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纪念"三个90周年"]传承红色基因加快脱贫致富

来源:中国网2017-08-01

  由中央网信办指导,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委网信办主办的纪念“三个90周年”网络媒体主题宣传活动共分为两个组,从不同的方向挺进井冈山。二号组来到了修水县。修水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十万余优秀儿女壮烈牺牲,仅登记在册的革命烈士就有10324名,在这里:组建了我党第一支工农革命军队;诞生了我党我军第一面军旗;打响了湘赣边秋收起义第一枪;创造了“三个第一”的红色历史。

  由于种种原因,修水是国定贫困县,2012年底,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78万,贫困发生率19.87%,成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为此脱贫攻坚任务非常的艰巨,为了在2020年如期的实现全部脱贫,修水县全力以赴投入到扶贫攻坚之中。

  在走访马坳镇黄溪村的过程中,村支部书记徐万年介绍,早些年他们村是典型的贫困村,人多田少,不少的农民缺资金缺技术,年轻小伙子找对象都难上加难,贫困已经成为黄溪村的代名词。近些年来,党和政府加大了扶贫的力度,在政策上进行扶持,在经济上给予帮助,实行“输血”和“造血”并举,并采取“一帮一”的方式,扶贫先扶志,以典型引路,鼓劲打气,树立信心,鼓励农民通过自己的双手去摆脱贫困。

  为了帮助贫困对象走上致富路,黄溪村采取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贫困户)+扶贫资金+市场的新模式,确权不确地,将村里的全部土地作为资本入股,引进能人和先进管理模式,由此,贫困对象不仅可以从土地中获得收入,而且参与合作社的劳动又可以挣得工钱。为了使土地更好的发挥效益,增加附加值,村里因地制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多种经营,种了桑树养了蚕,还种了苗木、茶、蔬菜、有机葡萄等,多种经营不仅带来高效益,而且可以抵挡一定的风险,此品种淡那品种热,使村民及贫困对象的收入稳稳当当。

  对于一些特殊的贫困户,除了进行健康帮抚之外,村里还因人制宜发挥其的特长,如,贫困对象方进军因儿子和老婆都患病,光靠健康扶贫还不能使其富裕起来,村里考虑到其有管理方面的才能,让其承包蔬菜大棚7.8亩,在其的精心管理下一年创收6万左右,一举脱掉贫困帽。还有贫困对象陈桥华,上有老,下有小,小孩读书都是个问题,村里让其承包6亩桑园,再加上平时打零工的收入,合计一年收入到达了9万元左右。

  黄溪村党支部从村里的实际出发,处处为贫困对象着想,充分的落实和运用党的扶贫好政策,通过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等等,在短短的几年内一举摔掉了贫困帽,2016年实现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现今的黄溪村面貌大变,不见了土坯房,绝大多数村民盖上了别墅,据介绍,全村90%都搬进了洋房,即使是没有住上别墅的,村里也安排了公租房,按照一人一房一厅,二人两房一厅进行分配,可以说人人都有了新房,农村已经不是原来的农村,村民们走上了致富路。用村民的话来说,多亏了党的好政策,私人建房还有补助,也多亏了村干部的好领导,帮助他们走向致富路。现今的黄溪村的村民吃讲营养,住讲舒适,穿讲时髦,成为有名的富裕村。

  黄溪村是修水县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从其的变化透视出修水县的变化。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修水县,在过去的年代为革命作出重大的贡献,如今为摆脱贫穷,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继续弘扬革命的好传统好作风,传承红色基因,修水县从五年前14.78万贫困人口下降到目前5.38万贫困人口,减少了近三分之二。在之后的扶贫攻坚战中,修水县将不遗余力的下好绣花功夫,啃下最后的硬骨头,力争创造出新的第一,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罗瑞明)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纪念"三个90周年"]传承红色基因加快脱贫致富

2017-08-01 11:07:41 来源: 0 条评论
【摘要】由中央网信办指导,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委网信办主办的纪念“三个90周年”网络媒体主题宣传活动共分为两个组,从不同的方向挺进井冈山。二号组来到了修水县。修水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十万余优秀儿女壮烈牺牲,仅登记在册的革命烈士就有10324名,在这里:组建了我党第一支工农革命军队;诞生了我党我军第一面军旗;打响了湘赣边秋收起义第一枪;创造了“三个第一”的红色历史。

  由中央网信办指导,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委网信办主办的纪念“三个90周年”网络媒体主题宣传活动共分为两个组,从不同的方向挺进井冈山。二号组来到了修水县。修水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十万余优秀儿女壮烈牺牲,仅登记在册的革命烈士就有10324名,在这里:组建了我党第一支工农革命军队;诞生了我党我军第一面军旗;打响了湘赣边秋收起义第一枪;创造了“三个第一”的红色历史。

  由于种种原因,修水是国定贫困县,2012年底,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78万,贫困发生率19.87%,成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为此脱贫攻坚任务非常的艰巨,为了在2020年如期的实现全部脱贫,修水县全力以赴投入到扶贫攻坚之中。

  在走访马坳镇黄溪村的过程中,村支部书记徐万年介绍,早些年他们村是典型的贫困村,人多田少,不少的农民缺资金缺技术,年轻小伙子找对象都难上加难,贫困已经成为黄溪村的代名词。近些年来,党和政府加大了扶贫的力度,在政策上进行扶持,在经济上给予帮助,实行“输血”和“造血”并举,并采取“一帮一”的方式,扶贫先扶志,以典型引路,鼓劲打气,树立信心,鼓励农民通过自己的双手去摆脱贫困。

  为了帮助贫困对象走上致富路,黄溪村采取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贫困户)+扶贫资金+市场的新模式,确权不确地,将村里的全部土地作为资本入股,引进能人和先进管理模式,由此,贫困对象不仅可以从土地中获得收入,而且参与合作社的劳动又可以挣得工钱。为了使土地更好的发挥效益,增加附加值,村里因地制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多种经营,种了桑树养了蚕,还种了苗木、茶、蔬菜、有机葡萄等,多种经营不仅带来高效益,而且可以抵挡一定的风险,此品种淡那品种热,使村民及贫困对象的收入稳稳当当。

  对于一些特殊的贫困户,除了进行健康帮抚之外,村里还因人制宜发挥其的特长,如,贫困对象方进军因儿子和老婆都患病,光靠健康扶贫还不能使其富裕起来,村里考虑到其有管理方面的才能,让其承包蔬菜大棚7.8亩,在其的精心管理下一年创收6万左右,一举脱掉贫困帽。还有贫困对象陈桥华,上有老,下有小,小孩读书都是个问题,村里让其承包6亩桑园,再加上平时打零工的收入,合计一年收入到达了9万元左右。

  黄溪村党支部从村里的实际出发,处处为贫困对象着想,充分的落实和运用党的扶贫好政策,通过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等等,在短短的几年内一举摔掉了贫困帽,2016年实现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现今的黄溪村面貌大变,不见了土坯房,绝大多数村民盖上了别墅,据介绍,全村90%都搬进了洋房,即使是没有住上别墅的,村里也安排了公租房,按照一人一房一厅,二人两房一厅进行分配,可以说人人都有了新房,农村已经不是原来的农村,村民们走上了致富路。用村民的话来说,多亏了党的好政策,私人建房还有补助,也多亏了村干部的好领导,帮助他们走向致富路。现今的黄溪村的村民吃讲营养,住讲舒适,穿讲时髦,成为有名的富裕村。

  黄溪村是修水县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从其的变化透视出修水县的变化。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修水县,在过去的年代为革命作出重大的贡献,如今为摆脱贫穷,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继续弘扬革命的好传统好作风,传承红色基因,修水县从五年前14.78万贫困人口下降到目前5.38万贫困人口,减少了近三分之二。在之后的扶贫攻坚战中,修水县将不遗余力的下好绣花功夫,啃下最后的硬骨头,力争创造出新的第一,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罗瑞明)

[责任编辑: 周梦莹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