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极寒塞北迎来高铁时代

来源:新华网2017-10-13

极寒塞北迎来高铁时代

2012年12月1日,我国首趟高寒高铁哈大高铁顺利开通运营,我省接入第一条高速铁路。但对于龙江而言,这一段“偏南”的高铁,仍然无法代表极寒冻土的龙江走进高铁时代。在冬季最低气温零下30摄氏度的龙江腹地,线路安全、融冰除雪、车体防寒成为高铁发展的门槛,龙江大地成了“高铁禁区”。

2015年8月17日,被称为中国最北高寒高铁的哈齐高铁,以250公里时速飞驰在龙江大地。两年来,哈尔滨铁路局以“数字高铁”等一系列科技保障手段做支撑,保证哈齐高铁经受了零下30℃的极寒考验,安全平稳运行1400万公里,运送旅客近2700万人次,为我国高寒高速铁路运营积累了宝贵经验。

融冰除雪智能监控

为提升动车组耐寒能力,负责哈齐高铁动车组检修任务的哈尔滨动车段成立了转向架、制动、电气、给水、车内五大系统攻关小组,对运营的CRH5A型动车组的车体零件、密封胶条、制动系统等19个重点项目进行防寒改造。针对动车组车门和站台补偿踏板结冰,电水炉上水管冻结等问题,攻关组改装排水孔,增加伴热线,更换车体密封胶条,保证动车组可以适应零下40℃的极寒环境。

“每趟动车组运行途中都接受高清拍照‘体检’,监测动车组在冰雪线路上的运行状态。”哈尔滨动车段技术科副科长黄磊告诉记者。融冰除雪是高铁冬季运行最大的挑战,铁路部门在临近车站的轨道旁安装了TEDS(动车组运行故障图像监测系统),高速摄像头和图像识别技术自动采集并分析途经的动车组走行部,动态跟踪动车组运行状态,综合统计分析极寒天气造成的转向架、制动和辅助等系统问题的运行数据,根据拍摄的动车组运行图片,分析车底积雪结冰状态,适时启动融冰除雪分级处置预案,确保动车组运行安全。

设备数据“云端”分析

哈齐高铁冬季全线运行在高寒地带,冬夏钢轨温差高达100℃,极寒天气下,高铁线路容易发生轨距变化和裂折,动车组受电弓和接触网也因热胀冷缩产生零部件松动、电压不稳等问题,容易造成断电停车。

哈尔滨铁路局充分运用“大数据”综合分析高铁线路设备变化,每天由专人采集设备数据并上传至“云端”进行统计分析,自动形成“高铁每公里超限数量柱状图”“不同车体超限数量柱状图”及“综合折线图”,再通过“数据流”发送至维修人员手机中,让检修项点一目了然。

大庆工务段高铁车间主任陈德龙介绍,哈齐高铁启用“实时监控系统”,利用高速摄像头对哈齐高铁线路扣件、立螺栓等设备登记造册,逐一筛查,在极寒冰雪天气下,使用抗高寒数字检查仪现场采集分析数据,通过声波、红外线等探伤手段,能够快速测算设备数值,有效提高了极寒天气下检修作业效率。

“每天清晨首发动车组开车前,高铁综合检测车都要进行全线‘试跑’,我们在车上安装6C检测系统,能自动检测动车组受电弓和接触网的性能状态,保证动车组的动力供应。”哈尔滨供电段供电技术科科长杨慧亭介绍说,6C检测系统能每秒拍摄17张照片,观察接触网零配件积雪结冰情况,有无松动、缺失、破损,再通过系统监测、综合诊断、数据存储、视频显示和数据通信,及时发现处理数据中所存在的问题。

风雪险情超前预警

哈齐高铁在冬季运营中,要随时接受极寒天气和大风雪的挑战,哈尔滨铁路局采用“自然灾害及异物监测系统”进行风雪灾情预警,在哈齐高铁沿线设置了79个监测站,安装有传感器,用通风口、量雨器和红外线扫描判断当时的风速、雨量和积雪厚度,如以上数据超过标准数值时,调度人员可及时向动车组发布限速、停车命令,让动车组在险情前“止步”。

哈齐高铁动车组的制动距离约3200米,所以传感器的“触危”标准设置也颇为“苛刻”。哈尔滨铁路局调度指挥中心高铁室副主任余立家介绍:“风速只要超过20米每秒或是无砟轨道上降雪量超过50毫米,动车组就降速至160公里每小时;高铁线路上方公路桥如果有异物掉落,会触动异物侵限传感器,自动向临近动车组发布停车指令,确保高铁冬季运行安全。”(记者 狄婕)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极寒塞北迎来高铁时代

2017-10-13 09:53:03 来源: 0 条评论
【摘要】2012年12月1日,我国首趟高寒高铁哈大高铁顺利开通运营,我省接入第一条高速铁路。在冬季最低气温零下30摄氏度的龙江腹地,线路安全、融冰除雪、车体防寒成为高铁发展的门槛,龙江大地成了“高铁禁区”。

极寒塞北迎来高铁时代

2012年12月1日,我国首趟高寒高铁哈大高铁顺利开通运营,我省接入第一条高速铁路。但对于龙江而言,这一段“偏南”的高铁,仍然无法代表极寒冻土的龙江走进高铁时代。在冬季最低气温零下30摄氏度的龙江腹地,线路安全、融冰除雪、车体防寒成为高铁发展的门槛,龙江大地成了“高铁禁区”。

2015年8月17日,被称为中国最北高寒高铁的哈齐高铁,以250公里时速飞驰在龙江大地。两年来,哈尔滨铁路局以“数字高铁”等一系列科技保障手段做支撑,保证哈齐高铁经受了零下30℃的极寒考验,安全平稳运行1400万公里,运送旅客近2700万人次,为我国高寒高速铁路运营积累了宝贵经验。

融冰除雪智能监控

为提升动车组耐寒能力,负责哈齐高铁动车组检修任务的哈尔滨动车段成立了转向架、制动、电气、给水、车内五大系统攻关小组,对运营的CRH5A型动车组的车体零件、密封胶条、制动系统等19个重点项目进行防寒改造。针对动车组车门和站台补偿踏板结冰,电水炉上水管冻结等问题,攻关组改装排水孔,增加伴热线,更换车体密封胶条,保证动车组可以适应零下40℃的极寒环境。

“每趟动车组运行途中都接受高清拍照‘体检’,监测动车组在冰雪线路上的运行状态。”哈尔滨动车段技术科副科长黄磊告诉记者。融冰除雪是高铁冬季运行最大的挑战,铁路部门在临近车站的轨道旁安装了TEDS(动车组运行故障图像监测系统),高速摄像头和图像识别技术自动采集并分析途经的动车组走行部,动态跟踪动车组运行状态,综合统计分析极寒天气造成的转向架、制动和辅助等系统问题的运行数据,根据拍摄的动车组运行图片,分析车底积雪结冰状态,适时启动融冰除雪分级处置预案,确保动车组运行安全。

设备数据“云端”分析

哈齐高铁冬季全线运行在高寒地带,冬夏钢轨温差高达100℃,极寒天气下,高铁线路容易发生轨距变化和裂折,动车组受电弓和接触网也因热胀冷缩产生零部件松动、电压不稳等问题,容易造成断电停车。

哈尔滨铁路局充分运用“大数据”综合分析高铁线路设备变化,每天由专人采集设备数据并上传至“云端”进行统计分析,自动形成“高铁每公里超限数量柱状图”“不同车体超限数量柱状图”及“综合折线图”,再通过“数据流”发送至维修人员手机中,让检修项点一目了然。

大庆工务段高铁车间主任陈德龙介绍,哈齐高铁启用“实时监控系统”,利用高速摄像头对哈齐高铁线路扣件、立螺栓等设备登记造册,逐一筛查,在极寒冰雪天气下,使用抗高寒数字检查仪现场采集分析数据,通过声波、红外线等探伤手段,能够快速测算设备数值,有效提高了极寒天气下检修作业效率。

“每天清晨首发动车组开车前,高铁综合检测车都要进行全线‘试跑’,我们在车上安装6C检测系统,能自动检测动车组受电弓和接触网的性能状态,保证动车组的动力供应。”哈尔滨供电段供电技术科科长杨慧亭介绍说,6C检测系统能每秒拍摄17张照片,观察接触网零配件积雪结冰情况,有无松动、缺失、破损,再通过系统监测、综合诊断、数据存储、视频显示和数据通信,及时发现处理数据中所存在的问题。

风雪险情超前预警

哈齐高铁在冬季运营中,要随时接受极寒天气和大风雪的挑战,哈尔滨铁路局采用“自然灾害及异物监测系统”进行风雪灾情预警,在哈齐高铁沿线设置了79个监测站,安装有传感器,用通风口、量雨器和红外线扫描判断当时的风速、雨量和积雪厚度,如以上数据超过标准数值时,调度人员可及时向动车组发布限速、停车命令,让动车组在险情前“止步”。

哈齐高铁动车组的制动距离约3200米,所以传感器的“触危”标准设置也颇为“苛刻”。哈尔滨铁路局调度指挥中心高铁室副主任余立家介绍:“风速只要超过20米每秒或是无砟轨道上降雪量超过50毫米,动车组就降速至160公里每小时;高铁线路上方公路桥如果有异物掉落,会触动异物侵限传感器,自动向临近动车组发布停车指令,确保高铁冬季运行安全。”(记者 狄婕)

[责任编辑: huahaina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