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治国理政新实践·贵州篇】产业新动能|产业升级:积聚贵州实体经济新动能

来源:新华网2017-08-23

高端企业、先进技术与产业企业有机嫁接,大数据、“互联网+”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传统产业凤凰涅槃、脱胎换骨,新兴产业乘势而上、加快发展。

文|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岳振

初步核算,2017年上半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5732.35亿元,增长10.4%。经济增速连续6年位居全国前列。这个发展成绩背后,有外部资源与内部要素形成的强大驱动力,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等建设步伐加快,外部资源持续向贵州聚焦;产业力量的不断成长,成为贵州经济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速的内部要素支撑。

以改革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以实体经济促进富民强省。从目前的产业格局看,通过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贵州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呈现蓬勃态势,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制造等新兴工业产业发展迅速,旅游业持续“井喷”、现代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迅速成长。

着力改革推动、开放带动、创新驱动、产业拉动,推进大数据、“互联网+”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贵州努力寻找转型升级的空间和路子,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贵州省委书记、省长孙志刚强调,要坚定不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发展新经济,努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赢得胜机。

培育实体经济新动能

去年2月29日,贵州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实施《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意见》,要求紧紧围绕解决生产方式粗放、市场主体少、企业成本高、产品低端、市场占有率低等关键问题,强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地处贵州北部的遵义新蒲新区智能终端产业园,以晴集团等智能手机生产能力令人震撼。仅仅今年1到4月份,就有8000万台智能手机下线。包括手机在内,贵州智能终端呈迅猛增长态势,成为区域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生力军。

黔南州龙里县,快递物流业蓬勃兴起。在龙里?贵州快递物流园,各大快递物流企业的分拣车间里,来自五湖四海的包裹汇集成山,准备再分流。2016年,物流园完成产值超过21.3亿元。作为新兴业态,贵州物流业增加值将达到1800亿元。

作为产业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的标杆性业态,智能终端产业与现代物流业,都是制造业与服务业、新经济与传统经济融合发展的产业形态,是壮大贵州实体经济、推动全省综合实力提升的重要产业新动力。

随着交通、信息以及教育等基础条件的优化与改善,贵州的产业发展水平也随之上了新台阶。在传统行业,通过企业改革、结构调整与产能优化,有效落实“三去一降一补”相关措施,老产业焕发出新生机;在新兴产业领域,大数据、大生态、大健康、大旅游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创造了新供给,激发了多层次市场需求。新旧产业齐头并进、融合发展,推动着新旧动能转换。

今年上半年,煤炭产能、“地条钢”等得到有效控制,房地产与工业产品去库存力度加大,企业债务与成本都在稳步下降。同时,工业用电量、土地供应规模、货物运输总量、资金供给等经济发展的要素供给出现了全面增长趋势,揭示了实体经济的良好运行状态。

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数据显示,上半年传统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持续下降,煤炭、电力、白酒、烟草等传统产业占比由去年同期的55.1%下降到54.1%,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了到43.5%。

供给侧的这些趋势与特征,是转型升级举措促进产业繁荣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成效体现,反映了实体经济稳中求进的持续增长态势。

“双千工程”优存量强增量

历史地看,贵州产业基础薄弱,尽管在煤炭、电力、烟酒茶等行业领域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和市场竞争力,但经过转型发展的市场洗礼,煤炭价格波动较大、产能消化能力弱,电力价格出现“倒挂”,特色轻工业低端化等,让传统行业的支柱性地位受到一定的挑战。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愈加紧迫。“千企改造”“千企引进”工程的实施,为贵州传统工业经济和新兴产业繁荣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双千工程”着重于通过市场主体改造、引进与建设,培育新的企业力量,发掘资源潜能,增强产业新动力。

“千企改造”工程的主要目标,是优化贵州企业存量,从技术升级、技术创新以及市场开拓等方面,为贵州工业经济树起领航大旗。正在开展的贵州工业企业“行业领跑者”行动中,意在培育电子信息制造业、大健康医药业、高端装备业等重点产业优强企业,为推动工业经济“发展方式更优、产业层级更高、质量效益更好、竞争实力更强”打下坚实基础。

“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就是全省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过程,企业核心竞争力越强,贵州经济发展的后劲就越足。”但总体而言,贵州依然缺乏在新兴行业和领域具备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企业、知名企业,“千企引进”工程正是致力于做大企业增量,培育“顶天立地的大企业”。

实施好“千企引进”工程,需要从研究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和招商引资新趋势入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引进更多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优强企业,补强、延伸贵州新兴产业链。

实际上,贵州这个“中国西部最具发展活力的省份之一”,有潜力、有条件成为国内外有强企业的投资重地。近五年来,美国高通、苹果等知名企业以及富士康、腾讯等130多家世界500企业进入贵州,足以说明“不能错过贵州”的投资吸引力。

三大战略行动有产业抓手

产业转型升级不单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关键途径,也是贵州三大战略行动持续深入推进的现实要求。

深入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产业是根本。孙志刚说,产业是实现贫困群众可持续脱贫的重要依托,就地脱贫也好,易地搬迁扶贫也好,没有产业支撑,很难实现持续稳定脱贫。

扶贫产业亟需转型升级,农业价值链需要进行整合提升。传统种植很难成为有效脱贫的产业根基,需要在特色农经产品种养、附加值提升上下功夫,改革农村土地等要素经营体制,提高农民积极性和农业生产效率,通过农村电商等渠道,抢占省内省外两个市场,破解销售难题,让特色农业“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规模,实现裂变式爆发式增长”。

在大数据战略行动中抓产业转型升级,着力点是继续抓紧大数据发展先机,利用好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带来的产业政策,做大“数据总量”,积聚数据财富,鼓励大数据领域的创新创业。同样重要的是,应促进工业产业链协同创新,深入推进大数据与工业产业融合发展,特别是运用“互联网+”,推动工业经济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转型、现代服务业智能化发展,变革金融、物流以及居民日常消费模式,提升生产效率和生活品质。

大生态战略行动蕴含着贵州的环境优势,这种优势意味着产业清洁发展的战略方向不可逆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济增长不能损害人类生存根本。经过近年来的生态实践,人们对环境质量越来越重视,在产业培育和招商引资过程中,贵州也明确拒绝污染,不能“饥不择食”地进行产业选择。

大生态本身也是一种产业形态。作为正处于成长期的大生态产业,贵州各地宝贵的康养资源、旅游资源以及绿色农产品,比如茶叶、水果、蔬菜、中药材以及温泉等,都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导向和政策推动下,逐渐进入广阔的市场空间。特别是旅游业,还有很大潜力可挖,当前的重点是促进旅游产品的高端化、精品化和特色化,通过延伸旅游产业链,把客人留下来。

转型升级永远在路上。当前,贵州正在推动高端企业、先进技术与产业企业有机嫁接,构建以大数据、大旅游、大生态、大健康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生态化、特色产业规模化、新兴产业高端化,推进现代山地特色农业健康持续发展,促进“传统产业凤凰涅槃、脱胎换骨,新兴产业乘势而上、加快发展”。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治国理政新实践·贵州篇】产业新动能|产业升级:积聚贵州实体经济新动能

2017-08-23 11:36:13 来源: 0 条评论
【摘要】高端企业、先进技术与产业企业有机嫁接,大数据、“互联网+”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传统产业凤凰涅槃、脱胎换骨,新兴产业乘势而上、加快发展。供给侧的这些趋势与特征,是转型升级举措促进产业繁荣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成效体现,反映了实体经济稳中求进的持续增长态势。

高端企业、先进技术与产业企业有机嫁接,大数据、“互联网+”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传统产业凤凰涅槃、脱胎换骨,新兴产业乘势而上、加快发展。

文|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岳振

初步核算,2017年上半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5732.35亿元,增长10.4%。经济增速连续6年位居全国前列。这个发展成绩背后,有外部资源与内部要素形成的强大驱动力,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等建设步伐加快,外部资源持续向贵州聚焦;产业力量的不断成长,成为贵州经济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速的内部要素支撑。

以改革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以实体经济促进富民强省。从目前的产业格局看,通过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贵州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呈现蓬勃态势,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制造等新兴工业产业发展迅速,旅游业持续“井喷”、现代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迅速成长。

着力改革推动、开放带动、创新驱动、产业拉动,推进大数据、“互联网+”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贵州努力寻找转型升级的空间和路子,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贵州省委书记、省长孙志刚强调,要坚定不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发展新经济,努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赢得胜机。

培育实体经济新动能

去年2月29日,贵州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实施《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意见》,要求紧紧围绕解决生产方式粗放、市场主体少、企业成本高、产品低端、市场占有率低等关键问题,强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地处贵州北部的遵义新蒲新区智能终端产业园,以晴集团等智能手机生产能力令人震撼。仅仅今年1到4月份,就有8000万台智能手机下线。包括手机在内,贵州智能终端呈迅猛增长态势,成为区域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生力军。

黔南州龙里县,快递物流业蓬勃兴起。在龙里?贵州快递物流园,各大快递物流企业的分拣车间里,来自五湖四海的包裹汇集成山,准备再分流。2016年,物流园完成产值超过21.3亿元。作为新兴业态,贵州物流业增加值将达到1800亿元。

作为产业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的标杆性业态,智能终端产业与现代物流业,都是制造业与服务业、新经济与传统经济融合发展的产业形态,是壮大贵州实体经济、推动全省综合实力提升的重要产业新动力。

随着交通、信息以及教育等基础条件的优化与改善,贵州的产业发展水平也随之上了新台阶。在传统行业,通过企业改革、结构调整与产能优化,有效落实“三去一降一补”相关措施,老产业焕发出新生机;在新兴产业领域,大数据、大生态、大健康、大旅游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创造了新供给,激发了多层次市场需求。新旧产业齐头并进、融合发展,推动着新旧动能转换。

今年上半年,煤炭产能、“地条钢”等得到有效控制,房地产与工业产品去库存力度加大,企业债务与成本都在稳步下降。同时,工业用电量、土地供应规模、货物运输总量、资金供给等经济发展的要素供给出现了全面增长趋势,揭示了实体经济的良好运行状态。

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数据显示,上半年传统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持续下降,煤炭、电力、白酒、烟草等传统产业占比由去年同期的55.1%下降到54.1%,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了到43.5%。

供给侧的这些趋势与特征,是转型升级举措促进产业繁荣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成效体现,反映了实体经济稳中求进的持续增长态势。

“双千工程”优存量强增量

历史地看,贵州产业基础薄弱,尽管在煤炭、电力、烟酒茶等行业领域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和市场竞争力,但经过转型发展的市场洗礼,煤炭价格波动较大、产能消化能力弱,电力价格出现“倒挂”,特色轻工业低端化等,让传统行业的支柱性地位受到一定的挑战。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愈加紧迫。“千企改造”“千企引进”工程的实施,为贵州传统工业经济和新兴产业繁荣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双千工程”着重于通过市场主体改造、引进与建设,培育新的企业力量,发掘资源潜能,增强产业新动力。

“千企改造”工程的主要目标,是优化贵州企业存量,从技术升级、技术创新以及市场开拓等方面,为贵州工业经济树起领航大旗。正在开展的贵州工业企业“行业领跑者”行动中,意在培育电子信息制造业、大健康医药业、高端装备业等重点产业优强企业,为推动工业经济“发展方式更优、产业层级更高、质量效益更好、竞争实力更强”打下坚实基础。

“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就是全省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过程,企业核心竞争力越强,贵州经济发展的后劲就越足。”但总体而言,贵州依然缺乏在新兴行业和领域具备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企业、知名企业,“千企引进”工程正是致力于做大企业增量,培育“顶天立地的大企业”。

实施好“千企引进”工程,需要从研究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和招商引资新趋势入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引进更多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优强企业,补强、延伸贵州新兴产业链。

实际上,贵州这个“中国西部最具发展活力的省份之一”,有潜力、有条件成为国内外有强企业的投资重地。近五年来,美国高通、苹果等知名企业以及富士康、腾讯等130多家世界500企业进入贵州,足以说明“不能错过贵州”的投资吸引力。

三大战略行动有产业抓手

产业转型升级不单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关键途径,也是贵州三大战略行动持续深入推进的现实要求。

深入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产业是根本。孙志刚说,产业是实现贫困群众可持续脱贫的重要依托,就地脱贫也好,易地搬迁扶贫也好,没有产业支撑,很难实现持续稳定脱贫。

扶贫产业亟需转型升级,农业价值链需要进行整合提升。传统种植很难成为有效脱贫的产业根基,需要在特色农经产品种养、附加值提升上下功夫,改革农村土地等要素经营体制,提高农民积极性和农业生产效率,通过农村电商等渠道,抢占省内省外两个市场,破解销售难题,让特色农业“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规模,实现裂变式爆发式增长”。

在大数据战略行动中抓产业转型升级,着力点是继续抓紧大数据发展先机,利用好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带来的产业政策,做大“数据总量”,积聚数据财富,鼓励大数据领域的创新创业。同样重要的是,应促进工业产业链协同创新,深入推进大数据与工业产业融合发展,特别是运用“互联网+”,推动工业经济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转型、现代服务业智能化发展,变革金融、物流以及居民日常消费模式,提升生产效率和生活品质。

大生态战略行动蕴含着贵州的环境优势,这种优势意味着产业清洁发展的战略方向不可逆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济增长不能损害人类生存根本。经过近年来的生态实践,人们对环境质量越来越重视,在产业培育和招商引资过程中,贵州也明确拒绝污染,不能“饥不择食”地进行产业选择。

大生态本身也是一种产业形态。作为正处于成长期的大生态产业,贵州各地宝贵的康养资源、旅游资源以及绿色农产品,比如茶叶、水果、蔬菜、中药材以及温泉等,都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导向和政策推动下,逐渐进入广阔的市场空间。特别是旅游业,还有很大潜力可挖,当前的重点是促进旅游产品的高端化、精品化和特色化,通过延伸旅游产业链,把客人留下来。

转型升级永远在路上。当前,贵州正在推动高端企业、先进技术与产业企业有机嫁接,构建以大数据、大旅游、大生态、大健康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生态化、特色产业规模化、新兴产业高端化,推进现代山地特色农业健康持续发展,促进“传统产业凤凰涅槃、脱胎换骨,新兴产业乘势而上、加快发展”。

[责任编辑: huahaina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