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红色旅游网红打卡地】三件“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遗物,与一本留言簿
在军事博物馆内展柜前,12岁的涵涵站在一块巴掌大小的血衣残片前,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又一遍。随着年龄的增长,涵涵对“英雄”这个概念的理解逐渐加深。她明白,流血意味着牺牲,课本里文字构筑成的记忆底片,照进了现实。

【探访红色旅游网红打卡地】三件“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遗物,与一本留言簿

来源:央广网2021-07-09

央广网北京7月9日消息(记者王晶)在军事博物馆内展柜前,12岁的涵涵站在一块巴掌大小的血衣残片前,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又一遍。

随着年龄的增长,涵涵对“英雄”这个概念的理解逐渐加深。她明白,流血意味着牺牲,课本里文字构筑成的记忆底片,照进了现实。

孩子满脸崇拜,一旁的涵涵妈妈说道:“这才是最该带孩子来的地方。”

这几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迎来参观热潮,“在党的旗帜下前进——人民军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览”正在举办,680多件文物首次公开亮相,其中“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群体”的实物、遗物也首次公开展出。

1580余件文物静静地躺在展馆内,没有任何修饰和标语。它们不能“说话”,却能让很多人对英雄有更深入的了解。这里总是聚集着许多参观者,他们在烈士的遗物前,凝望、沉思,反复咀嚼那份纯粹而又复杂的情感。

被撕碎的棉衣袖子

看到戍边英雄们曾使用过的物品,让人的回忆一下子涌了上来。

在整个展区第六单元处,有一件看起来很普通的棉衣,静静躺在展柜中,军绿色,还带着些汗渍,被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但透过玻璃窗,再仔细看,却外露着白色的棉絮。这是明显经过激烈斗争时撕扯后留下的痕迹。

这件棉衣引来很多人驻足,他属于24岁的烈士肖思远。

环顾展区周围,右后方的三块“大好河山 寸土不让”的石碑,将人的记忆拉回2020年6月,发生在加勒万河谷里的那场冲突。在这个过程中,摄像取证的肖思远也冲到前沿投入战斗。发现还有战友被围攻,肖思远再次冲向前去,拼死营救战友,用身体为战友遮挡石块、棍棒的攻击。

肖思远牺牲时,棉衣右边半条袖子被齐齐撕下。

2021年6月,肖思远被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

展区现场,发生冲突的视频资料反复播放,“你们破坏共识,要承担一切后果!”参观者被这震撼的声音和影像吸引,很多人走过来,似乎达成默契,彼此之间没有交流,心里在默默告慰英雄。而就在前几天,这里还迎来一位特殊的中年游客,他在人民军队不同时期涌现出的英雄模范展板前,看了一遍又一遍。

他掏出儿子的照片,与每一件展品合影,但一句话也没有说,眼里含着泪。

他是肖思远的父亲肖胜松。

临行前,肖胜松在留言簿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为我儿子骄傲,军人有军人的职责,思远我想你。”

5份入党申请书

和肖思远一同牺牲的王焯冉,也来自河南农村,父母都是勤劳朴实的农民。在不满4年的军旅生涯中,王焯冉先后递交了5份入党申请书。

近日,他的第四份入党申请书也被博物馆展出,一张信封纸上承载着这位战士的真实、真挚的情感。

记者看到,生前的王焯冉在入党申请书这样写道:“来到了部队,慢慢地学习,慢慢地了解,我才知道作为一名党员,没有想像(象)的那么简单,党员更多的似乎要牺牲、奉献,舍小我成就大我……当有任务有困难的时候,首先站出来的是党员。”

在参观者看来,字里行间、一字一顿,都体现着这位“95后”战士的责任与担当,以及对作为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深刻理解。

他也是这样做的。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之中。如今,在王焯冉入党申请书右侧,摆放着他此前的请战书,他彼时写下的“我愿站在排头”清晰可辨。

如今再读,让人感慨万千。

陈红军的记事簿

这本写得密密麻麻的记事簿,属于陈红军。

冲突发生后,陈红军带队突入重围,营救祁发宝。战斗从白天持续到黑夜,陈红军毫不畏惧、英勇战斗,直至壮烈牺牲。

英雄虽已离去,但与我们的距离并不远。在展厅内,他生前的记事簿上记录着一处处工作细节——“房门损坏、灯箱需擦拭、雕塑需清扫……”记事簿上事无巨细地记录了他很多工作日常。

在“七一勋章”的颁授词中,陈红军被称为“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杰出代表”:“为捍卫祖国领土主权,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壮烈牺牲。”

除了烈士遗物,“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的手书,也在军事博物馆展出,“大好河山 寸土不让”,八个大字简简单单却遒劲有力,这是他2021年来参观时写下的,表达出边防军人的坚强决心:宁可牺牲生命,不丢国土一寸。

孩子们写下的留言

英雄不会被忘记,他们的精神还会得到传递。

在展厅结语处,一个小男孩在妈妈的帮助下,在留言簿上一笔一画地写道:“有国才有家。”

这是记者在军博展厅见到的颇为触动的一幕。

再打开一摞摞留言簿,一条条滚烫的留言“扑面而来”,有的字迹歪歪扭扭,来自4岁的孩子,有的字铿锵有力,来自40余岁的中年人,透过留言,能感受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参观者对如今美好生活的感叹。

还有很多人,在留言簿上写下相似的话:“向英雄致敬!”

据悉,该展览将作为军事博物馆的基本陈列面向社会长期开放,馆方还将推出网上展馆,进一步扩大展览的教育作用。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探访红色旅游网红打卡地】三件“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遗物,与一本留言簿

2021-07-09 21:58:42 来源: 0 条评论

央广网北京7月9日消息(记者王晶)在军事博物馆内展柜前,12岁的涵涵站在一块巴掌大小的血衣残片前,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又一遍。

随着年龄的增长,涵涵对“英雄”这个概念的理解逐渐加深。她明白,流血意味着牺牲,课本里文字构筑成的记忆底片,照进了现实。

孩子满脸崇拜,一旁的涵涵妈妈说道:“这才是最该带孩子来的地方。”

这几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迎来参观热潮,“在党的旗帜下前进——人民军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览”正在举办,680多件文物首次公开亮相,其中“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群体”的实物、遗物也首次公开展出。

1580余件文物静静地躺在展馆内,没有任何修饰和标语。它们不能“说话”,却能让很多人对英雄有更深入的了解。这里总是聚集着许多参观者,他们在烈士的遗物前,凝望、沉思,反复咀嚼那份纯粹而又复杂的情感。

被撕碎的棉衣袖子

看到戍边英雄们曾使用过的物品,让人的回忆一下子涌了上来。

在整个展区第六单元处,有一件看起来很普通的棉衣,静静躺在展柜中,军绿色,还带着些汗渍,被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但透过玻璃窗,再仔细看,却外露着白色的棉絮。这是明显经过激烈斗争时撕扯后留下的痕迹。

这件棉衣引来很多人驻足,他属于24岁的烈士肖思远。

环顾展区周围,右后方的三块“大好河山 寸土不让”的石碑,将人的记忆拉回2020年6月,发生在加勒万河谷里的那场冲突。在这个过程中,摄像取证的肖思远也冲到前沿投入战斗。发现还有战友被围攻,肖思远再次冲向前去,拼死营救战友,用身体为战友遮挡石块、棍棒的攻击。

肖思远牺牲时,棉衣右边半条袖子被齐齐撕下。

2021年6月,肖思远被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

展区现场,发生冲突的视频资料反复播放,“你们破坏共识,要承担一切后果!”参观者被这震撼的声音和影像吸引,很多人走过来,似乎达成默契,彼此之间没有交流,心里在默默告慰英雄。而就在前几天,这里还迎来一位特殊的中年游客,他在人民军队不同时期涌现出的英雄模范展板前,看了一遍又一遍。

他掏出儿子的照片,与每一件展品合影,但一句话也没有说,眼里含着泪。

他是肖思远的父亲肖胜松。

临行前,肖胜松在留言簿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为我儿子骄傲,军人有军人的职责,思远我想你。”

5份入党申请书

和肖思远一同牺牲的王焯冉,也来自河南农村,父母都是勤劳朴实的农民。在不满4年的军旅生涯中,王焯冉先后递交了5份入党申请书。

近日,他的第四份入党申请书也被博物馆展出,一张信封纸上承载着这位战士的真实、真挚的情感。

记者看到,生前的王焯冉在入党申请书这样写道:“来到了部队,慢慢地学习,慢慢地了解,我才知道作为一名党员,没有想像(象)的那么简单,党员更多的似乎要牺牲、奉献,舍小我成就大我……当有任务有困难的时候,首先站出来的是党员。”

在参观者看来,字里行间、一字一顿,都体现着这位“95后”战士的责任与担当,以及对作为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深刻理解。

他也是这样做的。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之中。如今,在王焯冉入党申请书右侧,摆放着他此前的请战书,他彼时写下的“我愿站在排头”清晰可辨。

如今再读,让人感慨万千。

陈红军的记事簿

这本写得密密麻麻的记事簿,属于陈红军。

冲突发生后,陈红军带队突入重围,营救祁发宝。战斗从白天持续到黑夜,陈红军毫不畏惧、英勇战斗,直至壮烈牺牲。

英雄虽已离去,但与我们的距离并不远。在展厅内,他生前的记事簿上记录着一处处工作细节——“房门损坏、灯箱需擦拭、雕塑需清扫……”记事簿上事无巨细地记录了他很多工作日常。

在“七一勋章”的颁授词中,陈红军被称为“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杰出代表”:“为捍卫祖国领土主权,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壮烈牺牲。”

除了烈士遗物,“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的手书,也在军事博物馆展出,“大好河山 寸土不让”,八个大字简简单单却遒劲有力,这是他2021年来参观时写下的,表达出边防军人的坚强决心:宁可牺牲生命,不丢国土一寸。

孩子们写下的留言

英雄不会被忘记,他们的精神还会得到传递。

在展厅结语处,一个小男孩在妈妈的帮助下,在留言簿上一笔一画地写道:“有国才有家。”

这是记者在军博展厅见到的颇为触动的一幕。

再打开一摞摞留言簿,一条条滚烫的留言“扑面而来”,有的字迹歪歪扭扭,来自4岁的孩子,有的字铿锵有力,来自40余岁的中年人,透过留言,能感受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参观者对如今美好生活的感叹。

还有很多人,在留言簿上写下相似的话:“向英雄致敬!”

据悉,该展览将作为军事博物馆的基本陈列面向社会长期开放,馆方还将推出网上展馆,进一步扩大展览的教育作用。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熊世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