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今年环境日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日前夕,5月26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在北京举行了第一次全体会议。领导小组的首次亮相,标志着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再次迈出重要一步。

【地评线】锦评天下|世界环境日:以担当勇气打赢碳达峰碳中和硬仗

6月5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今年环境日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日前夕,5月26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在北京举行了第一次全体会议。领导小组的首次亮相,标志着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再次迈出重要一步。

气候变化是人类目前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中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打赢这场硬仗,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尤需抓铁有痕的担当勇气。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统筹“两个大局”,着眼推动我国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过渡期时间是30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同时,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能源结构依然是以高碳的化石能源为主,降碳减排既是气候问题、同样是发展问题,需统筹考虑能源安全、经济增长、社会民生等诸多因素。相较于发达国家,中国的碳达峰碳中和之路注定挑战更多、压力更甚。这场硬仗是对党治国理政能力的一场大考,要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全国统筹、强化顶层设计,以系统观念和问题导向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政策举措。

国家意志最终要由地方来落实。正在打造碳达峰碳中和数字化应用场景的浙江,将以数字化手段推进改革创新、制度重塑,实现“数智”碳控;全国碳交易市场已进入上线倒计时,上海将以此为基础打造国际碳金融中心;成都正系统推进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四大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谋划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碳中和“先锋城市”……“数智”“中心”“先锋”,这些关键词彰显的不仅是各地敢为人先的智慧,更是心怀“国之大者”的担当。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仍有个别地方认识不足、破罐破摔,企图抓紧“窗口期”上高能耗项目,借碳达峰的过程“冲高峰”。城市发展的高度取决于为国担当的力度,要狠抓落实工作,在压实地方主体责任的同时,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上下联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推进各地区有序达峰。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机遇。不久前,在全球制冷技术创新大奖赛上,格力电器与清华大学联合团队研发的“零碳源”空调技术,实现节能85.7%,从全球2100多支参赛团队中脱颖而出;建龙川锅则从工业余热利用的角度出发,成功研发了国内首台大容量高参数垃圾焚烧余热锅炉等产品……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离不开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和突破,要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强化科技和制度创新,尤其要发挥好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引领作用。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政之重、企业之机,更是民之所盼。绿水青山就是幸福美好生活,打赢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就是对人民幸福美好生活向往的直接回应。美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人共享、人人有责,要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涵养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具体而言,小到选择公共交通、随手关闭电源,大到购买高能效家电、选置新能源汽车,打赢这场硬仗,人人可为、时时可做,这是最经济的做法,更是最广泛、最坚实的力量。

这是一场必打之仗、更是一场必胜之役,谁都不可能置身事外、更别无他途。上下齐心、勇于担当,是我们应对挑战的应有姿态、更是打赢这场硬仗的有效战术。

成都日报评论员 刘金陈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地评线】锦评天下|世界环境日:以担当勇气打赢碳达峰碳中和硬仗

2021-06-05 14:52:55 来源:

6月5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今年环境日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日前夕,5月26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在北京举行了第一次全体会议。领导小组的首次亮相,标志着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再次迈出重要一步。

气候变化是人类目前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中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打赢这场硬仗,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尤需抓铁有痕的担当勇气。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统筹“两个大局”,着眼推动我国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过渡期时间是30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同时,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能源结构依然是以高碳的化石能源为主,降碳减排既是气候问题、同样是发展问题,需统筹考虑能源安全、经济增长、社会民生等诸多因素。相较于发达国家,中国的碳达峰碳中和之路注定挑战更多、压力更甚。这场硬仗是对党治国理政能力的一场大考,要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全国统筹、强化顶层设计,以系统观念和问题导向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政策举措。

国家意志最终要由地方来落实。正在打造碳达峰碳中和数字化应用场景的浙江,将以数字化手段推进改革创新、制度重塑,实现“数智”碳控;全国碳交易市场已进入上线倒计时,上海将以此为基础打造国际碳金融中心;成都正系统推进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四大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谋划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碳中和“先锋城市”……“数智”“中心”“先锋”,这些关键词彰显的不仅是各地敢为人先的智慧,更是心怀“国之大者”的担当。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仍有个别地方认识不足、破罐破摔,企图抓紧“窗口期”上高能耗项目,借碳达峰的过程“冲高峰”。城市发展的高度取决于为国担当的力度,要狠抓落实工作,在压实地方主体责任的同时,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上下联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推进各地区有序达峰。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机遇。不久前,在全球制冷技术创新大奖赛上,格力电器与清华大学联合团队研发的“零碳源”空调技术,实现节能85.7%,从全球2100多支参赛团队中脱颖而出;建龙川锅则从工业余热利用的角度出发,成功研发了国内首台大容量高参数垃圾焚烧余热锅炉等产品……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离不开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和突破,要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强化科技和制度创新,尤其要发挥好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引领作用。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政之重、企业之机,更是民之所盼。绿水青山就是幸福美好生活,打赢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就是对人民幸福美好生活向往的直接回应。美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人共享、人人有责,要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涵养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具体而言,小到选择公共交通、随手关闭电源,大到购买高能效家电、选置新能源汽车,打赢这场硬仗,人人可为、时时可做,这是最经济的做法,更是最广泛、最坚实的力量。

这是一场必打之仗、更是一场必胜之役,谁都不可能置身事外、更别无他途。上下齐心、勇于担当,是我们应对挑战的应有姿态、更是打赢这场硬仗的有效战术。

成都日报评论员 刘金陈

[责任编辑: 陈霞]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