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交汇再现“鸳鸯锅”奇观 还将持续一周左右
第1眼-重庆广电消息,最近,在朝天门码头两江交汇处,长江和嘉陵江一清一浊、泾渭分明,江水颜色各异,酷似超大“鸳鸯锅”。这样的奇异景观也引来众多网友的关注。
今天上午,记者来到了位于南滨路的钟楼广场,因为正对两江交汇处,可以将长江、嘉陵江尽收眼底,所以这里也成为了很多游客的打卡点。虽然天公不作美,一直下着雨,但不少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都纷纷来到这里,欣赏两江交汇形成“鸳鸯锅”的奇异景观。
两江交汇处为何会出现如此明显的“红汤”和“清汤”呢?重庆市水文监测总站的相关负责人介绍:“鸳鸯锅”这种现象,在夏季汛期的两江交汇处容易出现,主要是两条江流的泥沙含量不一致造成的。通常情况下,长江的泥沙含量高于嘉陵江,所以长江呈“红汤”、嘉陵江呈“清汤”的频率更高、更为常见。而最近受上游下雨影响,两江交汇处的“鸳鸯锅”,反而是长江水比较清澈,这样的场景还比较少见。
这位市民看来还比较懂行。据了解,5月31日、6月2日,嘉陵江上游的四川巴中、达州连降两场大雨,导致渠江、嘉陵江上游来水量变大,嘉陵江重庆段分别出现最高8米的涨水,流入嘉陵江中的泥沙含量增加,所以出现了“红汤”的情况。反观两江交汇处的长江,由于近期上游的沱江、岷江、金沙江等流域降雨不多,水情波动不大,所以仍是一片碧绿,呈现出“清汤”的模样。
根据自己的拍摄经验,资深风光摄影师张坤琨提供了三个“鸳鸯锅”的打卡点:呼归石花阶公园、长嘉汇购物公园、钟楼广场。根据预测,今明两天,嘉陵江上游仍有较大降雨,并将在6月5日前后进入嘉陵江重庆流域,所以“鸳鸯锅”现象还将维持一周左右。待此轮洪水过程结束、江水流速变缓、泥沙沉淀后,两江交汇处又将恢复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